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274・ 15年7月 综 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 任延鹏 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孟津煤矿 河南洛阳 47110O 摘要:煤矿地质灾害是指人类在进行采矿生产时所引发的一系列破坏地质环境、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且带来严重 经济损失的矿区灾害。我国煤矿开采的数量持续增加,地质灾害爆发的频率也日益增多,分析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已 经迫在眉睫。文章分析了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就如何加强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586(2015)32.0274.01 1煤矿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 现行的《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已经对地质保护、 1.1开采煤矿时潜在的灾害特征 瓦斯突出。瓦斯能够储气于封闭系统之中,并以游离状态 或者以吸附的形式赋存于煤层的缝隙、孔隙之中,一旦出现地 应力改变原有的平衡时,将封闭的空间破坏,那么大量蓄积的 气体将会外溢[】】。在自然或者人为的某种作用下,会发生瓦斯 突出爆炸、人员中毒以及火灾等安全事故。 地面沉降和塌陷。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是对煤矿大量开采 之后而出现的一种地质灾害。由于地下开采对采空区围岩的初 始应力构成破坏,从而使这部分岩石发生了粉碎、冒落甚至是 地表位移的情况,这就会导致地面沉降与塌陷灾害的发生。此 外,在人们大量抽排地下水与采空区不断外扩的双重作用下, 地下水的分布将会受到影响,从而形成面积非常大的降落漏斗, 那么地表将会相应地出现沉陷。 矿井突水。矿井突水是指人类在挖掘或者采矿的过程中, 当巷道揭穿导水断裂、积水老窿、富水溶洞,而导致大量地下 水突然涌入矿山井巷的现象。矿井突水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也 时常发生,对煤矿的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2闭坑后煤矿采场的潜在灾害特征 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带有很强的短效性,同时开采的 整个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可预测的因素,所以即使在矿山闭坑 之后,仍然会留有大量的灾害隐患。比如一些露天采场在闭坑 之后,会存在滑坡与崩塌的隐患,这是由于人们进行露采之后, 往往会留下高边坡,虽然有些单位已经在坑底进行了废石回填 的操作,但原始的平衡是难以实现的,尤其是在露采很深时更 是如此,再加上后期的某些诱因,将会很容易导致滑坡与崩塌。 地下在闭坑之后留下的潜在灾害有:地裂缝、地表塌陷、地面 沉降等等,甚至在有些地区因地面变形而导致了山体开裂,然 后引发了山体的滑坡与崩塌。闭坑后的煤矿潜在灾害往往有着 滞后性的特征,也就是说,在开采的过程中可能不会发生或者 是发生得不彻底,在闭坑之后,继续发生或者是受特定因素的 影响而再次发生。上述的这些地质灾害一旦发生,如果采场已 经进行了土地复垦,那么复垦好的土地将会受这些灾害的影响 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毁坏,甚至会导致这一地区的废弃,从而造 成不必要的损失。 2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2_1扩大宣传力度。提高员工的忧患意识 各地方政府、煤矿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煤矿地质灾 害的宣传力度,使广大煤矿员工养成防灾意识,即使灾害真正 出现在眼前,人们也有足够的心理能力对其承受,宣传的过程 中还要注意到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能力。除此之外,煤矿的各 级领导与广大员工还需要对自己煤矿的特点全面把握,同时对 各种防灾方法、防灾措施有一个细致的了解。对于一些灾害频 发的地区,要组织专家进行“会诊”,掌握灾害发生的规律, 提高对灾害预测的准确程度。 2-2合理规划煤矿的开采。注意地质环境的保护 环境保护有了明确的规定,人们在进行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必 须注意保护地质环境,同时还要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力度,尽 量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在进行煤矿开采之前,相关部门必须 要对开采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规划,要避开人口稠密 的地区,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地区,山体的稳定性不高的地区以 及存在着生命工程设施的地区。 2.3努力恢复煤矿的生态环境 我国的生态环境由于存在大量的矿山废弃而遭受的巨大的 破坏,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我国展开了对地质灾害的特征与 防治的研究,并且找到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虽然起到了一 定的效用,但仅限于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进行了保障,对生态环 境的恢复还欠考虑。为了恢复煤矿生态系统,我们可以从恢复 生态系统的功能、技能方面入手,建立微生物群落、植物群落 以及动物群落,最终实现生态环境的全面恢复 】。 2.4查明活动构造。努力做好减灾、防灾工作 查明活动构造是做好减灾、防灾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各 个种类的地质灾害都是以活动构造为地质背景的,而人类进行 采矿过程中,会加速活动构造的进行,进而使致灾速度加快, 最终使致灾程度更加严重。因此,必须要查明煤矿区域之内的 构造运动的性质、特征以及活动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合理安排 采矿的规划,同时做好灾害的预测工作,制定防治方案,努力 做好减灾、防灾工作。 2.5积极构建通风系统。降低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无论是国有、集体煤矿企业,还是私人企业,都必须要执 行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实行机械通风、上行通 风、分区通风,同时逐步健全瓦斯检查的相关制度,完善安全 监控系统,及时对超限的、积存的瓦斯矿井进行处理,绝对禁 止携带香烟、打火工具下井,在瓦斯矿井中必须要选择安全性 强、防爆性强以及矿用安全火花型的仪器设备,在放炮之前, 必须要对矿井的瓦斯含量进行检测。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煤矿分布非常广泛,同时规模大小不一 样,受开采技术、管理水平以及经济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开采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的因素还非常多,对人民群众的生命 财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同时每一个煤矿的地质环境都是复杂的,过于强调一种诱发因 素以及只采取某一项防治措施也是非常片面的。因此,需要我 们对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进行认真、系统的分析,有针对性地 找出防治措施,从而实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俊瑞.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措施Ⅱ】.技术与市场, 2014(05):154. [2]李建安.煤矿地质中土地沉陷预测的探讨Ⅱ】.科技与企业, 2012(20):18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