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包蕴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阅读下列句子,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 “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烟”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
D. “飞流直下三千尺”中“飞流直下”说明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
用 B. 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只有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
C. 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能够产生力的作用 D. 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能脱离物体而存
在 B.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C.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会有力的作
用 D. 没有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4.下面关于力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头砸鸡蛋时石头不受鸡蛋的作用力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 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劲,缘故一定是力的方向不同 D. 人坐沙发,沙发凹下去,这说明了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5.关于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
用 B. 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
的 D.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6.下列选项中,不是力三要素的是( ) A. 力的大
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力的单位
7.小明用桨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船
桨
B. 船 C. 小
明 D. 水
8.下列各种情形中,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是( ) A. 物体始终静止 B. 锯条变扁 C. 汽车从静止起动 D. 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
9.1牛顿的力大约等于( ) A. 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
力 B. 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 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
力 D. 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10.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成效与( )
A. 力的大小有关 B. 力的方向有关 C. 力的作用点有关 D. 受力面积有关
二、填空题
11.在如图所示的一些与物理相关的生活现象中,图________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图________要紧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________要紧表示物体具有惯性.(选填“甲”、“乙”或“丙”)
12.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手要握在扳手手柄的远端,这说明________
13.“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距月球表面200km高度通过多次“刹车制动”,最终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14.人踢球时,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将球踢出是脚也感到疼,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
15.小丽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 N. 突然,小丽发觉前面有一小孩,她赶忙用1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 N(假设小车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
三、解答题
16.小明同学为了证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他做出了如下操作,用力挤压如图所示的玻璃瓶壁,能够看到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上升.不挤压玻璃瓶壁时(或松手后),玻璃管内的水柱液面回落.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小红认为,小明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操纵温度这一变量,你觉得应该如何做就能够操纵温度对形变的阻碍了.请写出简单的操作过程和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
17.用手边的铅笔能够做专门多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手指压铅笔尖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如图乙所示.依照________比较两种情形下摩擦力的大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________平稳力(选填“是”或“不是”).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成效跟________有关.
五、综合题
18.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如图甲所示,画出正在水中下沉的实心小铁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篮球正沿斜面滚下.请用示意图在图中画出篮球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 力N,图中O点为重心位置;
(3)如图丙所示,木块与平板小车一起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静止时,木块赶忙在小车平板上滑行.画出木块滑行过程中受力的示意图.(要求力的作用点均画在木块重心O处)
19.力的作用成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那个问题,小华设计了如此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
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华设计实验的几个要紧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 ________ 中钢片的形变程度,能够发觉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a和d中钢片的弯曲方向,能够发觉: ________ ;
(3)通过比较a 和 b 中钢片的形变程度,能够发觉: ________ .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北风卷地百草折”中“百草折”,表达了力的作用成效,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故A不符题意;
B、“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题意;
C、“日照香炉生紫烟”中,香炉指庐山香炉峰,“日照香炉生紫烟”的意思是说“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升起了团团紫烟”,由此可见那个“烟”实际上是水蒸气液化产生的雾气,液化放热;故C符合题意
D、瀑布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说明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的动能;故D不符题意; 故选C.
【分析】(1)力的作用成效有两个:①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3)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4)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势能和动能可相互转化.
2.【答案】C
【解析】【解答】A、力物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能脱离物体独立存在,A不符合题意;
B、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因为力的作用的相互的,铁钉受到磁铁的吸引力作用,磁铁也受到铁钉的吸引力作用,B不符合题意;
CD、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能够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物体间不接触能够产生力的作用,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 B、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能发生弹性形变,因此不存在弹力.故B错; C、由力的概念可知,物体间要产生力,物体间必须要发生作用.假如只接触但不发生作用,就可不能产生力,故C错;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和磁体间的磁力,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知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满足两个:一是必须要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二是物体间要发生作用; ②力的作用方式有两种:直截了当接触,如推、拉、压;不接触,如吸引; ③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石头对鸡蛋施加力的同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石头也受到了鸡蛋施加的反作用力,故A错误;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错误;
C、推门时,越靠近门轴推门越费劲,这是两种情形下的力的作用点不同,而造成了力的作用成效不同,故C错误;
D、人坐沙发上,发觉沙发凹下去,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依照实际情形分析不同的要素;
(4)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力是可不能单独存在的,因此A正确;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缘故,既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也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因此B正确;
C、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力的作用,因此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选项C正确;
D、两个磁铁尽管没有接触,两个磁极间仍旧有磁力作用.空中翱翔的小鸟仍受重力作用,因此D错误. 故选D.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得好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作用在物体上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共同阻碍着力的作用成效.选项中力的单位不属于力的三要素.
故选D.
【分析】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对比选项可做出判定.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桨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也施加了一个向前的力.那个力确实是船前进的动力,故使船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水. 故选D.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的同时,那个物体也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施加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物体始终静止,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锯条变扁,说明说明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不是改变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要求;
C、汽车从静止起动,汽车的运动速度发生变化,故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D、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故答案为:C.
【分析】(1)力的作用成效有两个:一是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速度大小的变化;二是运动方向的变化.判定一个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就从这两个角度考虑.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重为1N的物体质量约为m= 100g; A、一只钢笔的质量约为20g,不符合6题意; B、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2=100g,符合题意; C、书包的质量(包括书)约为4kg,不符合题意;
D、拉动一辆人力车的力约为几百至几千牛顿,或更大,不符合题意;
=
=0.1kg=
故选B.
【分析】重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个不多见的物理量,我们能够依照重力求出物体的质量,然后依照生活体会做出选择.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由图可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A、B不同,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说明力的作用成效与作用点有关. 故选C.
【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阻碍力的作用成效.
二、填空题
11.【答案】甲;丙;乙
【解析】【解答】(1)图甲,撑杆跳高,杆发生形变,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1)图丙,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说明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汽车刹车,由于惯性车内乘客向前倾倒,图乙表示物体具有惯性.
故答案为:甲;丙;乙.
【分析】此题考查力的成效、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及惯性知识;依照图中反映的信息,结合所学力的成效及惯性知识,可顺利解答.
12.【答案】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析】【解答】解:用扳手拧螺母,手要握在扳手手柄的远端,如此更容易拧开,这说明力的作用点阻碍力的作用成效. 故答案为: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分析】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三要素阻碍力的作用成效.
13.【答案】相互
【解析】【解答】卫星“刹车制动”时,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卫星对气体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相互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的明白得。属于基础题。
14.【答案】人;足球;相互的
【解析】【解答】解:人踢球时,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足球,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运动员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一个力的作用,但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脚也受到了球的反作用力,因此脚会感到疼. 故答案为:人;足球;相互的.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15.【答案】5;15
【解析】【解答】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推力与阻力是一对平稳力,因此f=F=5N;当小车减速时,F′=10N的拉力,与5N的阻力是在同一直线上,朝向同一方向的两个力,因此,在减速过程中,小车所受的F合力 =F′+f=10N+5N=15N. 故答案为5;15.
【分析】解答本题时,要明白得平稳力的定义,平稳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当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力之和.
三、解答题
16.【答案】解:用较大的力挤压玻璃瓶壁,能够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1 , 松手后细玻璃管内的水面迅速回到原位置;
再用较小的力挤压玻璃瓶壁,能够看到细玻璃管内的水面也上升,水面上升的高度记为h2;
h2小于h1 . 这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解析】【分析】小红的方法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手的温度比较高,手与瓶子接触时,会向瓶子传递热量,瓶内的水受热膨胀,使玻璃管中的水面也会升高;
要排除热传递的阻碍,能够分别使用大小不同的力挤压瓶子,观看瓶子中细玻璃管的水面上升情形是否相同(现在手吸取的热量是相同的,就排除
了温度的阻碍),若不同,就说明了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四、实验探究题
17.【答案】(1)相互的
(2)橡皮筋的形变大小;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是;受力面积
【解析】【解答】(1)图甲中手指压铅笔尖,手给铅笔尖一个力,同时铅笔尖给手一个力,使手感到疼,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用一根橡皮筋水平匀速拉动放在桌面上的一本书,然后在书下垫几支圆铅笔,再匀速拉动,现在将滑动摩擦转化成滚动摩擦了,依照橡皮筋的形变比较两种情形下摩擦力的大小,滚动摩擦时,橡皮筋形变的小,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如图丙所示,用两手指水平压住铅笔的两端,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是平稳力,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说明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成效跟受力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1)相互的;(2)橡皮筋的形变大小;其他条件一定时,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3)是;受力面积.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给铅笔尖一个力,同时铅笔尖给手一个力;
(2)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的多,因此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减小摩擦; (3)在压力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成效跟受力面积有关,因此用力压时,两个手指的感受不同.
五、综合题 18.【答案】(1)(2)(3)
【解析】【解答】解:(1)正在水中下沉的实心小铁球受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小于重力,表示浮力的线段比重
力的线段小,力的示意图如上图甲所示;
(2)篮球受到的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篮球对斜面的压力作用在斜面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并指向斜面,压力的大小小于篮球的重力,力的示意图如上图乙所示;
(3)木块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木板对其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时一对平稳力;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摩擦力的作用,力的示意图如上图丙所示。 故答案为:的示意图。
19.【答案】(1)a、c
(2)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方向有关 (3)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解析】【解答】解:(1)通过比较(a)和(c)中钢片的形变程度,能够发觉:(a)中一个砝码弯曲程度比(c)中两个砝码弯曲程度小,故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大小有关;
(2)通过比较(a)和(d)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知,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和向下拉成效不同,故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方向有关;
(3)(a)和(b)力的作用点不同,在同样力的作用下成效不同,故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1)a、c;(2)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方向有关;(3)力的作用成效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分析】(1)力的作用成效有,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本题中力的作用成效是通过钢片的形变来表达的;
(2)这是一道实验分析题目,用到的方法为操纵变量法,对比分析图中的相同因素和不同因素,就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
;
;
。
【分析】分别分析各个物体受到的力,再依照各个力的大小和分别画出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