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教材第5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优越性,提高对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认识。 3.学会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的简写法和略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难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投影。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探究前我们先完成一组练习。 二 教学实施 1.投影出示练习题。
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教师指名口答,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做题的。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出示教材第54页例3(1)。
请学生分别用语言叙述一下所运用的运算定律,再分别用字母表示出运算定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a+b)×c=a×c+b×c
师:比较用文字叙述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小组内互说自己的想法。
启发学生明确: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比用文字叙述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 3.提问: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表示我们学过的任何数) 4.书写。
讲述: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记作“·”,但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 试一试,按这样的规定把这些用字母表示的运算定律重新书写。
学生说,教师板书:a·b=b·a或ab=ba (a·b)·c=a·(b·c)或(ab)c=a(bc) (a+b)·c=a·c+b·c或(a+b)c=ac+bc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a·b=b·a或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a·b)·c=a·(b·c)或(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 (a+b)·c=a·c+b·c或(a+b)c=ac+bc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简明易记,便于应用。要注意运算定律中相同的量用同一个 字母表示。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者记作“·”,但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 符号不能省略。 课后反思
1.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比较到位。课堂中充分引导学生说哪种更简便,并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能够让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由浅入深。
2.应在课堂中多涉及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感悟,以提高学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兴趣。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着重教学等式的知识,它是方程的基础。学生初步接触用字母表示数会有一定的难度。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其次,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取值范围;最后,还要懂得用字母表示不同的数的方法。
课堂设计说明
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是比较复杂和难接受的。
第一层次,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第二层次,自主探究,用字母表示数,以及让学生知道字母可以像数一样参与运算。 第三层次,综合训练,深化理解,体验学习知识后的成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