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含答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冀教版)

考试范围6—8章

说明:本试卷共4页,满分120分请将所有答都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6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2x3yz B.

411y5 C. x2y0 D.y(x8) x222.用两块相同的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作平行线AB和CD,能解释其中的道理的依据是( ) A.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垂线段最短

C.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2x3y5……①4.解方程组,下面解法正确的是( )

x3y7……②A.①+②得3x=12

B.①一②得x=-2C.②×2-①得6y=2

D.②一①得x=2

1

5.下列运算中,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 A.(-a+b)(a-b)

B.(a-b)(-b+a) C.(3a-b)(3b+a)

D.(b+2a)(2a-b)

6.点A、B、C为直线l上三点,点P为直线l外一点,且PA=3cm,PB=4cm,PC=5cm,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 2cm

B. 3cm

C.小于3cm

D.不大于3cm

7.若关于x、y的方程组4x3y7kx(k1)y3的解x,y相等,则k的值为( )

A.1 B.0 C.2D.-2

2

8.如图,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B=∠3;④∠1+∠ACE=180°,其中,能判定AD∥BE的条件有( )

A.4 B.3 C.2D.1

mm9. 计算255的结果是( )

A.5 B.20 C.5mD.20m

10.某种生物面胞的直径约为0.000056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5610-4B.5.6105C. 556106D.5.6104

11.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若∠1=56°,则∠FGE应为( ) A.68° B.34° C.56° D.不能确定

12. 如果xy5与3y2x10(互为相反数,那会x、y的值为( )

2A.x3,y2 B.x2,y3C.x0,y5D.x5,y0

13. 如图,从边长为(a+4)cm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a+1)cm的正方形a>0,剩余部分沿虚线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则矩形的面积为( )

A.(6a15)cm2 B.(3a15)cm2 C.(6a9)cm2 D.(2a25a)cm2 14. 14.若(x1)(xn)x2mx2,则m的值为( ) A.-1 B.1 C.-2D.2

15.如图,AB∥CD,BC∥DE,则∠B+∠D的度数为( )

1 2页(共4页)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A. 120° B.150° C.180° D.210°

16.如图,分别用火柴棍连续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公共边只用一根火柴棍。如果搭建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共用了2016根火柴棍,并且正三角形的数比正六边形的个数多6个,那么能连续搭建正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22 B.280 C.286 D.292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2 2页(共4页)

二、填空题(本题共有3个小题,17-18每小题3分,19小题4分,满分10分)

17.阅读理解:引人新数i,新数i满足分配律,结合律,交换律,已知:

i21,那么(1i)(1i)。

18.如右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BOD=40°, OA平分∠COE,则∠COE=。

19.在等式5×□+3×△=4的□和△处分别填入一个数,使这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则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本题10分)解下列方程组

xy15x2y0(1)(2)yz19 3x4y6zx10

21.(本题8分)计算: (1)2p53p(p2)36p10 (2)(2)0(1)20142()2

22.(本题8分)化简,再求值:(x2y)2x(x3y)4y2 ,其中x4,y

121。 2

23.(本题10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方格纸中,△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纸 格点上,将△ABC向左平移2格,再向上平移4格。 (1)请在图中画出平移后的△A'B'C'; (2)再在图中画出△ABC的高CD;

1 3页(共4页)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3)在图中能使S△FBC=S△ABC的格点P的个数有个(点P异于A)

2 3页(共4页)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24.(本题10分)如图,已知EF∥AD,∠1=∠2,∠BAC=70°,求∠AGD(请填空) 解:∵EF∥AD(已知) ∴∠2=() 又∵∠1=∠2(已知) ∴∠1=() ∴∥()

∴∠BAC+=180°() ∵∠BAC=70°(已知) ∴∠AGD=

25.(本题10分)我市某中学七年级10班40名同学参加了捐款活动,共捐款400元,捐款 情况如下表:表格中捐款10元和15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请你用你 学过的知识算出捐款10元和15元的人数各是多少名?

26.(本题12分)问题情境

在综合与实践课上,老师让同学们以“两条平行线AB,CD和一块含60°角的直角三角尺EFG(∠EFG=90°,∠EGF=60°)”为主题开展数学活动. 【操作发现】

(1)如图(1),小明把三角尺的60角的顶点G放在CD上,若∠2=2∠1,求∠1的度数

1 4页(共4页)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2)如图(2),小颖把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顶点E、G分别放在AB和CD上,请你探索并说明∠AEF与∠FGC之间的数量关系; 【结论应用】

(3)如图(3),小亮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F放在CD上,30°角的顶点E落在AB上若∠AEG=a,则\\∠CFG等于(用含a的式子表示)

2 4页(共4页)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3 4页(共4页)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4 4页(共4页) 七年级数学试卷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