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城市等级规模与创新分工的关联分析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2015年第1期・总第247期 【经贸管理】 对外绳 中国城市等级规模与 创新分工的关联分析 尹达毛淳镭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摘要]通过对2009年中国287个地级市的人口数量、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进行统计,分析了城市 等级规模对技术创新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化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创 新分工存在差异。目前,中国城市的技术创新仍然较多地依赖物质资本投入,科技人员尚未发挥最大效用, 创新性技术水平和创新效率较低。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应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副省级城市应 利用区位优势,加强海内外人才和技术交流,为区域技术创新注入新的动力;地级市应进一步加大教育与科 研投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关键词]城镇规模;技术创新;影响;创新分工 [中图分类号]F061.5 引言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1—0123—02 (一)城市等级规模与创新分工的理论联系 一、经济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规模成为促进技术 由于信息、资金、人才、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集聚, 大城市具有一定资源优势,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城市里, 创新的重要因素。伴随着要素集聚与经济发展的城镇化 进程已经成为促进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历史上 其兴趣、能力、需求、财富等各不相同,有效满足了专业化 需要。依托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著名企业集团和国际 培训机构的资源优势,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有重点地培养 本地创新人才。注重科技人才资源的集聚效应,鼓励支 持科技人才合理有序地流动,并广泛开展区际、国际交流 和合作,吸引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优秀的科技人才,可以加 大城市发展的人才保障力度,同时促进新知识、新技术和 来看,城市是人类发明的熔炉,是创新的园地。从专利发 明来源的地理分布来看,专利发明的数量体现出城市规 模的大小。城市中就业密度、受教育程度均与专利数量 紧密联系,其相关系数为0.43,这说明城市规模越大,就 业密度越大,人均专利数越多,也说明城市规模有利于技 术创新(Carlino,2001)。Be ̄ineH and Zou(2008)从理论 与实证的角度强调了城市化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作 新行业的产生。城市等级规模与创新分工存在显著的关 联关系,城市规模等级越高,技术创新的能力就越强。城 用,即使控制不同的发展水平,作用仍是显著的。不同规 模城市群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创新的主体,促进了 国内技术分工活动的开展。 市的行政等级的差异,使技术创新的重点也存在差异。 (二)实证研究 国外已有一些研究涉及到城市规模对技术创新影响 的解析与检验,但缺少对两者关系的系统总结,数据分析 及实证研究也主要集中在美国城市中的分析。国内现有 关于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 1.截面数据的相关分析 本文通过对2009年中国287个地级市,其中包括4 个直辖市(省级)、15个副省级城市(副省级)和268个地 级市(地级)的人口数量、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量进行统 计来分析中国城市规模对创新分工的影响。数据来自 是侧重于证明城镇化是否是技术创新的促进因素,探讨 城镇化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理(程开明,2009);二是分析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区的《统 计年鉴》和知识产权局。从表1可以看出,直辖市与技术 创新产出及其分工有着较强相关性,主要原因是直辖市 城镇化能否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促进经济增长或全要素生 产率的提高(魏下海,王岳龙,2010);三是重点研究城镇 化水平对技术创新效应的影响(仇怡,2013)。 二、理论联系与实证分析 是我国行政等级最高的城市,城市规模大,科技活动人 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科研经费筹集额、科技活动支出、 [作者简介]尹达(1989一),男,湖南株洲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创新分工;毛淳镭(1988一),男,硕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创新扩散。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130065)。 123 对外锰 2015年第1期・总第247期 R&D经费相比其他行政等级都是最高的,因此对技术创 专利相关性较强。地级市与技术创新产出及分工的相关 新产出及分工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但显著性不高, 性较弱,主要原因是地级市在中国城市体系中数量最多, 主要原因是直辖市样本不足。副省级城市与技术创新产 普遍城市规模较小,科研人员、科研投入相比其他行政等 出及分工相比直辖市相关性较弱,其中发明专利的申请 级城市较少。因此,地级市与技术创新产出及分工的相 量及授权量相关性最高,主要是副省级城市主要集中分 关性最弱。总体看来,城市行政等级越高,技术创新的能 布在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城市在国际人才交流和引进国 力越强。 外先进技术方面占有优势。因此与技术要求较高的发明 表1 不同等级城市对技术创新影响指标的相关系数 城市行 指标 专利 发明专 实用新 外观设 专利 发明 实用 外观 政等级 申请 利申请 型申请 计申请 授权 专利 新型 设计 城区 Pearson相关性 0.965 0.835 0.949 0.804 0.986 0.775 0.978 0.839 直辖市 人口 显著性(双侧) 0.035 0.165 O.05l 0.196 0.014 0.225 0.022 0.161 城区 Pearson相关性 0.559 0.787 0.383 0.221 O.5l6 .746 O.477 0.304 副省级城市 人口 显著性(双侧) O.03 0 0.159 0.429 0.049 0.ool 0.072 O.27 城区 Pearson相关性 0.421 0.566 0.522 0.332 0.396 0.667” 0.545 0.293 地级市 人口 显著性(双侧) 0 0 0 0 O O O 0 注: 表示在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表示在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区的《统计年鉴》和知识产权局相关资料整理计算。 2.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创新分工的分析 研人员、科研投入最强。实用新型在不同行政等级城市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等级规模城市技术创新产出 所占比例大致相同,主要原因是实用新型对技术要求不 的各项系数不同。从申请量角度来分析不同行政等级城 高,所需R&D投入适中。外观设计在地级市中所占总申 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所占总申请数量的比 请量比例最高,并随着城市行政等级的提高,所占比例依 例,可以看出城市行政等级越高,其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越 次递减。主要原因是外观设计在专利中对技术专业要求 高,并随着城市行政等级的递减,其所占比例随之递减。 最低,因此在科研人员、科研投入较少的地级市中所占比 主要原因是发明专利对技术专业要求最高,其所需的科 例最高。 表2不同等级城市与创新分工的相关系数 城市行 发明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申请) 外观设计(申请) 发明专利(授权) 实用新型(授权) 外观设计(授权) 政等级 占总申请量的比例 占总申请量的比例 占总申请量的比例 占总授权量的比例 占总授权量的比例 占总授权量的比例 直辖市 42.28% 33.55% 24.17% 24.58% 42.Ol% 33.41% 副省级城市 3O.75% 37.27% 31.98% 2O.01% 41.97% 38.O2% 地级市 18.46% 3O.63% 45.81% 6.6l% 34.26% 52.5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及各省市区的《统计年鉴》和知识产权局相关资料整理计算。 三、结论与对策建议 续稳定增长。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加速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选取2009年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相 从而集聚更多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为技术创新提供 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通过其集聚及扩散效 良好环境。第二,副省级城市应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强海 应,有效提高了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城镇化所带来的研 内外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合作,为区域技术创新注入新的 发投入及人员投入对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由于城市 动力。第三,增加地级市的教育与科研投入,大力提高人 行政等级的差异,本文按照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 才队伍素质,注重培养本地科技人才。 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城市行政等级与技术创新分工之间的 [参考文献] 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城市行政等级对技术创新有着显 [1]Carlino G,Chatterjee S.and Hunt R.Knowledge 著的相关性,城市行政等级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第 Spillovers and the New Economy of Cities[EB/OL].Feder ̄ 二,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对创新分工的侧重点不同,行政 Reserve Bank of Philadelphia Working Papers,2001. 等级越高的城市越有利于水平较高的技术创新。同时, [2]程开明,城市化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 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不同行政等级的城市应结合自 京:中国统计出版,2009. 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本地区经济,保持经济持 (责任编辑:梁宏伟) 1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