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l6卷第3期 2009年3月 现代农业科学 Modem Agricultural Sciences V01.16 No.3 Mal".20o9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对沅江市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马 杰,郑钦玉,邬彬,杨蓉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400716) 摘要:通过对沅江市农业的实地调查研究,针对沅江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 农业的工业化总体思路,提出了推动沅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沅江市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4650(2009)03—0240~03 Pushing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by New Industrializ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rgriculture in Yuanjiang City MA Jie,ZHENG Qin-yu,WU Bin,YANG RoIlg (CoUege ofAgronomy and Bioteehnology,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6,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agriculture in Yuanjiang ciyt,according to he t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itng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combining hte general idea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laization in Yuanjiang,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pushing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 and developing modem agriculture are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new industrilaization;agriculturla industrialization;modem agriculture;Yuanjiang 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的新型工业化、物质条件、科学技 响战略;在市场体系培育上,启动了水产品、珍珠、苎麻等农 术、产业体系、经营形式、发展理念和管理方法武装的农业。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沅江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产品加工、交易市场;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农田水利基础 设施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化和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具体 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的工业化,即通过建基地,抓龙 头,连农户,拓市场,把农业生产经营纳入工业化的发展轨 1.1.1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效益农业初显成效 道;没有农业的工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笔者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针对沅江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 问题,并结合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总体思路,提出推动沅 据统计,2007年,沅江市农业总产值38亿元,其中:种 植业产值16.28亿元,增长7.96%;林业产值0.86亿元,增长 5.6%;牧业产值7.4亿元,增长7%;渔业产值9.83亿元,增 长13.2%;农业服务业产值0.9亿元,增长12.5%。 1.1.2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稳步提 升 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1 沅江市农业发展现状 1.1基本情况 沅江市是湖南省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地处洞庭湖腹 地,总面积2 020 krn2,其中耕地面积5.667万hm2,林地面积 9.8万hm2,水域面积5.33万hm2,农业人口55万,农户19 万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麻、棉、油、桔、芦、渔、畜禽生产 沅江市于2006年被国家农业部定为全国4个农产品质 量安全绿色行动综合试点市之一。目前,已有6多万hm2产 地得到了无公害整体认证(含水体面积),1 16个产品获“三 品”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点由2个扩大到3个,监测领 域由生产基地扩大到加工、流通领域,监测范围由单一蔬菜 基地,其中3万hm 芦苇基地和2万hm2优质苎麻基地,分 别位居亚洲第一、湖南省第一。目前,农业在区域布局上,初 步形成了粮、麻、桔、油、林、芦、水产畜禽7大农业体系;在产 扩大到果、大米、茶叶、食用油、饲料等大宗农产品。另外,沅 江市共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3个,其中:以辣椒为主的 蔬菜示范基地5个,水稻基地3个,西瓜基地2个,柑桔基地 3个,总面积0.33万hm 。 业发展上,特色产业、绿色无公害农业、休闲农业得到了较快 的发展;在农产品加工上,坚持扶优、扶大、扶强,实施品牌创 1.1.3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带动效应逐渐增强 收稿日期:2009—02—28 作者简介:马杰(1980一),男,重庆巴南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第3期 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241 沅江市共有优质稻米、芦林纸、水产畜禽、棉麻纺织、油 蔬水果五大产业链条,并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 化手段经营农业,以新型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的思路,这样 才能促进沅江市农业的跨越发展,进而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 现代化。 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格局。这都有力地推 动了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为尽早实现“创一个龙 头、牵一批产业、活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的美好愿望,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 2-2主要做法 2.2.1 围绕五大产业链建设标准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带 用新型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使原先分散的小农式经营 1.2主要问题 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关键是要解决好农业的工业化问 题。由于起步较晚,特别是由于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 向适度的规模化经营过渡,通过基地等集约化经营,在更大 范围内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金、技 术、劳力、设备等重新组合,形成一套全新的效益型经营机 头企业的带动,沅江市农业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主要涉及以 下几方面。 1.2.1基地问题 基地建设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原料保障,也是实现规模 效益的前提。沅江市农业的五大产业基地建设虽形成了一定 的规模,但基地建设滞后,标准化水平较低,品种结构不尽合 理,品质有待进一步优化。同时,乡镇之间产业化基地建设还 不平衡,部分基地有优无势、有产品无商品。 1.2.2加工问题 这是实现农业工业化的关键,解决好这一问题直接关系 到农产品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沅江市虽然已建成各类 大中型农业产业化加工流通企业20余家,但由于大多数企 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发展资金有限、加 工设备落后、环保不达标、产品销路不畅等原因,造成企业粗 加工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停产的时间多、满负荷生产的 时间少,从而难以产生对农业资源加工增值、农民增收很强 的带动力。 1.2.3信息问题 信息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是推进农业产业 化经营的“生命线”。沅江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的问题,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缺乏统一规划标准和法 规体系,从而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其次,在基层缺少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的硬件设备,缺乏网络平台、信息服 务中介组织和专业人员;再者,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难以形 成有效的信息需求;最后,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 信息的能力不强。 另外,沅江市在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中还存在诸如增长 方式粗放、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不规范、质量不够稳定、 创税能力不强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尽快实现农业的 工业化,进而促进沅江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义。 2促进沅江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及做法 2.1新思路 沅江市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工业化为核心的发 展理念”,即工业强市。新时期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 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 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面对沅江市农业发展现 状及问题,应按照“以新型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以新型工业 制。要围绕优质稻米、芦林纸、水产畜禽、棉麻纺织、油蔬水果 五大产业链,从市场出发,按照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优质 化、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标准化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五大优势 农产品产业带,为实现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创造条件。 2.2.2围绕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集群 用新型工业化手段经营农业,就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的 带动,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 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升产业和区域竞争力,形成一批 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农业产业集群。根据沅江市的农业资 源禀赋特征和市情,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在未来主要围绕芦 林纸、棉麻纺织、食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 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的农业产业集群。另外,在发展农业产 业集群的过程中,组建各式各样的中介服务公司。 2.2.3 围绕农业产业一体化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用新型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就是要在原有的农业产业 化基础上,发展“农户+信息”模式,将家庭经营与市场信息 有机结合起来,从信息不对称的根源上化解市场不确定性, 为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提供信息平台。在完善沅江市的农业 信息服务体系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快实现村村 通网络,建立基于多种传媒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系统;二是 尽早建立并完善包括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业生产管理信 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农业实用技术及科研成 果等数据信息在内的各种类型数据库;三是成立专门的农业 信息化服务培训中心,培养一支适应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专业 队伍;四是要建立一些规范的咨询或中介服务机构,包括农 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 等,促进快速市场反应和供应及时性。 3促进沅江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 3.1 加强宏观领导和统筹规划,制定相关扶持政 策 要把切人点和落脚点放在注重发挥宏观指导、微观 引导、加强市场管理和提供服务等方面,召集相关专家、管理 人员共同组成“农业工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调查,认真 论证,对沅江市农业产业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制定农业发展 的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同时,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农业 产业化进程,制定相关扶持,如对年出栏生猪500头以 上的养猪大户,按一定标准给予奖励;对服务与经营一体化 的专业合作组织,年纳税一定额度以上的,给予纳税额地方 提留部分的10%给予奖励;对新被评为国(下转第250页) 250 现代农业科学 2009矩 近几年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约133万hm2)的第1期 超级杂交中稻的平均单产国8.25 t,hm2左右,2006年第2期 超级杂交中稻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其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 术规程,减少劳动投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实现生产技术轻型化、高效化。水稻免耕抛秧解决了农民弯 腰耕种、拔秧、插秧的“三弯腰”问题。免耕栽培是顺应农业新 阶。如浙江金华市的“千亩示范片”平均单产为9.86 t/hm2,湖 南溆浦县800 hm 单产过了10.5 t/hm ,自然条件较差的贵州 黔东南自治州6667 hm2平均单产在9.0t/hm2以上。这些高 产实例表明,“种三产四”在技术上已经成熟。 阶段、新形势发展起来的一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是将免耕 栽培、保持水土、保护生态融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是促进 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技术措施。 2.7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倡省工节本 的免耕栽培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加快以粮食作物机耕、机播、机收为关键环节的农业机 参考文献 【1】杨东,董瑞霞,郑家团,等.再生稻生产效益与栽培技术研究【G】.福 建省粮油作物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07:46-49. 械化发展,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是科技兴粮的重要手段,加 大实施有关示范项目的力度,推广一批农机化技术,全面提 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2 三明市统计局.2】三明统计年鉴[M】.三明:【出版社不祥】,2007. [3】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1_三明日报,2008—04-08. 【4】李林.浅析城乡交错地带的耕地保护问题[J】.中国农技推广, 2004(5):17.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 动力逐步转移到城镇就业。这一趋势要求进一步简化农作技 【5】袁隆平.实施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建议哪.杂交水 稻,2007,22㈤:1. (上接第241页)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的以及新获得国家、 投入等。二是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环境,构 建良好的政银企关系,提高区域投资效益,同时采取财政对 省部级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的,给予一定数额的一次性奖 励。 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予以必要的贴息补贴,作为农业信 贷投入的风险补偿。三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加强执法,强 化市场管理,严肃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行为, 制止干扰市场主体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2立足品牌战略,创立名优品牌。提升产品竞争 力 品牌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实施品牌战略,要把开发农 业精品品牌作为重要突破口,努力实现由初级产品向最终产 3.4发展劳务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发展劳务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 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从而推 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就沅江市情况而言,农村剩余劳 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少品牌、无品牌 向多品牌、有品牌转变,让市场认同,让消费者满意,从而增 强沅江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要进一步树立品牌意识, 在保护好现有的名优农产品品牌的基础上,加大对品牌的宣 传力度,提高知名度。二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 按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目标,进一步 动力转移应以农业内部转移为基础、乡镇企业转移为着眼 点、城镇转移为目标、劳务输出为补充,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农副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以吸纳更多的劳 动力。 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品种结构。三要做好名牌延伸工作,增强 品牌文化内涵,把名牌冠以新的地域产品形式或类别中去, 营造名牌素材,提高地域产品的整体形象,发挥名牌的综合 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1 刘宁祥,】徐永智.黑龙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fJ1.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3—55. [2】赵学斌,胡启胜.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啪. 农村经营管理,2004,(7):32—33. 3.3加大投入,改善农业投资环境,畅通融资渠道 资金支持是推进农业工业化的成长动力,对壮大企业实 力,把分散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地连接起来,提高农 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在农业经营中 的推广,推动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一是加 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主要是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和市场建设投资,如道路建设、水电建设、产销市场信息建设 f3】李玉晶.析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障碍Ⅲ.经纪人学报,2006(3): 120—122. [4】孙静静,刘丽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田.华中科技大学报,2002(3):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