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讲述了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区别。内部监督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主要指层级监督,具有直接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而外部监督则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公民的监督,主要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分类和系统不同,需要认真理解。
法律分析
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包括:一、内部监督分为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
1.一般监督主要指层级监督。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一般监督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监督,具有直接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
2、专门监督分为行政监察和审计机关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审计监督。
二、外部监督:
1、权力机关的监督,即各级人大对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
2、政党的监督,包括执政党和其他民主党派(政协)。
3、司法监督,主要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
4、社会公民的监督,比如媒体监督。
那么,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区别是什么?
1、系统不同
内部监督是行政机关在国家行政系统内部实施的各种监督所组成的行政监督系统。外部监督是指除行政机关以外的监督主体所构成的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2、分类不同
内部监督包括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一般监督又包括日常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外部监督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和监察监督。
以上就是关于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相关内容,你清楚了吗?
结语
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活动时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内部监督包括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其中一般监督具有直接性、经常性和广泛性等特点。而外部监督则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政党的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公民的监督。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分类和系统不同,需要行政机关认真对待和实施。
法律依据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第三十三条加强专门监督。各级行政机关要积极配合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工作,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决定。拒不履行监督决定的,要依法追究有关机关和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检察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