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可抗力怎么界定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不可抗力应从以下方面认定:

(一)不可预见性,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二)不可避免性,即客观上并不能阻止这一意外情况的发生;

(三)不可克服性,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某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

(四)履行期间性,必须在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

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一、不可抗力的起因

不可抗力可以是自然原因酿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社会因素引起的。前者如地震、水灾、旱灾等,后者如战争、政府禁令、罢工等。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是一种法律事实。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可能会导致原有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消灭,如必须变更或解除经济合同;也可能导致新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如财产投保人在遇到因不可抗力所受到的在保险范围内的财产损失时,与保险公司之间产生出赔偿关系。当不可抗力事故发生后,遭遇事故一方应采取一切措施,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在订立买卖合同时,一般都订有不可抗力条款,其内容包括:不可抗力内容;遭到不可抗力事故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事故报告和证明文件的期限和方式;遭遇不可抗力事故一方的责任范围。如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则应解除合同。如不可抗力只是暂时阻碍合同履行,则一般采取延期履行合同的方式。凡发生不可抗力事故,当事方已尽力采取补救措施但仍未能避免损失的情况下,可不负赔偿责任。

二、不可抗力注意事项

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一)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二)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三)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四)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列外: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