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能否约定违约金?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劳动合同:违约金合法,工资必须写,公司可解除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与劳动者约定违约金,数额不超过培训费用。劳动合同中必须包含工资、工作内容、单位信息、合同期限、个人身份等信息。公司可因试用期不合格、违纪、失职、刑事责任等解除合同,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或因疾病、无能力胜任工作、合同无法履行等情况解除合同。

法律分析

一、劳动合同上有违约金合法吗

劳动合同上有违约金合法。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一、二款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二、劳动合同里写工资吗

劳动合同里是要写工资的。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劳动报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合同期限;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其他。

三、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

1.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情形如下:

(1)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员工本人:

(1)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适当工作。

(2)员工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上约定违约金是合法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服务期,劳动者如违反服务期约定,应按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但不得超过提供的培训费用。此外,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写明工资、工作内容和地点等基本条款。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试用期不符合条件、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犯罪行为等情况。同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日书面通知员工,除非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导致不能从事原工作或适当工作,或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或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法履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五条 【违约金】除本法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二十二条 【服务期】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