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白杨》教学设计

《白杨》教学设计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能分析课文的结构,归纳课文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学习文章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口述课文大意。

  建立课堂:起立、问好、询问到课人数。

  复习:点名学生上讲台听写课文《白杨树》所学习的字词,并且造句。

  导入:白杨树和胡杨树是新疆常见的树,白杨树象征着新疆人的坚忍不拔,胡杨树象征着新疆人的顽强奋斗。在生活当中,我们的周边到处可以看到白杨树,但是大家只知道它是一棵树,并不知道它的另一面,学习本文,让我们来了解白杨树不同的一面。

  教学内容:

  一、播放HaFaLa软件课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

  引导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二、老师点一句,学生跟读一句。

  三、老师带读一遍,学生跟读,并画出不理解的句子。

  四、讲解自然段的段意。

  1、同学们说说这篇课文分了几个自然段,文章中故事是以什么方式展开的?

  学生回答:课文分十五个自然段,文章是以爸爸、哥哥、妹妹三个人的争论而展开的。

  2、对整篇课文进行分段归纳?

  (1—2)荒漠的大戈壁荒芜人烟,在铁路两边,只有笔直的白杨树。

  (3—12)哥哥和妹妹两个争辩白杨树,爸爸最后给兄妹作解释。

  (13—15)通过白杨树的坚强,反映出像爸爸这一类新疆人的品质。

  3、文中提到,戈壁铁路两边的白杨树有什么特点?

  点名回答:高大、挺拔。

  4、在爸爸的观点里,他是怎么样看待白杨树的?

  点名回答:那儿需要,它就扎根在那儿……它总是那么的直,那么的坚强,毫不动摇。

  五、学生自主归纳课文大意,老师最后总结课文大意:本文通过讲述白杨树的特点,反映出爸爸这一类新疆人民的坚忍不拔。

  教学活动:

  1、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对读的大声、整齐的组给予大红花奖励。

  2、以课文的故事为范例,结合大家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经历,谈谈在新疆,人们都具有哪些突出的优点。

  巩固复习: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教学测评:点名回答问题,述说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归纳课文大意。

  教学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以白杨树为例,反映出我们新疆人民坚忍不拔的品质,希望我们能把这一优良的品质传递下去。

  教学延伸(作业):将课文认真的读一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