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它的篇章结构和构段方式与《赵州桥》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总分总的形式,都有先总说后分说的段式。
于是,我让学生先通过探究学习,弄清楚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写了什么?因为在学习《赵州桥》时,我就训练学生通过抓中心句或关键词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所以,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画上的人物、街市很热闹和桥北头的情景。
接着,我让学生把两篇课文进行对比,看看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两篇课文都是总分总的写法。都有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和说明的段落。
最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作业。练习写一段话,要采用先总说后分说的格式。比如“操场上真热闹!”“张老师真漂亮!”“我们的校园非常美丽!”等。
虽然,三年级的孩子写不了多具体,但是我相信,有了课文做例子,他们一定会有话可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