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用人单位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违反劳动法。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签订合同的,应在一个月内补办。提前签订合同可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劳动关系。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只签协议不签劳动合同的做法是违法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拓展延伸
用人单位是否可以仅依靠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雇佣员工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不能仅依靠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其中规定了雇佣关系、工作内容、工资待遇、工作时间等重要条款。只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才能享受到法律保护,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如果用人单位仅依靠协议,而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能面临工资拖欠、加班未得到补偿等问题,同时也难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用人单位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与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雇佣员工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只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才能享受到法律保护,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用人单位应当遵守法律规定,与员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五十条 【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双方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二条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未依法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等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