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生物辅导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北京找家教 到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是清华,北大,北师大学生会干部及校内勤工俭学机构联合创办,创办以来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一致好评,全心全意为北京市广大家长和学生服务,全方位跟踪调查,致力于打造京城最权威,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师资力量:

清华北大家教中心,拥有清华,北大,北师大等高校大学生和研究生,师资超10万,同时特聘请人大附,清华附,北大附,101中学,四中,八中,北师附中,名师1对1上门授课,单科提高20-40分,确保教学质量,成功案例高达5万人次,是京城师资最大,覆盖最全,队伍最强的家教网,北京最权威家教中心,北京第一家教品牌,北京最值得信赖的家教机构!正是清华北大家教中心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优质的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居首位,以最优质的师资力量赢来了大家的良好声誉。请家教,做家教,首选清华北大家教中心,已成为家长和大学生的共识。

特色优势:

授课方式:一对一上门家教

授课目的: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强化解题思路,掌握学习方法,拔高学习成绩。

授课特点:以点拨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为授课特点,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一种切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变枯燥为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一对一上门家教的优势:

1.省时:节省学生路途时间,学生时间比较紧张,上门家教最大限度地为学生节省时间。 2.省钱:课时费用低,无办公场所成本,无豪华宣传单成本,为家长节省资金。 3.安全:避免学生在外上课的一切安全隐患。

4.有效监督:家长可随时在教学现场监督整个教学过程,避免个别教师糊弄孩子。 5.针对性强:可及时查缺补漏。学习更具互动性,学生和老师随时进行交流,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向老师反馈并及时听老师解答,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上课时间更为灵活,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调整上课时间,一对一教学时间的可调性,受到学生的欢迎。

服务范围:

辅导科目: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语数英、理化生、科学、政史地、新概念英语、剑桥英语、奥数、理化竞赛,小升初、中考、高考快速提分辅导; 2)日语、韩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小语种;

3)钢琴、古筝、提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类音乐科目;

4)美术、体育、舞蹈、棋类、计算机、英语口语、各类外语考试、会计、成人培训等课目。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记忆口诀:

1、减数分裂

性原细胞做准备,初母细胞先联会; 排板以后同源分,从此染色不成对; 次母似与有丝同,排板接着点裂匆; 姐妹道别分极去,再次质缢个西东; 染色一复胞两裂,数目减半同源别; 精质平分卵相异,其他在此暂不提。 2、碱基互补配对

DNA,四碱基,A对T,G对C,互补配对双链齐; RNA,没有T,转录只好U来替,AUGC传信息;

核糖体,做机器,tRNA上三碱基,能与密码配对齐。 3、遗传判定

核、质基因,特点不同。

父亲有,子女没有,母亲有子女才有,基因在细胞质; 父亲有,子女也有,基因在细胞核; 基因分显隐,判断要细心 无中生有,此有必为隐; 显性世代相传无间断;

基因所在染色体,有常有X还有Y,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难逃,是X隐; 父病女必病,是X显; 传儿不传女,是伴Y; 此外皆由常。

1、原核生物的种类 蓝色细线织(支)毛衣

即蓝藻、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2、微量元素 铁猛碰新木桶 FeMnBZnMoCu

3、八种必需氨基酸

方法一、携一两本单色书来

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方法二、姓赖的好色(赖、色),笨笨的(苯、丙),头上光光的(亮、异亮),苏嫁刘(苏、甲硫), 赊了(缬)。

赖、色;苯丙;亮、异亮;苏、甲硫;缬。 4、色素层析

(从上到下)胡黄ab 5、植物有丝分裂

前中后末由人定(各期人为划定)

仁消膜逝两体现(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赤道板处点整齐(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处)

姐妹分离分极去(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

膜仁重现两体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高三生物复习方法及思考试题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高考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X”形式中无论“X”是文理小综合还是文理大综合或是单独150分试卷,试题都离不开以能力立意这一主题。为此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大纲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生物复习的目标。

1、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以利于学生系统地获得知识,并形成联系的观点,活跃思维。

2、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

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

高三复习应加强对学生认识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图表图解------基础知识之间的思维转换模式,促使学生思维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分析图表、图解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表达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往往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不能忽视学生对图表、图解问题的分析能力的培养,但是往往学生对此类题目存在着分析能力较差,从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力不足,对题目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等不良的审题习惯,对此教学中可以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导向来帮助学生学会分析、审题并形成思维迁移能力。

3、贴近生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方式

选择贴近书本知识更贴近生活的问题,尽量避免纯知识性题目的立意。这样有利于将知识活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逾越思维障碍更好的接受知识,否则无法解决高考综合能力问题。 当前的生物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老观念、老方法,应该以发展人的品质和智力为目标,应该将生产、生活中的生物问题融入生物课堂教学中,以增强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教学不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能以扼杀学生的能力来换取有限的教学成果,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生产和生活中发掘生物学知识来开拓学生的思路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高三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现象、生命规律并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

4、突出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

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例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比较、新陈代谢基本类型的比较、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的比较等,这样易于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5、强化材料题的复习,利于学生良好思维的形成。

教学中我们没有忽视给材料题、给信息题的复习,精心选题目,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的培养,始终要求学生必须细心阅读给出的材料,围绕问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和解决问题,这种复习充分体现了认知规律,利于学生积极思维。这种创设情景、提供信息的材料题,打破了只重视知识定论、死记硬背的教学格局,改变了传统的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能力培养的教学。

备课时常提醒自己:课堂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切不可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可以避免学生在探索知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使学生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和受控性,久而久之,能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师的启发下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教学中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设置问题梯度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更利于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复习教学中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认为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件,自己设计实验合理科学的步骤。如,给一定浓度的KNo3和洋葱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设计一个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实验步骤,以求得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严密的结论。这样的专题复习,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顺着题意发挥思维想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和学生思维活动、认知水平,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并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实验教学,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演示实验、教师指导下的验证性实验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性实验,进一步给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和材料的设计型实验;从教师指导下的实验现象观察、学会分析和解释现象,过渡到自己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进而为学生形成创新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等、靠、背的“恶习”,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问题的方方面面。

高中生物经典易错、易混知识点60问

1.诱变育种的意义?

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 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高考资源网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 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 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 有机物和氧

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 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矿质元素是指? 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一般来自? 发育着的种子。

20.利用无性繁殖繁殖果树的优点是? 周期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21.有性生殖的特性是?

具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具更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2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是?

对维持生物体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意义。

23.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生殖生长的起点是?花芽的形成 24.高等动物胚胎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组织分化、器官形成→幼体

25.羊膜和羊水的重要作用?提供胚胎发育所需水环境具防震和保护作用。 26.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作用是? 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化学能,并储存在有机物中;维持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分解者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保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27.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理由是?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仅少数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28.DNA规则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1)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的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9.DNA结构的特点是?

稳定性——DNA两单链有氢键等作用力; 多样性——DN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特异性——特定的DNA分子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30.什么是遗传信息? DN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

什么是遗传密码或密码子?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 31.DNA复制的意义是什么?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DNA复制的特点是什么?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32.基因的定义?

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3.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使遗传信息以一定的方式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同的性状。包括转录和翻译两阶段。 34.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DNA --- RNA ---蛋白质(公式输出不便,参看课本)

3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离定律呢?) 36.基因突变是指?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发生时间?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的DNA复制时。

意义?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原材料。

37.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或后期。 意义? 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38.可遗传变异的三种来源?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39.性别决定? 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

40.染色体组型(核型)指什么?是指某一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如:人的核型:46、XX或XY

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单倍体基因组?由24条双链的DNA组成(包括1-22号常染色体DNA与X、Y性染色体DNA) 人类基因组? 人体DNA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人类基因组计划主要内容?绘制人类基因组四张图: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转录图。

DNA测序是测DNA上所有碱基对的序列。

41.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42.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单倍体特点?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单倍体育种过程?杂种F1 单倍体-------纯合子(输出公式不便,参看课本)。

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4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是什么?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44.物种的定义?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45.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

局限:不能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及自然选择对可遗传变异的作用。 46.常见物种形成方式? (公式输出不便,参看课本) 47.种群是指? 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8.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的总量。 49.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是?设法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草原上治虫、除杂草等。

50.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循环”是指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所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要求能写出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图解

51.能量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5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食物网形成原因? 许多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53.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什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习稳定性等方面。 54.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55.生态系统总是在发展变化,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它的结构和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

56.池塘受到轻微的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57.一种生物灭绝可通过同一营养级其他生物来替代的方式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58.生物的多样性由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意义: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

59.生物的富集作用是指: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被植物体吸收后,会在体内不断积累,致使这类有害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含量超过外界环境。随食物链的延长而加强。

60.富营养化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的现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