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虎妈呵虎妞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虎妈”和“虎妞”

最近我在网上浏览有关教育的资料,偶然间一个新鲜的词语“Tiger Mom”(虎妈)进入我的视野。“虎妈”,什么意思?我查找,我搜索,我阅读,终于明白了“虎妈”的真实含义。原来是在美国的一位叫蔡美儿(英文名字是Amy Chuo)的美籍华裔把教育两个女儿的方式写成了一本书《虎妈战歌》。“虎妈”蔡美儿是哈佛大学文学博士,现在是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她的书在美国引起了极大轰动,众多美国父母和教育家在《美国华盛顿邮报》、《时报周刊》等发文,提出质疑和批评。此书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小反响,大多数中国妈妈和教育工作者对“虎妈教育”也是不赞同的。

在我印象中,中国曾经有一个“虎妞”,那还是我在少年时代印在脑海中的一个形象。她是老舍先生《骆驼祥子》中一个中国近代女性的形象。虎妞是一个黄包车厂厂长的女儿,虎头虎脑,性格泼辣,敢作敢为,是一位典型女权主义的代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东方女性的形象大多是:善良、温柔和贤惠。而老舍先生的虎妞却正好相反,是一个彪悍的形象,没有男人敢娶她,最后只能嫁给了老实、憨厚的黄包车夫骆驼祥子。我一边读着连篇累牍的评论文章,一边在对比着“虎妈”和“虎妞”。这两个华人女性的教育程度、文化素养、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实在是差距太大了,我很难把她们两个人联系在一起。然而,蔡美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还真有点虎妞风格的影子。她为两个女儿制定了“十不准”的戒律,对女儿动辄咒骂、威胁和利用贿赂、利诱等种种高压手段,要求孩子沿着父母为其选择的道

1

路努力。她还把这种教育方式归纳为中国母亲培养出“超级成功中国天才”的教育方式。

或许蔡美儿是成功的,或许童年时代她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她的,但是她这种苛刻的教育方式已经与当代教育的先进理念格格不入了。我们不妨看看蔡美儿为两个女儿制定的清规戒律:

*在美国要好的同学到小朋友家去玩,在那里过上一夜,这是极为平常的事。但是她规定不准孩子在别人家过夜。

*孩子们喜欢在一起玩耍,在周末或假日,孩子们约好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玩,这有利于孩子了解自然,融入社会。但是她不准女儿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

*学校为了提高孩子们兴趣,培养多方面才能,经常组织一些学校演出。但是她不准女儿们参加。

*孩子们看看电视节目,偶尔玩玩电脑游戏,只要不是沉湎其中就可以了。但是她不准女儿们们看电视,玩游戏。

*孩子有孩子的心灵天地,除了读书之外,唱唱歌,绘绘画,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但是她不准女儿们选择课程表以外自己喜欢的任何课程。

*美国学校实行的是五分制(即:ABCDE),她要求孩子们的各门功课都不能少于A。

*孩子学习积极努力,争取好成绩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她要求女儿们除了健身和戏剧之外,其他各个科目都是第一名。

2

*她不准孩子弹奏除了钢琴和小提琴之外的任何乐器。 在蔡美儿的心目中孩子就是一架学习的机器。她为她们设计好了程序,机器必须按照程序运转,完全扼杀了儿童的个性,限制了儿童的自由,阻碍了儿童创造的发展,切断了儿童融入社会的途径。如果是在中国国内千军万马过高考的“独木桥”的环境下,有的家长这样做,不值得大惊小怪,可这是在美国,而且是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所为,那就不能不使人感到诧异了。

蔡美儿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看待。孩子由她生, 孩子由她养,孩子欠下了她的债,她要用她自己的方式向孩子讨回这笔债务,这种付债方式就是孩子按照债主的要求塑造自己,按照债主展出的道路走下去,最终偿还给父母一个“成功的感觉”。到那时,父母可以就能够毫无愧疚地在众人面前自豪地夸耀:我成功了!这就是蔡美儿以自我为中心塑造出来中国式妈妈亲自教育的的形象:虎妈!

我在想,蔡美儿为什么会这么做?当然她这样做有她做的道理,那就是中国人是优秀的中国人,中国人要超过任何其他人。这样想没有错,但是这样做却并不好。儿童是活生生的生命,他们有自己的心理特点,他们要有自己的自由,他们要有他们自己的天地。如果妈妈完全不考虑这些,像虎妞管理骆驼祥子一样,用专制的方式管理孩子,那孩子能得到全面发展吗?他们的自信心从何而来?她们的生存能力从何而来?她们的创造能力从何而来?她们将来如何面对社会?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