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花在不同时间的开放以及开花时间的原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探索方法,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2.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点拨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师生字、新词) 2.指名朗读课文,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钟》,看看花钟是怎样形成的?花的开放又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学习课文1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段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文中的中心句是什么?用“———”勾出来,围绕它介绍了哪几种花?
(2)看图复述回答: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呢?
(3)读读说说:同样是写什么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书上是怎么写的?请再读一读第一段中的相关句
子,并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反复读,和同桌说说你想像花开时的情景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课件出示第一段重点句子)朗读展示,展开想像,交流体会
(5)我会填:(课件出现练习) 牵牛花 蔷薇 睡莲 万寿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花 (6)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发现不同的鲜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对你有什么启示? (二)学习第2自然段 (以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为主)
(1)不同的鲜花为什么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植物学家进行了研究,有什么发现呢? (2)合作学习:
(a)请默读第二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b)“吻合”是什么意思?联系课文,你能猜测“夜来香为什么在晚上八点左右开放”吗? 集体交流,老师相机点拨并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昆虫活动 。 (3)课件欣赏昙花开放的美丽瞬间。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欣赏花钟:聪明的植物学家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的像钟面一样,你们想去参观吗?(课件呈现日内瓦最早修成的花钟) (2)赞美花钟:参观完你有什么感想?
(3)比较句子:“我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是几点了”这句话对吗?文中用语言怎么叙述的?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课件出现句子:齐读“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 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刚刚”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大致”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三、提示寓意,拓展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其他花开放的时间。 2.通过合作交流,把有创意的想法在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花开歌。教师带读。 四、课堂练习
1.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课本P50页) 五、课堂小结。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通过观察,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花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体现了作者善于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本课练习册。
2. 完成课后小练笔,模仿文中的句子写一写花开放的样子。。 板书设计:
13. 花钟 (一天之内)
时间 花名 开放姿态 凌晨四点 牵牛花 吹起小喇叭
......
因素: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时间
课后反思:
学科 课题名称 教学目标 语文 年级/册 三年级(下) 教材版本 人教版 第三单元 13 《花钟》 让学生了解花的特点,体会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重点分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重难点分析 难点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环节 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注重在读中感悟,学习运用多样式的句式表达,体会语言美。 朗读感悟,引导法 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花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花的图片(出示课件) 导入 提问:同学们,能用词语形容一下这些美丽的花儿吗? 有一位植物学家根据花开的时间,设计了一座与众不同的“花钟”。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 (一)学习第一段 1.同学合作,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画,课文写了几种花?它们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然后交流,比谁得回答最精彩! (1)、明确:凌晨四点——牵牛花; 五点左右——蔷薇花; 时 七点——睡莲;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 间 下午三点——万寿菊; 下午五点——紫茉莉; 顺 晚上七点左右——月光花; 晚上八点——夜来香; 序 晚上九点左右——昙花一现。 知识讲解 (2)、让学生观赏以上九种花开放图(出示课件)。 (难点突破)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花的开放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和下面的句子相比较,你更喜欢哪种表达?说说你的感受。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下午五点,紫茉莉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九种花开放时间、颜色、形状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颜色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形状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比喻 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拟人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灵活 出示花钟课件图 表达同一个意思,却用不同的词句,根据花开放的特点,表达出不同的形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有趣味性。 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就像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 拟人句的好处: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使句子更生动,形象,还能强调对这一事物的喜爱之情。 3、同学们欣赏了这些花,你觉得可以、用那些词语形容它们呢?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4、请同学们带着对这些花儿的喜爱之情再来读一读这些句子。 二、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1、你也来试一试,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来说“花开了”。 花园里,不同季节的鲜花开放了。 春天,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夏天,____________________; (难点巩固) 秋天,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_____。 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如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那么花儿的开放到底是和什么有关呢?我们下节课在一起去探秘吧! 13 花钟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巩固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大意。
3.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进行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进行表达,并能用关键句概括一段的大意。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模块一:再读课文,了解花钟 活动1:根据信息,描绘“花钟”样子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因为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花钟,细细品味。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美妙神奇的“花钟”上有哪些花,分别在什么时间开呢?边读边圈画,和你的父母交流一下。
2.我们来交流一下这些花的名字和它们开花的时间。
3.你能根据圈画出的信息,来画一画“花钟”吗?和你父母一起动笔画一画,说一说。 活动2:阅读文字,感受花钟神奇
1.我们一起来看看你的成果,出示花钟图或根据学生画的“花钟”,一起说一说:牵牛花开,是四点;蔷薇花开,是五点左右;睡莲花开,是七点;午时花开,十二点;万寿菊开花,在三点;紫茉莉,五点;月光花开,在七点左右;夜来香开花,在八点;昙花一现,是九点左右……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钟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想不想看一看这独特的设计!(出示花钟图)这花钟还有一个像变魔术般神奇有趣的地方,你们想知道吗?请你读一读第3 自然段。
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钟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依次开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3.因为它们开花的时间不同,我们用不同的花来代替钟表上的数字,多么神奇有趣的花
钟!(再一起读读这一段品味有趣之处)
过渡:下面我们就细细品味每一种花的独特神奇之处。 模块二:精读细品,体会表达 活动1:品味文字生动性
1.美丽花钟上这些花有什么独特之处,作者又是如何介绍的?默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重点的词语细细品味。
2.交流:你喜欢哪种花开的样子?读给大家听一听,并说说你的体会。
(1)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开花后呈喇叭状,作者用“吹起”写出它形态的可爱。
(2)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绽开”用拟人手法,写出花的灿烂微笑。
(3)睡莲从梦中醒来:一个“醒”字与“睡”字呼应,感受到如婴儿般纯洁优美的姿态。
(4)万寿菊欣然怒放:一个“怒放”写出了花开之茂盛繁多。 (5)紫茉莉苏醒过来:“苏醒”睡眼朦胧的姿态很美。
(6)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舒展”运用拟人展现伸懒腰美丽姿态。 (7)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含笑一现”既写了花开之短,又写了花开之美。所以才有“昙花一现”的说法。
活动2:对比阅读,感悟不同
1.过渡:同样写花开的姿态,作者用了这么多不同的表达,如果全都换成“花开了”,好不好?
2.对比读一读两组句子,你最喜欢哪一种描写花开的表达方式?说说理由。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花了。 五点左右,蔷薇开花了。 七点,睡莲开花了。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开花了。 下午一点,紫茉莉开花了。 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了。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花。 3.总结概括:都是写花开,但作者笔下的这些花,结合长相、姿态、性情各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描写花的开放所用动词也不同。丰富的表达,生动地再现每种花的独特神奇之处,把花写活了。
4.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1)下面我们就来美美地朗读第1自然段,感受不同花开时的美丽。 (2)你能结合老师的小提示,练习背一背。 模块三:模仿运用,学习表达 活动1:再品词句,感受精妙
1.填一填,体会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美丽姿态。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 ; 睡莲 ; 万寿菊 ; 紫茉莉 ; 月光花 ; 昙花 ; 2.思考:这些描写都很美,可以互相换着用吗?
3.小结:不可以,因为词句的运用要符合事物的特点,比如:牵牛花的“小喇叭”、月光花的“花瓣”、万寿菊的“欣然怒放”符合花的形状特点,睡莲的“醒”、昙花的“含笑一现”、紫茉莉的“苏醒”和花的名字或和开花特点契合。
活动2:根据特点,尝试运用
1.书中有两种花没有具体描写,出示句子: 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2.你能根据这两种花的特点,模仿其它描写花开的语句,把它们写具体吗?试一试。 3.说一说,评一评。午时花打开美丽的花伞来。夜来香伸展小巧的花瓣。 活动3:仿照语句,练习表达
1.出示书后“小练笔”。花的世界,多姿多彩,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花,你还喜欢什么花?简单说一说它的特点。
2.老师这里有一些花和开放时间的资料袋,仿照课文语句,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写一写。 蛇床花——凌晨3点开放 蒲公英——早晨六点 剪秋箩——傍晚7点左右 白香水百合——下午五点 荷花——上午八点 向日葵——上午十点 (荷花上午八点绽开粉红的笑脸;蒲公英早晨六点舞动着轻盈的羽翼。)
3.小结:几个优美的词语就把各种花写活了,我们在表达时也要学会选用准确优美的词语。
模块四:自主探究,揭示原因
活动1:再品词句,感受精妙
过渡:上节课我们就知道“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1.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默读思考:作者是如何向我们清楚说明这一原因的呢?找出相
关句子,说说你的收获。
2.交流:
(1)作者以“昙花”为例,说明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 (2)还说明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与昆虫活动有关。
师点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是为了增加可信度,用例子说清楚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更有说服力。
3.读一读体会体会。
4.小结延伸:同学们,花钟多神奇啊!大自然中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探索,只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有新发现。课后,请同学们通过观察和搜集资料等把花钟做全。还可以观察其他植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花钟》教学设计
教科书分析:
1.课文属于说明性文章。它主要写一位植物学家利用人们观察发现的成果——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组成花的“时钟”。全文三个自然段,第1、2自然段分别写了人们观察发现的两点: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花儿不同时间开放的原因。它们都有一个关键语句,点明了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有助于学生概括自然段意思,把握课文内容要点。第3自然段写一位植物学家利用观察发现——用花儿组成花钟。“观察与发现”的学习,是三上“留心周围的事物”的学习延续。
2.课文中的泡泡“这两个自然段中,各有哪句话提示了段落的主要意思呢”,体现了本单元主要语文要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能力训练,是教学的重点,不能只追求结果——找出那句话,概括大意;要安排好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为什么是这句话,让学生了解的概括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3.课后练习“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体会一下”,承担着这两个学习任务:了解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体会语言表达的具体形象与丰富。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可通过这样的操作突破难点:让学生品读句子,体会句子除了表达“花开了”这个意思外,还能表达了这花儿的什么。
4.课后小练笔与课后练习3是从学阅读到学表达的关系,可在完成练习3后接续安排训练。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三上第六单元的“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学习训练中,已经初步了解“关键语句”的内涵,在一个自然段里的位置,以及“关键语句”与该自然段其他句子意思的关系。在上一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的学习训练,又进一步加深了对上述语文要素的理解把握。这一课的学生学习,应在这个基础上展开。
2.通过第一学段和三上以及三下的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以具有相当的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能力,这是课后练习3,了解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体会语言表达的具体形象与丰富的基础,应在这样的基础上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芬”等9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斗”等13个字和“争奇斗艳”等23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默读第1、2自然段,能找出关键语句,并利用分别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仿照例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花开了”这一个意思多种说法的语言现象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仿照写一写其他花;感悟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默读第1、2自然段,能找出关键语句,并利用分别说说这两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仿照例子,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体会“花开了”这一个意思多种说法的语言现象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并仿照写一写其他花;感悟留心观察的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芬”等9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芬”等9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观察自己喜欢的花花开的状况。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课文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有所发现的内容。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观察实验中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3.小结:通过对单元导读的学习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课文是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有所发现的内容。这个单元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1)继续认识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2)做一个小实验进行观察,然后写一篇习作;观察实验中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入释题。
导语:是呀,大自然有无穷的奥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一定会有所发现。那么,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观察了大自然的什么?发现了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13 花钟 2. 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我们都知道,时钟是使用金属做成的,但是这篇课文的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时钟是用什么做成的?(指名回答。预设:这篇课文的课题告诉我们,课文写的钟,是用花儿做成的。) 4. 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导语: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课文写的钟,是用花儿做成的。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钟呢?人们通过观察花儿,发现了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了解了课文内容,进行了有关的练习,就能知道了。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思考:(1)哪些自然段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花钟的?(2)这个花钟是谁修建的,它怎么样?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芳”“燥”“灼”“适”。
(3)PPT出示会写字词“争奇斗艳、苏醒、万寿花、强大、展示、昆虫、修建”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3.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下面我们继续预习课文。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预习任务3。 4.反馈指导。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二)反馈预习任务3,粗知课文大意。 1.反馈指导预习任务3。 预设:
(1)第1、2自然段让我知道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花钟的。
(2)这个花钟是一位植物学家修建的。(追问: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我是从第3自然段第1句话知道的)它很有趣(追问:你是从哪些句子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我是从第3自然段第2、3句话知道的)。 (出示任务: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这位植物学家能做成花钟?用波浪线画出有关依据。
个体操作。 反馈指导。
预设:因为这位植物学家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这些花在二十四小时内一次开放,只要看到什么花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所以这位植物学家能做成花钟。
追问:谁能说说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呢?指名回答。预设:一位植物学家修建了一个花钟,花钟很有趣。)
2.小结:第1、2自然段写了人们观察花儿的发现,让我们知道花儿为什么可以做成花钟的。第3自然段写了一位植物学家修建了一个花钟,花钟很有趣。 三、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一)了解第1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1.导语:我们通过预习,学习了生字词,粗知了课文大意,概括了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知道了花钟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植物学家能做成花钟的原因。
出示任务:默读第1自然段,用序号标示出每一个句子,然后想一想:每个句子讲了一个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共三个句子。第一句:鲜花开放迷人。第二句: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第三句:不同的花儿在不同的时间开放。
3.出示任务:课文是怎样具体写出“不同的花儿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默读第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实心圆点点出花儿的名称,然后用“什么花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句式说一说。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 预设:
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开放,蔷薇在清晨五点左右开放,睡莲在早上七点开放,午时花在中午十二点左右开放,万寿菊在下午三点开放,烟草花在傍晚六点开放,月光花在晚上七点左右开放,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放,昙花在晚上九点左右开放。 (二)概括第1自然段主要意思。
1.出示任务:同桌讨论一下,第1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追问:能提示一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它什么语句?(指名回答。预设:能提示一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它关键语句。)谁来概括一下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指名回答。预设: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3.小结:能提示一个自然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我们叫它关键语句,我们可以借助它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3 花 钟 凌晨五点 牵牛花 五点左右 蔷 薇 早上七点 睡 莲 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
下午三点 万寿菊 傍晚六点 烟草花 七点左右 月光花 晚上八点 夜来香
九点左右 昙 花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第1自然段哪句话提示了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怎么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指名回答。预设:见上一节课。) 二、体会、学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背诵第一自然段。 (一)体会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读懂了第1自然段,了解了第1自然段的意思,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后练习3)朗读第1自然段,读后参照题目的例子,用横线画出填空的内容。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蔷薇:绽开了笑脸 睡莲:从梦中醒来 万寿菊:欣然怒放
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昙花:含笑一现 3.导语:作者用了那么多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花儿开放”这个意思,为什么呢?就让我们来体会体会吧。
出示任务:(PPT出示例句: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朗读句子,想一想,除了了解到“牵牛花开放了”这个意思外,你从这个句子中还了解到牵牛花的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了解到的。 个体操作。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预设:
我从这个句子中还了解到牵牛花的颜色是紫色的,形状是喇叭形的。我是从“紫色”“小喇叭”这两个词了解到的。
5.导语:原来作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花儿开放”这个意思,是为了表达出更多的信息,使句子“花儿开放”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些,更形象些。让我们读读其他句子,看看我们又了解到其他花儿开放的什么。
出示任务:(PPT出示其它六个句子。)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除了了解到“花儿开放了”这个意思外,你从这个句子中还了解到这些花儿的什么?你是从哪个词了解到的,用三角形在课文中标示出来。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6.反馈指导。
预设:
蔷薇:开得很好看。词语:笑脸 睡莲:刚刚开放。词语:从梦中醒来 万寿菊:盛开得灿烂。词语:怒放 烟草花:花蕾刚刚绽开。词语:苏醒 月光花:慢慢地开放。词语:舒展 昙花:花儿很美,但开花的时间不长。词语:含笑一现
(二)学习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1.导语:你们看,作者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花儿开放”这个意思,表达出了那么多的信息,使的句子意思表达得具体形象。你们想学学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小练笔)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说一说你喜欢的一两种花。(提示:可以说其它的花儿。)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能仿照课文语句说,合情合理,通顺,便应予肯定。 (三)背诵第1自然段。
1.导语:同学们在体会句子的过程中,已经把第1自然段中的句子朗读了多次了,现在,能把第1自然段背诵下来吗?
出示任务:朗读第1自然段,借助板书,尝试把第1自然段背诵下来。 个体操作,同桌互背互检。 2.反馈指导。
三、继续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一)了解第2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
1.导语:上一节课,我们借助第1自然段的关键语句,概括了第1自然段的主要意思,那么,第2自然段的大意也能这样做来概括主要意思吗?
出示任务:默读第2自然段,用序号标示出每一个句子,然后想一想:每个句子讲了一个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预设: 共五个句子。
第一句: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第二句: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第三、四句:以昙花为例说明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第五句:有的花开花的时间与昆虫活动时间有关系。 (二)概括第2自然段主要意思。
1.出示任务:同桌讨论一下,第2自然段中哪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2自然段中第1句话提示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可以用来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出示任务:同桌讨论一下:借助第一句话,可以怎么概括一下第2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反馈指导。 预设:
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与温度、湿度、光照和昆虫活动有关。 四、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花钟》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同一个意思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也学习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借助关键语句概括大意时要注意,有的关键语句可以直接用来概括,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鸟的天堂”那个自然段的关键语句。但更多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关键语句进行“改造”才能概括,就像今天《花钟》的第1、2自然段的关键语句。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六、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 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例:“芬”,下面是“分”是八字头;“醒”,左边的“酉”,不要落了一横;“修”,不要漏了中间的一竖。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七、摘抄词语表的词语。
八、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作业设计
1.背诵第1自然段。
2.完成课后填空,把仿照说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3 花 钟
凌晨五点 牵牛花 五点左右 蔷 薇 早上七点 睡 莲
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 温度 湿度 光照 下午三点 万寿菊
傍晚六点 七点左右 晚上八点 九点左右
烟草花 月光花 夜来香 昙 花
昆虫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