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牟县青年路小学经典阅读交流展示观摩课》有感 朱海梅
在6月5日如期举行了四节阅读课的展评,在这四节课中,每一个执教老师都有自己的亮点,一年级小朋友的《我读书,我快乐,学成语,我成长》;三年级《昆虫记》读书分享;四年级《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展示;六年级《与古诗词同行》。几节课都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各具特色,灵活多样,而我特别欣赏的是四年级的《假如只有三天光明》阅读展示。这节课的几个亮点,值得在以后阅读教学中借鉴:
一:把微访谈引入课堂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阅读积累,有一定的阅读基础,课堂上老师扮演主持人,学生作为访谈者,在交流中感悟读书的收获与乐趣,好的方法,好的积累,好的片断,好的经验,在座的学生在聆听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并通过台下学生向台上学生提问的方式,将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抛出来,一同解决,台上同学将自己的经验进行介绍,台上台下的互动,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读书的收获。
二:阅读感悟方法多
平时在写读书感悟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只写读后感,读后感是我们常用却收获并不大的一种读书方法,因为平时学生写读后感,内容大多以阅读文本为主,而感悟的内容却很少。而这次交流感悟时,学生阅读感悟方法却多种多样:有的把阅读《假如有三天光明》中海伦的经历与课本《触摸春天》中的盲童进行对比,感受他们共同点都
是对生活的热爱;有的将读后感写成诗行,来表达对海伦的敬意;有的是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真挚的情感。无论哪一种表达方式,都看出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真与感悟深刻。
三:情景真切再现
对于原著,学生更多是通过文字的阅读感受内容的精彩,而在课堂上,老师却能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精彩,当清脆的鸟鸣呼唤起初升的太阳,美好的一天拉开了序幕。旁白道:在我的世界里,没有光明,没有色彩,没有声音,我是那么无助!我不止一次地绝望地在心里呼喊:“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887年3月3日,在父母再三请求后,聋哑学院终于决定派一名老师到家里来教我,而当时一无所知的我,正傻傻地坐门前的台阶上,安静地等待奇迹的发生。此时一个小女孩茫然地坐台阶上无助而孤单,同学们感受到小海伦生活在一个只有黑暗没有光明的世界中,她孤独而无助,姑母与孩子们的快乐与海伦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台下的学生被眼前一切深深地打动了。在清澈的泉水边,是沙利文给海伦一家带来了希望,当海伦学会第一个生字“水”字的时候,海伦与家人的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孩子们的表演与背景音乐合二为一,让听者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正是这样的情景再现,让文本更丰满,内容更充实。
阅读,走进文本,感受文本,是现在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而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有一种散养的感觉,学生自由地读,老师的引领作用并不是很好,因为学生阅读的书目并不统一,层次也参差不齐,阅读教学其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这几节课却紧紧围绕一本书,大家一起阅读,一起交流,通过平时阅读积累摘抄,让学生接触文本,阅读文本;通过感悟分享,亲近文本。做到读写结合,读思结合。而老师将文本中一些经典片断进行再现,或让学生结合自己认为好的片断进行交流,这样大大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地深入度,兴趣点,一个班的学生都在阅读一本书,学生课下的交流,课堂的展示,老师的示范引领,自然就水到渠成。
愿做书中的一个吻 朱海梅
有人这样说过:少女是诗歌,少妇是散文,老太婆是小说。如果用书来形容人生,我想这一定是最简单的人生,在这样简短的一生中,是谁给书的厚度来增加一些份量,这一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诗歌中的热情洋溢,是每一个少女都为之向往的,可是生活的砝码却在不停地行走中,慢慢地变了味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保持最初的热情,保持最初的感觉,保持最初浪漫,保持最初的那一份坚守。因为这样的时光太短,还没有好好欣赏,还没有好好认真去走一走,还没有去给自己留一份回忆,时光却已将岁月的脚步悄然地走过了。如果有人问:在这一段的时光中,你记住的是谁?也许我们不思考,很难数出个一二三来,时光老人早已将我们走过的地方,用风用沙,用雨用雪,用泪水用思考,将所有走过的路填平了,让我们分不清哪里是自己曾经走过的,分不清哪里是自己还没有走过的,分不清哪些本来想好好走一走,结果却什么也没有做的。这些时光犹如一首诗歌,还没有大声地好好朗读一下,就已经找不到了感觉了。
婚姻是改变女人的催化剂,生活是改变女人的铺路石,孩子是女人成长的摇篮。所有的女人随着那一首婚礼进行曲,无论是你想做什么,无论是有什么样的梦想,无论你不想做什么,所有一切都将结束,
所有一切好像也重新开始。无论是你想做的还是不想做的,在婚姻的殿堂里,人都在无声中发生着质的变化,女人更是如此,从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到柴米油盐,从洗衣做饭到拖地倒垃圾,从工作空间到家庭空间,所有的一切都在不适应中逐渐适应着,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着。女人的生活也许就是从婚姻开始的,无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生活都要继续。女人就像一本书,开始那种鲜艳夺目的光泽,在慢慢地翻阅中,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遇到珍惜自己的读者,这本书可能会好一点,被好好保养,好好地珍藏;遇到不好的读者,或者成为翻阅之后被蒙上灰尘,或者成为一堆垃圾。
有内涵的女人更应该是一本好书,让翻阅他人读后爱不释手,让走入的人不想出来,虽没有名著的意味深长,没有经典散文的意境悠远,没有小说的那种短小中却蕴含着深奥道理。至少应该是一本值得一看的书,读后有一种记忆甜蜜后带来的那种回味无穷。我不知道自己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但我努力做一本好书,让那些读者有所收益。也许我们没有荷塘月色的那种淡雅情怀,没有荷马诗史的那种宏伟,没有红楼里那种人生百态,但从我这普通的一本书中,仍能看到世上的五彩斑斓。
也许我们芸芸众生是做不了书的,那就让我们做书中的一个热吻,去感受书中那丰富的人生,从三毛散文里感受她不同的人生,从琼瑶小说里感受多姿多彩的爱情故事,从张爱玲那简单的故事情节中看到人间故事。喜欢书是没有理由的,小说、散文、长篇、短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故事,我更喜欢从宋词中去感受豪放派大气情怀,也喜欢婉约派的那种清新缠绵,喜欢从美文的字里行间体会那淡雅的意境,从文摘中体会那不同风格的人生感悟。
有人说:读书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无论是行走在的旅途中,还是在闲来无事;无论是在工作的忙忙碌碌中,还是在家和孩子们一起
嬉戏的时刻;无论是清晨刚刚睁开蒙眬的睡眼,还是在那暖暖的灯光下。我更喜欢一本书,喜欢阅读不同的人,书写着不同的人生,我从不同的文字中去感受人生,感受生活,常和书中人物一起喜,一起忧,一起快乐,一起痛苦,感受着那文字带来的魅力。生活犹如一个高脚玻璃杯,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不同的看法中,注定了不同的人生。书!正是让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感受着千姿百态的人生,万紫千红的世界,悲欢离合的情,我是写不出来这么好的文章,但我愿做书中一个热吻,和作者一起行走那一段一段的情感历程。
手捧着一本书,捧着那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捧着那一种种不同的心情,捧着那一个个鲜艳夺目的心灵。在这里进行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生活关闭了想象的翅膀,而我们从中书中打开了另一扇窗,书拉着我的手一起飞翔。
郑州教育博客+老师=专业成长
——记《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论坛》有感 朱海梅
互联网的时代,不停地颠覆着教师的教学观,教育观,新的事物不停地冲击着教师的大脑,在《全国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校长坛》上,一个个崭新的名词,呈现在老师们的面前。“云课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现使用远程课程,打破了常规的教室概念;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现数据化教学,使关注学生个体特点插上科学的翅膀„„
而作为教学引领者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教育观,对学生的成长很是关键。所以每一个省份都拿出自己的最强的教学领域,而在河南展馆,最醒目的位置一行大字最能引起每一个参观者的眼球——郑州教育博客打造一个有温度的信息化平台。在这一行字的下面,是一本本精美的《郑州教育博客月刊》,以漂亮的
外观,精彩的内容,被来参观的人员争相传阅,成为整个展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郑州教育博客,作为一种服务教师的自媒体平台,自2006年运用以来,汇聚近6万教育工作者,130万日志,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教学经验积累、反思和传递的网络载体。郑州教育博客以区域内教师每天数百篇博文的发贴量、月均50万次的点击量等各项数据位居全国同类教育博客的榜首。
博客!郑州教育博客!一个纯绿色的网站,带给老师的是什么?上面的数字是有力的说明,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充分利用教育博客为自己成长助力呢?
一、 开阔视野
现在经常会有人提到这样的一个词“圈子”,有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这里——郑州教育博客,聚集里郑州地区教育界的大腭们,名师,名班主任,在这里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或是课堂的感悟,或是课后的反思,或是生活的记录,点滴之中感受到教育的魅力。
有人说:和优秀的人相处之久,就会让自己也慢慢变得优秀。在这样的“圈子”里,有人给你点评,有人给你回复,有人给你交流。与这样的一群人,不停地进行着思想的碰撞,视野在不知觉中开阔。所以优秀的人像一团光芒,和他们相处久了,也就再不想回到原来了。
二、 培养毅力
在郑州教育博客这个大家庭里,新的博友在不停地增加,老的博友也在不停地离去,而坚持下来的,往往收获是非常大的,无论是生活还是教育,都有了质的改变,因为写博是一个慢工夫,需要一个人在思考中前行,在前行中思考,仅一时的兴起是不行的。
正如我们在生活中:有人看了于丹的节目,便买了数本诗词书,却一本也没有看完;有人逛完画展,忍不住报了绘画班,却在削铅笔时就觉得兴趣索然;有人看了一场音乐会,买了一把小提琴,基本没有发过声音。听起来这些话是不是在说别人?其实我们在人生的路上,在写博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有过如此的经历,《小猴子掰玉米》的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身上。
趁我们还年轻,趁我们还有一份热情,给自己一份承诺,认真的写下来,在博客中记录自己的人生,给人生一份真实的记录,多少年之后,这将是多么美好的回忆呀。
三、 提升专业
作为一个教师,需要不停地成长,在成长中感受自我的改变,今天的你与昨天的你是不同的,除了读书,更多应该是思考,应该是反思,应该与不同的人交流,碰撞思想的火花。
无论是“云课堂”“慕课”„„其中的引领者老师,都在不停地努力,没有他们的努力,这些新的课堂形式是不能实现的,而在郑州教育博客里,你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是失败的总结,或是点滴成功的经验,或是课堂思想的火花„„让每一个读博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的人思想。
专业的成长,在于集别人的智慧与自己,然后再用自己的的行动去改变自己的行为,去改变自身的缺点,从而成就专业的成长。
打造一个有温度的教育平台,这是每一个郑州教育博客人共同的努力的方向,《郑州教育博客》、《郑州教育博客月刊》、《郑州教育博客沙龙》„„每一次的参与,每一次的分享,每一次的提高„„多少年之后的蓦然回首,你所有的坚持成就了你的专业成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