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 ● 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策思考 刘光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东部地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量资源性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如何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西部地区资源保护性开发,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分析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找出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推动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对 策思考。诚挚希望在西部大开发中,树立“资源当作国库守,大地留给子孙耕”的意识。使美丽神奇的大西部成为人类永久的资源禀赋 关键词:承接产业转移 西部地区 资源优势保护性开发经济优势资源禀赋可持续发展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发展雷同,规模小、水平低,造成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产业结构低度化,区 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优势,由于过度的 域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产业链关联度低,影响了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 竞争,导致过度的开发可能会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强 第二,市场活力不足。西部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国有经济仍然是西部 化资源禀赋的持续性,有效合理的推动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 企业的主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8.2%,是东部的两倍。大部分国有企业社会负担依然沉重,企业活力不足, 一、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机制远没有形成。导致西部地区总体上企业活力不足,其 第一,能源资源。西部地区拥有十分丰富的能源资源。煤炭资源的保有储 次,是西部经济落后,居民的收入不高,目前,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 量占全国的39.4%,原油的探明储量占全国的27.8%,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占全 配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收入 国的87.5%。地质储量3808亿立方米,可开采量2024亿立方米。内蒙古已探 差距造成了西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但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仅占六分 明13个大型油气田,预测石油资源总量2O亿至3O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 之一,购买力不强,需求拉动不足,三是贸易流通受限,由 f西部地区周边国 1万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源量占全国的81.1%。 家经济欠发达,加之西部地区疆域广阔、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运输成本较高, 第二,水能资源。西部地区海拔高、山地多,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长 一定程度限制了贸易的有效流通,从而导致市场活力不足,影响了西部地区经 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不仅发源于此,而且给西部及下游广大地区带来取之不 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尽的财富。已经建成的三峡水电站、二滩电站以及黄河上游的刘家峡、青铜峡、 第三,发展资金短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融资渠道单一,建设项 龙羊峡等大型水电站极大地缓解了西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目前,我国水能 目较多,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灾害严重,加上2010年要达到使西部地区基础 的70%以上都集中在西部,科学地利用这些地区的丰富水能资源是当务之急。 设施和生态环境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宏伟目标,水利、交通、生态环境等大量工 第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在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方面很早就投入了巨 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将会加剧西部地区发展优势产业资金的短缺程度, 大力量,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神府一东胜煤田、 严重制约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 白云鄂博超大型矿床等早就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位置。近年来,石 第四,人口综合素质不高。边疆、民族、贫困、山区、荒漠,经济欠发达, 油、天然气开发在新疆塔里木地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天然气资源,储 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观念落后等是导致西部地区人口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的主 量已超过2000亿立方米。西北广大地区由于地处塔里木、准格尔~哈萨克斯坦、 要因素,由于这些因素的普遍存在,导致西部地区有人口资源优势,但没有人 西伯利亚三大地块交界部位,长期以来经历过复杂的碰撞、推覆等地质作用, 才资源优势,科技人才严重不足,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决定了多种矿产的形成和富集。铁、锰、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床已有较多 第五,资源开发水平低。能源和矿产业以资源开发为主,初级产品中低档 的发现和开采,叶蜡石、明矾石等非金属矿床也多有发现。此外,青海柴达木 产品比重过大,产品的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水电资源开发力度远远不够, 盆地众多的盐湖是我国已探明的最大钾盐产地,钾盐占全国储量的97%,锂矿 西部地区已开发水电仅占可开发资源量的10%左右,低于全国19%和世界22% 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地质学家们指出,仅柴达木盆地就蕴藏有40多种 的平均水平,低于工业发达国家50%的水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调奄程 矿产,西北地区蕴藏的矿产资源数量之大是我国东都地区望尘莫及的。 度低,后备资源不足,影响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农业和旅游业除了局部地 第四,旅游资源。西部地区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西部地处中 区发展相对较好外,大部份地区普遍存在小、散、弱的特点,由于开发水平较 原与西亚及阿拉伯各国的接合部位,逐步形成了通商和文化往来的,代表西域 低,大量资源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 文明的丝绸之路。寻访西部,古城、遗迹到处可见,敦煌莫高窟等人文景观、 三、推动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对策思考 大理、丽江、石林、西双版纳、九寨沟等自然奇景蜚声中外。西藏位于世界屋 第一,激发市场活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要通过新型工业化开发优势资源, 脊,那里不仅有独特的生态体系,而且孕育了特有的藏文化,成为世界各国的 形成特色产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品牌提 旅游者仰慕之地。历史悠久、风景壮丽的大西北,具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 升,要实现这一转形,必须最大限度的激发市场活力。一是要统一规划,合理 第五,土地资源。西部地区尽管土地贫瘠,但仍有可利用的资源。自古以 布局。水电、能源、基础设施、优势产业发展基地等重大项目,应由国家加大 来,西部勤劳的各民族人民就在这里生息,他们开发农业、兴修水利,耕地面 投入给予支持和扶持,分散的能源资源、农业、旅游业等其他资源,只要符合 积己达到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8%,草地及草场面积达40亿亩,占全国可利用 国家法律、法规,应该完全放开,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进行竞 天然草地总面积的63%,天然林区和林木蓄积量也很可观。我国西部地区的土 争性开发,从而形成生机勃勃的市场竞争环境。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 地资源具有多样化特点,为发展农、林、牧、副、渔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场需求来引导西部特色资源开发,形成特色品牌,带动特色产业,适应国内外 二、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统一开放的市场,满足消费需求,同时,加快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特色产业 第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有计划的中央集中调控体制被逐 的市场竞争活力。以特色品牌产品激活市场需求,以需求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步打破,以市场为导向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市场体系不够健全, 以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开发。三是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 各级政府主导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在地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 术和管理经验,抢占竞争的制高点,将传统特有的工艺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有 盲目追求地区的综合发展,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区域布局不协调,优势产业 机结合,开发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名优品牌,增 ..99.. 新经济2013年1O月(中) 加特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活力,有效促进边境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 第二,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才队伍,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重要的作用,开发西部资源,发展西部经济, 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才队伍。发展西部经济、科技是 核心,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否快速持续发展,关键在 于是否拥有一支具有创新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一是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 公民吸收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重视基础教育,强化素质教育,为劳动者创 造终生学习的机会,为开发西部资源,发展西部经济储备一支训练有素,技术 高超的劳动大军。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吸引各类人才,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二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良好氛 围,为西部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三是要重视技术人才的培训和提高, 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多层次的技术队伍,为西部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 基础。 第三,拓展融资渠道。一是推动当地储蓄转化为投资。西部地区虽然面临 资金短缺问题,但储蓄存款已达7000多亿元,和1990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 款不相上下,这是西部大开发的资金源泉。将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实现资产证券 化并出售给城乡居民,用储蓄存款购买企业的股票,突破资金规模的限制 二 是推动民间资本向西部投资 在东部发达地区有大量民间资本,找不到投资出 路。要积极推动和引导民间投资,除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的领域 外,都应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同时要在税收、土地使用、企业开办、进出口等 方面,取消一切不利于民间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和歧视性规定,优惠 民间资本对西部的投资。三是推动多元化的利用外资方式。在进一步提高国际 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优惠贷款用于中西部地区项目的比重的同时,实施优惠的 引资政策吸引更多的直接投资。同时采用多种国际通行的筹资方式,加速推进 A B S与B O T、B T等项目融资方式的运用。四是充分发挥银行体系的资金 融通作用。商业银行要更新贷款经营思想,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和贷款竞争 意识,以风险最低、收益最大为原则,择优限劣,培育优质客户群,积极抢占 贷款市场的制高点,努力提高贷款服务质量,注意研究企业多样性的要求,使 企业不仅获得资金,还获得经营管理、资产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帮助,并结合 当前西部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开发新的贷款品种,加强对国家重点行业和产业 的信贷支持,增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贷款和私营企业贷款。 第四,发展特色产业。 一是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重 点培育和形成若干聚集效应突出、在全国具有技术优势和特色高技术产业基 地 加强重庆、四川成都和绵阳、陕西关中等地的集成电路、软件、网络通信、 新型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数字家电等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扩大产业规 模;大力促进云南生物资源、四川成都与陕西西安医药产业、陕西杨陵现代农 业、重庆生物医学工程等生物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推动陕 西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四川成都民用航空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力促进支 线飞机、大型干线飞机、航空发动机、民用飞机零部件生产、民用飞机维修等 产业的快速发展:鼓励陕西、贵 I,I、广西、新疆、云南等地结合资源优势,大 力发展航空航天、能源、信息、交通等领域急需的铝、钛、超导、复合、 稀土 等高性能材料。要充分发挥陕西西安、四JI『成都、重庆等地的科技优势。 二是发展重要矿产及加工业。集约利用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积极利用境 外矿产资源,建设西部地区特色优势资源加工基地。加大铝土矿开发力度,提 高综合利用水平,扩大广西、贵州等地氧化铝生产能力,优化电解铝结构,延 长铝加工产业链,建设广西、贵州、重庆、兰州、西宁、包头等铝加工基地。 建设云南铜、铅、锌 四JI『钒、钛,甘肃镍等有色金属综合开发利用基地。加 快推进内蒙古、四川稀土开发、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继续发展磷钾肥工业, 建设青海柴达木、新疆罗布泊等大型钾肥基地和云南、贵州大型磷复肥基地。 建设四』I『、新疆、青海等地氯碱化工基地。增强攀钢、包钢、酒钢等钢铁基地 一100 的竞争力,重点发展高速铁路用重轨、大口径优质无缝钢管、优质合金钢材和 精密合金钢材等特殊钢材; 三是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充分利用西部地区水能资源、煤炭资源、石油 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有序开发水电,集约开发煤炭,加快勘探开发石 油天然气,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发展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煤化工。 建设黄河上游、金沙江、澜沧江、红水河、怒江等流域大型水电基地。加大新 疆、川渝、陕甘宁、青海、内蒙古等地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建设石 油天然气开发及相关产业基地。建设广西沿海地区炼油及相关产业基地。建设 陕北、宁东、内蒙古西部、贵州毕节、新疆哈密等地煤炭生产、煤电一体化基 地,择点建设煤制油等煤化工基地。大力发展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 风能、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 四是发展特色农牧业及加工业。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独特的农牧业资源优 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和壮大特色农牧业,推进农牧业产品深加工,提 高增值能力。提高西部地区重点商品粮基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双低”油 菜、啤酒大麦、小杂粮、马铃薯等生产基地及玉米、油菜、球茎花卉等制种基 地。继续建设新疆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提升新疆、陕西棉纺织加工水平。以内 蒙古、新疆、甘肃、青海、宁夏、西藏的羊绒、驼绒、牦牛绒及毛纺加工为依 托,建设有特色的毛纺织生产基地 进一步增强云南、贵州、四』II等地烟草、 酒类、茶叶生产加工基地的品牌竞争力。云南、广西、四川I、重庆等有条件的 地区大力发展林(竹)浆纸一体化工业。建设内蒙古、新疆等地乳品和四川、 重庆、云南、内蒙古、广西、陕西等地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陕西、四川、 重庆、新疆等地果蔬加工和广西、云南糖业生产基地。提高中药材和藏、蒙等 民族药材栽培、养殖和加工水平,发展特色药品和新产品; 五是发展重大装备制造业。利用西部地区现有产业基础,依托重点工程, 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西部地区重大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重点发展核电装 备制造、重型燃机、大型冶金化工成套设备、重型机械和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 备、骑车、摩托车、内燃机、环保成套装备、输变电成套装备、大型数控机床、 数字智能型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设备、工程机械、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等, 形成重庆、成都、西安、兰州、贵阳、包头、柳州、宝鸡、德阳等重大装备制 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研发生产基地; 六是发展旅游产业。发挥西部地区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资源 优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重点开发长征之旅红色旅游区、香格里拉民俗风情 ——高原风光旅游区、长江三峡高峡平湖旅游区、丝绸之路旅游区、黔东南一 一湘鄂西民族风情与生态旅游区、Ji『渝黔“金三角”生态旅游区、珠三角—— 桂东——桂北黄金旅游区、澜沧江——大湄公河次区域民族风情热带风光跨国 旅游区、西北大漠草原旅游区和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区。在继续发展观光旅游的 基础上,加快开发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边境旅游、科普旅游、 农业旅游和工业旅游等专题旅游,形成协调配套、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体系。 重视发展红色旅游。大力开发有西部特色的文化旅游,通过影视作品、媒体宣 传、文艺演出等方式,充分挖掘和展示西部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和多民族特色 文化,开发系列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 第五,坚持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山高、坡陡、荒漠化 严重,水资源严重溃泛,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激烈的市场竞争,过度的依赖于 资源开发,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难以再恢复,由此,西部地区的资源开 发,产业发展必须以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既要考虑到当代 人的需求,又不能以牺牲后人的利益为代价。必须对资源实行保持性开发,能 不开发的尽量不开发,需要开发的一定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实行保护性开 发。要树立“资源当作为国库守,土地留给子孙耕”的意识,在西部大开发中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美丽神奇的大西部成为人类永久的资源禀赋。 f作●单位:云'.r誊老干部活动中心云龠警昆明市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