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1期 2013年2月 doi:10.3969/j.issn.1007—6190.2013.01.016 广 东 气 象 Guangdong Meteorology Vo1.35 February No.1 2013 无线气象LED及农村大喇叭系统建设方案 关鸿志 。陈静 (1.广东省气象服务中心,广东广州510080;2.广东省气象学会,广东广州510080) 摘要:如何解决气象信息和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是气象部门面临的 难题。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乡镇,受到网络等条件的限制,传统的信息发布手段如手机短信、电视 天气预报、微博等高端的服务手段无法提供服务,造成覆盖面不足。无线气象LED及大喇叭技术具有 覆盖面广,管理、使用方便高效等优点,能有效地补充发送手段,把突发的灾害信息及时传递到每一个 角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让各类应急信息传输渠道更加立体化,有效解决 广大群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各类公共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键词:气象服务;无线气象LED;大喇叭;“最后一公里”;农村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190《2013)01—0068—03 为应对频繁发生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突发 公共事件,各省气象部门先后建立了有效的气象 特定文件夹下符合发送规则的文本文件;自动发 送由浏览器提交的发送信息;自动重发当次未发 送成功的信息等。 3)中心服务器系统。主要功能是负责监视 屏运行状态。存储各类数据。 预警系统¨I4 J,很多省市的信息发布平台主要基 于电信运营商提供的网络及短信平台为主,虽然 信息发布的实时性比较好,但功能单一,不足以 面对区域多样化和复杂化的情况。而且很多地 4)GPRS数据传输系统。负责发布系统与 区的系统发送平台建设不很完善,信息发送多数 为单向,无法检测终端的使用状态l5一 。尤其在 广大农村,由于村民文化水平有限,简单的文字 信息达不到信息认知的程度,需要通过语音广播 等手段传播来解决。本研究提出,利用无线气象 LED及大喇叭技术,能有效地补充发送手段的不 屏之间通信;接收终端反馈的各种信息状态;记 录GPRS通信流量;具有信息的加密处理、信息 发布机制管理、信息分类等功能。 1.2三级系统的建设 1)县级气象局发布信息方式。各县气象局 安装信息发布客户端软件,可按照市级平台分配 的用户权限,通过公网或局域网登录地市级气象 局发布管理平台进行预警信息录入及发布。 2)市级农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系统预警 发布管理、监控平台。每一地市局建一套农村大 足,让各类应急信息传输渠道更加立体化,达到 信息传播准确、稳定、安全、实用的效果 8 J。 1 无线气象LED及大喇叭系统的构建 气象LED和农村大喇叭系统布置采取省、 市、县3级集中分布式构建,分级管理。本套系 统共有4个子系统,即预警信息录入、编辑系统, 喇叭及气象电子显示屏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 要作用是把气象预警及各种应急信息通过大喇 叭和电子显示屏对公众广播发布。系统嵌入 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本地区内所有布点预 警终端进行定位及实时显示终端工作状态。 3)省级农村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系统预警 发布管理、监控平台。在特殊情况下,省级平台 信息自动发布系统,中心服务器系统及GPRS数 据传输系统。 1.1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平台结构 1)信息录人、编辑系统。主要功能是显示 屏分区;信息的采编、录入及提交;串口通信调 试、升级等。 2)信息自动发布系统。主要功能是信息审 核;用户分组、授权;GIS功能的标注;自动发送 收稿日期:2012—05—18 可以直接对省内所有的终端发布预警信息,但一 般情况下日常仅作为辅助监控全省各布点终端 的运行情况,系统软件类同于地市级系统。省级 和地市级平台的区别在于:省级平台具备数据库 作者简介:关鸿志(1972年生),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语音业务的应用及开发。 第1期 关鸿志等:无线气象LED及农村大喇叭系统建设方案设计 服务器和通讯服务器,这样可以对全省内各市县 的信息和操作员权限进行管理,并对所有的信息 进行历史查询和审核;而地市级平台主要由通讯 服务器和市县客户端组成,共用省级的数据库平 台,而本地的数据库只作为备用,如在特殊情况 下无法连接省级平台时才使用。(见图1) 管理系统操作平台通过GPRS数据传输方 现与气象电子显示屏进行数据传输、信息更新、 参数调整,并接收预警显示屏回传的各种参数和 发布结果的信息。气象电子显示屏收到预警信 息的同时自动启动大喇叭系统的大功率功放进 入工作状态,将显示屏送出的语音通过大喇叭系 统放大播放出去。大喇叭系统可实现360。全方 位声音传播,即每个系统至少包含3个25 w的 式进行信息发布。GPRS数据传输服务系统,实 大喇叭,向公众广播预警信息。 、 文件服务器 内容乐编录入乎台 图1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3级管理拓扑图 1.3集中实现多型号的LED终端接入 采用统一的接入协议标准,在一套业务平台 2通过无线气象LED及大喇叭发布气象 上集中实现多型号的LED终端接入,首先LED 预警信息的优缺点 终端管理按型号进行分组设置;每个组内的终端 无线气象LED屏及大喇叭适用于在大型物 属于同一型号,另每个型号的终端有单独的LED 业小区、商场酒店、机关企业等一些办公和公共 消息发送服务程序;或者是由各厂家提供消息发 场所面向公众发布突发应急预警信息,是广大农 送业务接口;业务平台的消息下发模块获取到 村实现“气象信息村村通”较有效的办法,尤其 下发的消息时,根据LED终端所属型号,把消息 应急气象信息的发布是现有其他服务手段无法 送到对应型号的下发系统;然后各型号的消息下 比拟的。 发模块把消息发送出去。(见图2) 1)发送快捷、显示灵活。 由于各地市有自己的发送平台,服务提供方 l LED终端类型下发I I短信平台I I接口参数配置表I 可以随时发送实时信息,另外,通过无线专网发 写LED信息\ I加载LED 服务提供方不需长时间等待发 发送任务表 ————] 类型属性 送短信息时间短,L送任务表 竺 望 赢 送下一条信息,也不会象12121电话那样占用很 写LED信息 发送任务袅l/ 发任务 J 长的线路接通时间使部分用户无法获取气象信 I,..... .... l I决策预警平台j 各型号LED下发中间接口,可以为 息。在发送紧急信息时,发送平台可以远程控制 每个型 ̄-LED设计一个消息下发表 显示屏即时开机和关机,达到预警目的,还可以 通过信箱参数的配置,设置灵活的显示方式、移 恒远LED lI恒光达LED Il其它厂家LED 下发模块II下发模块II下发模块 动速度、停留时间、显示颜色等。同时,由于数据 图2 多型号的LED终端接入流程图增加系统功能 传输采用数字传输方式,其抗干扰能力较好,广 播信号非常清晰,不会出现语音时断时续的现 70 广东气象 第35卷 象。气象部门不需设置广播发射台和信号差转 台,不须聘用广播人员,可达到节省人力物力的 目的。 2)管理智能化。 由于接收端分布各地,系统设计时考虑借助 通讯网络、开发相应的控制软件完成远程监控管 理,尽可能避免现场操作。控制软件界面操作简 易,便于管理多个显示屏。控制软件可以安装在 一台专用的服务器上,与远端显示屏硬件完全分 离,显示屏的播放既不依赖,也不影响控制主机 的工作。 3)存在的缺点。 LED显示屏和大喇叭的缺点主要是不具备 本地语言广播功能,目前系统只有普通话,对广 东部分地市的村民来讲,存在一定的收听困难。 另外,在停电时,如果没有提供备份电源(设备已 提供直流电源接人口),系统会处于停机状态。 同时,在偏远山区,移动通讯网信号较弱。 3推广的思路与策略 1)强化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无线气象LED及农村大喇叭系统的应用, 是作为传统信息发布系统的一个延伸,只为更好 地宣传未来气象信息,给广大市民的生活与经济 带来更多方便。在一些发达城市可通过电视、广 播电台、手机、互联网、报纸等各种渠道获取最新 的气象信息。而偏远的乡镇农村,就没有那么快 能收到这些气象资讯。那么,我们就要开展新一 轮的宣传,从而使更多离城市更远的人们了解到 关于气象的新知识与数字化系统的科技成果。 2)扩大覆盖面,增加密度。 目前广东省各地市气象局已安装了上万个 预警显示屏,有些地市广播机也开始商用。从使 用情况来看,无线预警显示屏的真彩滚动显示可 让每一个过往的人非常清晰收看到各类应急气 象信息,预警广播机具有定时自动广播和储存最 新语音信息的功能,语音信号准确清晰,已在一 些重大灾害性天气服务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服 务效果。今后,要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这方面 的工作,在一些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一些经济 比较落后的山区,如政府公关企业、车站商场、农 田广播站等等人流较多的场合,要利用政府的政 策支持,加大布点,扩大覆盖面。这样,人们就可 以很清晰地在大屏幕上看到显示每天的天气信 息、生活与农业的科普知识等,既宣传了未来气 象,也提高了百姓对于气象的认知度。 3)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系统在应用的初始阶段,会遇到了一些管理 上及技术上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建立一套规范的 管理流程。如可以把各自然村的负责人手机号 码捆绑到发布系统中,只要系统有信息发布,就 会把相关信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各自然村的 负责人手机上,这样,各自然村的负责人就会对 LED及大喇叭软硬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还可以通过制定一些管理制度来保证系统的正 常运行。只有建立“政府指导、部门联动、公众参 与”的长效管理机制,长期保证气象信息及时安 全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让气象信息走得更远、 更广泛。 4)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从事维护气象系统的工作者,除了每天发布 天气信息外,还要时时关注当地的动态,对于一 些信息的反馈,要处理及时,遇到危机问题,如语 言种类、电流电量使用、发布的内容与实际天气 相差程度等等,更要加以防范,提出解决方案。 让整个工作团队都积极参与讨论,进行专业的系 统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更加顺 利地做好各项气象信息传播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锦泉,曾峰,李游.多种发布渠道的气象服务信息 综合发布平台的设计[J].广东气象,2010,(3):63— 65. [2]郭有明.无线应用协议WAP在气象防灾减灾信息传 播中的应用[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4):44—46. [3]何迪,蒋国华.基于NET的气象信息手机网站建设 [J].广东气象,2010,32(1):50—52. [4]贾斌,衣霞,杨士恩.地市级气象应急监测系统建设 [J].气象科技,2008.36(04):510—513. [5]周延彤,刘晓伟,于杨,等.无线LED信息系统在气象 业务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2010(7):49. [6]陈往溪,张翼,周伟隆,等.气象灾害预警广播系统集 成技术[J].广东气象,2007,29(2):44-46. [7]庄明,曹明武.乡镇自动气象监测网及信息发布系统 建设[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86~90. [8]孟令通,周丹,黄晓兰,等.无线电子气象信息发布系 统应用分析[J].河南气象,2006(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