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食品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总学时:56 理论课学时:56

一、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必修课

二、适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三、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全面和系统介绍食品生物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讲授内容包括:糖、脂类、核酸、蛋白质、维生素等物质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酶、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的作用机理,细胞生物化学,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及其调节。在课堂讲学时,特别强调物质结构与生物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糖(4学时)

内容:单糖、寡糖、多糖的结构、性质、功能。 重点及难点:寡糖、多糖的性质及功能 (二)脂类(4学时)

内容:三脂酰甘油类、磷脂类、结合脂类、简单脂类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重点及难点:三脂酰甘油类、磷脂类的结构与功能 (三)核酸(4学时)

内容:核苷酸、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核酸、核蛋白体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重点及难点:核苷酸、DNA、RNA的结构及功能 (四)蛋白质(6学时)

内容:蛋白质、氨基酸、肽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重点及难点:蛋白质的结构、功能 (五)酶(7学时)

内容:

1. 酶的催化性质、分类、专一性 2. 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 3. 酶的作用原理

4. 基本概念:多酶体系和调节酶、同功酶和诱导酶、抗体酶和核糖酶、酶工程 5. 酶的分离提纯及活力测定

6. 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重点及难点:酶的催化性质、影响酶反应速度的因素、酶的作用原理 (六)维生素和辅酶(1学时)

内容: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 重点: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 (七)激素(2学时)

内容:动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定义、分类及生物学功能;激素的作用原理;细胞内信使 重点及难点:激素的作用原理;细胞内信使 (八)细胞生物化学(1.5学时)

内容:

1. 细胞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2.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3. 细胞壁、细胞液、细胞核、细胞器 重点及难点: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九)人体生物学(1.5学时)

内容:了解人体基本组织、骨骼生物学、消化系统、体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生物学、血液循环系统、呼吸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十)糖类代谢(6学时)

内容:

1. 糖类的膳食利用 2. 糖类的合成与降解 3. 糖类的中间代谢 4. 糖代谢的调节

重点及难点:糖类的中间代谢 (十一)脂类代谢(5学时)

内容:

1. 脂类在机体内的消化、吸收和储存 2. 脂类的生物合成 3. 脂类的降解 4. 脂代谢的调节

重点及难点:脂类的生物合成及降解 (十二)蛋白质代谢(5学时)

内容:

1.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2.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3. 蛋白质的生物降解 4. 氨基酸的分解 5. 蛋白质代谢的调节

重点及难点: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降解 (十三)核酸代谢(4学时)

内容:

1. 核酸的合成代谢 2. 核酸的分解代谢 3. 遗传工程

重点及难点:核酸的合成代谢 (十四)生物氧化(3学时)

内容:

1. 高能磷酸化合物 2. 呼吸链 3. 氧化磷酸化作用

重点及难点:呼吸链、氧化磷酸化作用 (十五)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和调节控制(2学时)

内容:

1. 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2. 物质代谢的调节和控制 重点及难点: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教材

1. 宁正祥,《食品生物化学》(第三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二)参考资料

2. 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Benjamin K. Simpson. Food Biochemistry and Food Processing. John Wiley & Sons, Inc. 2012 4. Donald Voet, Judith G. Voet, Charlotte W. Pratt,Fundamentals of Biochemistry, 2nd Editio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5

5. 袁勤生,《酶与酶工程》(第二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六、课程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提问、作业等)、课程小论文/读书报告、与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占25%,课程小论文/读书报告占15%、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总学时:32 实验学时:32

一、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实验

二、适用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三、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食品生物化学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加强基础实验和综合技能训练观点出发,在熟练掌握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实验,熟悉酶、多糖、天然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方法及特性测定,理解食品加工中酶促褐变的产生原因及抑制措施,掌握相关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为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开展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研究型实验属开放性选修实验项目,学生可利用课余自由参选。

四、教学基本要求

实验课均在实验室中完成,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如下:

1. 学生需按实验要求,认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融会贯通各学科间的知识点,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内容及操作要点,了解实验化学试剂的基本性质,做好预习报告。

2. 按实验要求完成各个实验的内容,实验过程注意安全,正确操作使用相关实验仪器,遇到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解决。

3. 实验过程要求认真做好实验结果记录,备查。

4. 课后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及思考题。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格式规范,笔迹清晰,语言流畅,做好实验总结,按要求完成必修实验计划全部内容。

五、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1 实 验 项 目 果胶的制备与特性测定 激活剂、抑制剂、温度、pH对酶活力的影响 内 容 提 要 掌握多糖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学习淀粉酶活力测定方法,理解酶的特性。 时数 3 实验 类型 验证性 每组 人数 2 主要仪器 玻璃仪器,电炉。 恒温水浴、电炉、玻璃仪器。 2 3 验证性 2 序号 实 验 项 目 内 容 提 要 学习蔗糖酶的提取,分级分离方法,掌握酶活力、蛋白质含量检测。 柱层析样品液的检测收集、酶活力、蛋白质含量测定。 学习电泳凝胶板的制备,及电泳实验操作技能。 学习植物活性有效成分提取方法及重结晶分离。 重结晶形态观察,学习数码显微摄像系统的使用。学习黄酮化合物消除自由基试验方法。 黄酮提取物含量测定;黄酮化合物光谱特性测定。 学习抑制果蔬酶促褐变的方法,叶绿素提取及特性试验。 时数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主要仪器 分光光度计、超声波细胞破碎仪、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振荡器、培养箱。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流泵、自动分部收集器、梯度混合仪、层析柱。 电泳槽、电泳仪。 真空泵、玻璃仪器、电炉。 数码显微摄像体统、分光光度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软件控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光光度计。 3 酵母蔗糖酶的提取及分级分离 4 综合性 2 4 柱层析分离纯蔗糖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测定蔗糖酶的纯度 植物黄酮的提取及重结晶分离 植物黄酮晶体形态观察及消除自由基试验 4 综合性 4 5 4 综合性 2 6 4 综合性 2 7 4 综合性 2 植物黄酮含量测定8、 及植物黄酮晶体稳定性研究 9 酶促褐变的抑制及叶绿素的性质 3 综合性 2 3 验证性 2 六、评价与考核方式

根据实验态度、实验操作技能及实验报告质量综合评定。其中实验预习、考勤、纪律占15%,实验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35%。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1. 韦庆益、高建华、袁尔东,《食品生物化学实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二)参考资料

2.黄建华,袁道强,陈世峰.《生物化学实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蒋立科,罗曼.《生物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张友胜,宁正祥.《藤茶学》.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八、主要仪器设备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超声波细胞破碎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恒流泵、自动分部收集器、梯度混合仪、电泳仪、电泳槽、电热恒温水浴锅、电热恒温水浴振荡器、恒温培养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软件控制)、数码显微摄像体统(软件控制)、酸度计、真空泵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