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案
课 型 课 时 计划内容 单元课 1 1.建构单元体系,使学生对本单元有初步认识。 2.导学,为学生学时课的学习教给方法,指出方向。 学时课 5 整合课 4
1. 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2. 教学《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3. 教学《小狗学叫》 学习园地四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四 总也到不了的老屋 执教者 上课时间 学习 要点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学习 目标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为什么老屋总也倒不了? 续写故事 《同步拓展》相应部分 通过反复的朗读,找出依据,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 重难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激趣导入, 走进课文 活动一:激趣导入, 走进课文 师:你见过一百多年的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学生齐读课题 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预设: 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生:屋子特别破旧,上面因吧! 还有蜘蛛网。 2.板书课题:“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生:是我们在古镇看到过的那种房子。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读生字,新1.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相信同学们肯定词。 知道其中的原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2.观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字。 反复多读几遍。 “暴”是上下结构,注意2.学生试读。 “氺”不要写成“水”。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壁”下面的“土”要写得宽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一些,能托住“辟”,与它相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近的字“劈”注意区分。 “晒”左右结构,左面的 “日”字旁千万不要写成“目”字旁。 活动三:深入文本,理解课文 学生读后交流。 活动三:深入文本,理解课文 1.第一、二自然段。 (1)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你能说说老屋是什么样子的吗?老屋为什么准备倒下去? 可引导学生从老屋存在的时间、老屋现在的样子、用途等方面想象、讲述。 (2)老屋已经这么老了,根据这一点,你能预测出什么结果?你的预测和课文中所描述的一样吗?在朗读这一、二个自然段的时候,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朗读呢? (3)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点,然后练习练习。 (4指名朗读,最好对学生的评价(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2.第三、四、五自然段。 (1)“等等,老屋!”这是谁在和老屋说话?他和老屋说了什么?老屋是怎么做的? 品读下列句子: ①“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小猫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品质? ②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从加点的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老屋,你会怎么做? 3.第六自然段。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读完这句话,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你猜 测的依据是什么? 4.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 (1)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 用笔画一画。 需要老屋帮助?他活动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2)有哪些小动物遇到了困难,们分别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课上思考续编,课下完成(3)老屋每一次都是怎么做的? (4)你觉得老屋能倒下吗?为什么? 故事。 5.选择一个学生演老屋,3个孩子演其他的小动物,其他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课堂上情景再现。 活动四: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 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去做? 2.还有谁遇到了困难,需要老屋帮助?按照文章的写法,想一想,写一写。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小猫 遇到了暴风雨 老母鸡 孵小鸡 蜘蛛 好饿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学习 要点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四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据的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1.借助阅读,在观察、想象、发现中,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并学会有理有据的预测故事将要发生的事情。 3.合理地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 学习 目标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哪些作用? 续编故事 《拓展阅读》相应部分 学会通过故事情节预测故事的发展 重难点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激趣导入, 理解课题 活动一:激趣导入, 理解课题 学生从课题中找答案。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自学情况: ① 自由读课文 ②小组开火车读 ③认读生字词语。 ④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水彩颜色把词语在文中画出。 师:同学们,今天有位特别的先生来到了我们的童话乐园里,他是谁呢? 活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打开课文之前,让我们看看胡萝卜先生给我们布置了哪些任务? (1)自由读课文五分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真读课文,看看在胡萝卜先生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2.本课中出现了几个生字,谁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读看。 a.指名学生读。 b.加上拼音读。
c.让我们将词语送入句子读一读。 我们刚才不知不觉就完成了胡萝卜先生给我们的第一个任务,谁来完成第二个任务呢?能告诉我们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活动三:深入课文,解读文本 活动三:深入课文,解读文本 学生读课文,回答问题 1.孩子们,胡萝卜先生匆匆忙忙刮了胡子,因为1.浓密的胡子令胡萝卜先生很近视而漏刮了一根。这根胡子蘸到了甜甜的果酱发愁,但这根胡子在别人看来却有着另一种意想不到的用处。(大屏幕出示这段内容) 活动四:思维激发,共情感悟 学生自主讨论,回顾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疯长起来。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怎么样? a.读课文的时候根据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把自己当成其中的一份子,就能体会文章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自由练读) b.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对自己来说是烦恼,对别人来说呢? c.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解决了什么难题? d.帮助鸟太太解决了什么难题? e.还有可能帮助谁解决什么样的难题?想一想,说一说。 所以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谁来当胡萝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4.设疑感悟: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助了自己更帮助了别人。可是,胡萝卜先生是那么喜欢自己的胡子,当他发现自己心爱的胡子被别人用掉的时候,他会生气吗?为什么?想一想。 小结:我明白了,胡萝卜先生不会生气还会很快乐,因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快乐。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越来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没有了,他还会快乐吗?不管快乐还是不快乐,我们都能感觉胡萝卜先生有一课乐于助人的心。 活动四:思维激发,共情感悟
(1)胡萝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帮助了那么多人,让那么多人快乐。当胡萝卜先生继续往前走,还会发生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画笔画下来并写一写你的故事吧。 (2)评价交流。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板书 设计 胡萝卜的长胡子帮助了小男孩→替代风筝线 鸟太太→替代绳子晾尿布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教学 后记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语文 学时课 单 元 课 题 四 不会叫的狗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 要点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学习 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学习 重难点 第三种结局可能是怎样的?说说你的理由。 合理续编故事 《拓展阅读》相应部分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活动一: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学生根据自身积累,自主回答。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 回顾童话的特点 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活动二:初读课文,指导识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 活动二:初读课文,指导识字 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语) 一个什么故事? 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3.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来多读几遍。) 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干吗 讨厌 批评 来访 搞不清 刀叉 事?) 2.同桌合作,互相指读 3.全班交流朗读。 4.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 活动三: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活动三: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小鸡-同情 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杜鹃-怜悯 5.分角色朗读课文。 狐狸-嘲笑 活动四: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读 活动四: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可在小组讨论后,集合所有观点作答。 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3.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 同情 小狐狸 嘲笑 杜 鹃 怜悯 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学 后记 板书 设计
教 学 设 计 表
学 科 课 型 语文 整合课 单 元 课 题 四 语文园地四 执教者 上课时间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学习 要点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5.学习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了解自己和同学们名字的含义。 6.观察图片,续写故事。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学习 目标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5.学习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了解自己和同学们名字的含义。 6.观察图片,续写故事。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文化 阅读 根据图片或者文合理推测,合理想象故事结局 积累关于数字的成语,背诵日积月累,能根据多音字的读音判断字义 《同步拓展阅读部分》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学习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重难点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5.学习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了解自己和同学们名字的含义。 6.观察图片,续写故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二次备课
活动一:导入课题 学生交流,自主回答
活动二:字词句运用
活动一:导入课题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活动二:字词句运用
注意这些字的偏旁,以及笔顺。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活动三:词句段运用
1.(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
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2.(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3.(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活动三: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活动四: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活动五:口语交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一个名字往往都蕴含着父母对你们的期待与希望,你知道自己的名字里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请跟大家说一说! 1.小组合作,交流。 和同学说一说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可以是关于自己名字的,也可以是关于他人名字的。听同学讲的时候,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向同学提出来。 2.全班交流。 ①每一组挑选一名同学,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讲明名字里蕴含的故事,说清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或希望。注意:口齿清晰,讲述完整具体。 ② 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 ③讲讲今后的打算。 ④师生共同点评
活动四:日积月累 学生当堂背诵 活动五:口语交际 注意:要学会倾听,有不懂的地方,适时发问。别人讲话时,要有礼貌地回应。 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活动六:续写故事 ⑤评比:谁讲得最好。 1.续写就是抓住“续”字,在活动六:续写故事 原文的基础上想象和推测,接1.什么是续写? 着原材料的故事情节延伸下2.出示例子 去,直至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 思考:从习作要求中你弄懂了什么? 2.学生观察图片 第一幅图: 教师引导归纳出示: (1)范围:记事材料作文(给出开头,续写经过,同学A:“我上个星期过生日,结果)。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大的生日(2)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蛋糕。” (3)要求:展开想象;写清楚;写具体。 同学B:“我也刚满九岁,全家3.创设情景,师生续编故事 人一起给我庆祝了生日。” ①谈话出示语言片断:(既然根据材料续编故事,同学们围在一起议论起自己的那么我们就得弄清材料内容。) 生日。 第二幅图: 下课了,同学们在一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是他的爸爸妈妈李晓明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在外地,我们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上,心想:我的生日也快到了,②研读材料:从这段话中,你了解了些什么?(四可是…… 第三幅图: 要素:时、地、人、事、起因)【板书:自己的生日】 同学A对同学B说:“李晓明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板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一起书:准备生日】 为他庆祝生日吧……” 第四幅图: 结果会是什么呢? 3.创设情景,师生续编故事 结果又会怎样?【板书:庆祝生日】今天咱们一起把故事编下去。 小结:在续写之前我们首先要【板书:理清线索】 ③ 师生口头共同续编故事。 (1)出示:下课了,同学们在一 起谈论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可3.出示:常用的过渡方法有: 是李晓明的生日也快到了,但a.用一个句子过渡; 是他的爸爸妈妈在外地,我们b.用表示时间或空间的词语过渡; 应该怎么为他庆祝生日呢? c.用提示语过渡
(2)出示:我们为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是靠自己还是在朋友及老师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我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其他同学呢? (3)在续写时我们还要注意过渡和前后照应,使文章过渡就是紧扣前文的最后一句话,很自然地接上去。 (5)对于这件事,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6)试着给这个故事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4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我们为什么打算为李晓明庆祝生日,李晓明的生日做了哪些准备,李晓明当时有什么反应?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2)结局如何。 (3)我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四 续写指导 理清线索 语意连贯 教学 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