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LC构成液体混合控制系统 设
计报告
题
院组组员组员组员组员
目 : 用PLC构成液体混合控制系统
系 : 电气信息工程系 专业 : 电气自动化技术 长 : 学号 : 1 : 学号 : 2 : 学号 : 3 : 学号 : 4 : 学号 :
指导教师 :
2013年12月24日
用PLC构成液体混合控制系统 设计报告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适应产品迅速更新换代的要求,产品生产正在向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质量等方向发展。在炼油、化工、制药等行业中,多种液体混合是必不可少的工序,而且也是其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这些行业中多是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介质,以致现场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不适合人工现场操作。另外,生产要求该系统要具有混合精确、控制可靠等特点,这也是人工操作和半自动化控制所难以实现的。所有为了帮助相关行业,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型企业实现多种液体混合的自动控制,从而达到液体混合的目的,液体混合自动配料势必就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大课题。液体混合控制装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一套自动控制系统装置,从这种装置的发展趋势看,它的出现是由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构造向技术密集型社会转变的产物。 该液体混合系统采用基于PLC的控制系统来取代原来由单片机、继电器等构成的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对提高企业生产和管理自动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又提高了生产线的效率、使用寿命和质量,减少了企业产品质量的波动,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液体混合自动配料系统就此应运社会工业生产的需要而诞生了。 本课程掺混PLC控制系统,其目的就是以PLC为核心,配合智能仪表,完成系统功能控制,状态显示,信息监测和报警硬件组所需要的PLC和传感器等元件的选择,实现对掺混的自动控制以及运行状态的检测功能的显示功能。用PIC对掺混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简单,服务功能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且节省了成本,使掺混系统的性能价格比提高。尤其在集散控制系统中,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可方便地进行集中监控管理。 学生姓名 任务分工 搜集材料 分析设计 学生姓名 任务分工 连线及调试 检查电路 学生姓名 任务分工 材料整理 二、主要研究内容: 按下起动按钮,电磁阀Y1闭合,开始注入液体A,按L2表示液体到了L2的高度,停止注入液体A。同时电磁阀Y2闭合,注入液体B,按L1表示液体到了L1的高度,停止注入液体B,开启搅拌机M,搅拌4s,停止搅拌。同时Y3为ON,开始放出液体至液体高度为L3,再经2s停止放出液体。同时液体A注入。开始循环。按停止按扭,所有操作都停止,须重新启动。 了解控制要求,进行I/O地址的分配,编写梯形图程序, 在实验台上运行程序,观察结果并调试程序。 Y1AY2BL1L2L3MY3三、设计的方法及步骤: 整个设计过程是按思想工艺流程设计,为设备安装、运行和保护检修服务。设计的编写按照国家关于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中的电气设备常用基本图形符号(GB4728)及其他相关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原则主要包括:工作条件;工程对电气控制线路提供的具体资料。系统在保证安全、可靠、稳定、快速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经济、合理、合用、减小设备成本。在方案的选择、元器件的选型时更多的考虑新技术、新产品。控制由人工控制到自动控制,由模拟控制到微机控制,使功能的实现由一到多而且更加趋于完善。 对于本课程设计来说,如果液体混合系统部分是一个较大规模工业控制系统的改造升级,新控制装置需要根据企业设备和工艺现状来构成并需尽可能的利用旧系统中的元器件。对于人机交互方式改造后系统的操作模式应尽量和改造前的相类似,以便于操作人员迅速掌握。从企业的改造要求可以看出在新控制系统中既需要处理模拟量也需要处理大量的开关量,系统的可靠性要高,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应具备数据储存和分析汇总的能力。 实验步骤: (1)把实验左箱上的PLC O/0、O/1、O/2、O/3分别用实验导线与右箱装配流水线模拟控制实验上的A、B、C、D接通,PLC输入I/0、I/1、I/2 、I/3、I/4与SB1﹑SB2﹑SB3﹑SB4﹑SB5接通。 (2)把PLC主控制器旁边24V的输入接到此模拟实验的输入COM上,旁边的+5V端,主控制器输出端所用的输出COM口互相并联后再接到5V的地端。 四、实验设计: 1 I/O分配 输入 起动按钮:I0.0 停止按钮:I0.4 L1按钮: I0.1 L2按钮: I0.2 L3按钮: I0.3 输出 Y1:Q0.1 Y2:Q0.2 Y3:Q0.3 M:Q0.4 2 实物拍照 3 梯形图 Q0.3PC1PM10.6M10.0ENM10.1M10.2M10.3M10.4M10.5M10.1M10.2M10.3I0.2I0.1T37I0.3T38M10.0M10.1 +6I0.0M0.1R+1PVQ0.1Q0.2Q0.3Q0.4CUC1CTUM0.1M10.0SHRBENODATAS_BITNQ0.1Q0.2Q0.4T37IN +40PTTONM10.4M10.5M10.5Q0.3T38IN +20PTTONI0.4M10.0R7C1R1 五、结果及讨论: 通过这次PLC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了课本的知识,并使我们熟悉和掌握了PLC基本指令的使用,掌握了PLC的I/O分配、程序调试等。编写程序首先必须把I/O分配表写好。弄清楚哪些信号作为输入,哪些信号作为输出,该用什么样的继电器,还有什么情况下要用定时器/计数器。通过调试找出问题的所在,相应的修改程序。在编程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因此通过调试再修改程序可以更好的实现相应的功能。 这个课程设计在调试过程中还是比较成功的,没有遇到太大的问题。有小的问题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迅速调好了。 在这之中有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下了启动按钮SB1,装置投入运行,A,B阀门关闭,混合液体阀门打开20秒将容器防控后关闭。但液体A阀门打开,A却不流入容器。重新检查梯形图,上网查询和询问老师后问题一一得以解决。 另外,第一次做课程设计,电路设计不是非常完美,准备的不是很充分,遇到问题难免手忙脚乱,不过在遇到困难后经过大家一起努力还是解决了。总之,调试的结果还是比较顺利的 这次设计,提高了我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更让我们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使我的得到了一次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系统的锻炼。使我在PLC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设计思路技巧的掌握方面都能向前迈了一大步。另外,就是先前对组态软件不是很了解,这次有了很深的了解,在功能上已经很强大,我想要是有机会的话,还会继续深入继续了解这款软件。记住一样东西,在学习上,每时每刻都有值得要学的东西。 六、指导教师的意见: 签名: XXXX年XX月XX日 成绩评定: 学生姓名 成绩 学生姓名 成绩 学生姓名 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