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通信网络支撑研究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通信网络支撑研究

攀,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推进,人们逐渐对互联网信息的交互功能产生依赖,互联网交互需要网络来支持数据通信良

好的运行,由此提出“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通信网络支撑研究,通过对支持数据通信的网络技术、网络协议、网络风险评估以及安全维护进行研究,以此保证“互联网+”时代中网络数据通信的高效性和安全性。为“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通信网络提供参考借鉴。关键词:互联网+;数据通信;网络支撑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1-0264-03

0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就是要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运用信息通信技术在互联网平台进行深层次结合,形成全新的发展形态[1]。应用互联网可以是社会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合理,并实时显示资源配置状态。在经济、社会等所有领域融入互联网,应用互联网的创新性带动社会生产力的创新与提升,把互联网作为基础性设施和实用工具,在社会范围内形成新型经济发展走向。作为一种新型通信方式,数据通信包括有线数据通信和无线数据通信两类,涵盖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2]。依赖传输信道实现计算机和数据终端的相互通信,达到所有数据终端同时分享信息资源和软、硬件。因互联网计算机使用人数的越来越多,造成网络在运行中的压力的在逐渐增大。数据通信过程也就会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网络中数据通信正常安全的运行需要一系列的网络特性来支撑。

视图文接入设备等专用终端设备为分组型终端;个人计算扫描终端、用户电报终端、可视图文终端等属于非分组型终端[3]。

数据电路包括数据传输信道和数据电路终端设备,当以模拟信道作为传输信道时,可使用调制解调器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信号的转变,这就是数字通信的本质。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交换网线路、专用线路、无线信道、有线信道都属于传输信道。通信控制器处于计算机系统中,管理着所有连接数据终端的信息通信线路。中央处理器只负责管理来自于数据终端的数据信息。

2支撑数据通信的网络技术

为维持正常数据通信,需要一定的网络技术支撑,主要包括:分组无线交换技术和高速电路交换技术。分组无线交换技术是将分组头依次加到各个数据集前,使其作为地址标识,利用分组交换机会按照地址标识将其转发到终端地址。高速电路交换技术是将多个高速信道复用在一起,提高无线接口数据传输速率。高速电路交换技术适合提供实时性强的数据信息。

1支撑数据通信的网络处理设备

二进制数据是数据通信中用来传达信息的一种形式。信息处理分为广义信息处理和狭义信息处理,前者涵盖了科学计算、过程控制等。数据通信的要求取决于所处理的信息内容和处理信息的方式。对数据终端的类型,数据传输的代码、速率、方式,系统对传输数据的响应时间等要求有差异性;另外对信息安全指标、准确指标以及系统的可靠指标也有不同需求。要想达到数据通信,需要考虑多方面元素。

分组型终端和非分组型终端都属于数据终端口。计算机、智能用户电报终端、数字传真机、局域网专用电话交换机、可

2.1支撑数据通信的网络协议

网络数据信息庞大,用户在数据通信过程中需要相关规

定来维持网络中数据通信的正常秩序,这就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可以说是一种标准、规则或是约定的集合,专门服务于

[4]

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作为所有网络设备间数据通信标准的集合,网络协议有其固有的信息格式。网络多以分层体系结构为主,每一层以下层为基础,下层为相邻的上层服务,但隐藏服务细节。网络中设备间的信息交互变换都归功于网络协议。

现对网络安全风险的管控。基于IPv6的特点和本文安全威胁

分析,确定IPv4升级演进到IPv6的策略,识别IPv6安全产品缺失的现状并补齐,确定改造节奏,升级安全系统。

其次,采用“云”,“管道”安全防护思路,分为业务层与网络基础设施层。采用多种技术手段隔离管控,并在“云”,“管道”两个平面实施相应安全防护措施,从而使“云”,“管道”在安全方面都具备访问控制、鉴别、不可抵赖、数据保密性、通信安全、完整性、可用性和隐私性八个属性防护能力。利用现有网络设备做好IPv6网络各层各面和各安全域的隔离及访问控制策略,将安全影响控制到最小,合理管控IPv6管理、控制和数据平面之间的资源互访。在各平面安全域根据各域的特点辅以相应的安全保护和控制措施,实施双栈的情况建议在IPv4/6双栈设备上采用严格的网络过滤和访问控制,防范IPv4和IPv6安全问题的相互影响。264

移动运营商结合业务实际,利用好IPv6协议本身的安全增强技术手段,增强IPv6的“云”,“管道”安全防护,同时加强IPv6环境各业务领域特别是新兴领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网络安全技术、管理及机制研究,促进新的安全业务和应用的开展,形成全球领先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产业体系。参考文献:[1]

工业和信息化关于贯彻落实《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工信部通信[2018]77号.[2]IPv6的发展和安全性研究.隋诚主编,2015.

[3]基于IPv6网络防火墙安全性能研究与设计.主编王凯,

2007.作者简介:李东,男,工程师,网络专家。

信息通信

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都属于网络协议的范畴。常规的网络协议被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网络协议的具体构架和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

图1网络协议构架运行图

网络接口层功能是接收和发送物理帧;网络层功能是相邻节点间通信;传输层功能是起点到终端的通信;应用层功能是提供应用程序把数据以TCP/IP协议方式在计算机之间传送,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在多种通信软件对数据进行加

工处理后,在物理网络层传输。网络协议的主要实施过程为:当一个用户终端进入网络后,首先监听预定信道,明确数据信道目前的配置状态,在实时同步的情况下,在预定信道上发送基本信息,诸如用户地址IP、本地时间等。如果用户终端在申请访问是产生报文,需要以下操作:第一,分类处理报文类型;第二,对访问顺序编号;第三,对预定信道实施监听;第四,静候数据同步发送请求(源地址、目的地址及单位长度均属于发

送请求)[5];第五,在对应的预定反向信道上等待信道分配信息。若一定时间内未获得分配信息,或者收到错误的数据分配信

息,用户终端则重新发送请求。用户协议即是通过发送访问请求的方式维持网络中的正常数据通信。

2.2支撑数据通信的网络风险评估

网络安全评估体系中网络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是重要的一部分,网络安全评估所指的是对通信网络内部的检查情况,进而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安全,网络需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找到可能影响数据通信效率的风险,具体的风险类型如表1所示。

表1安全风险分类表

李攀等:“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通信网络支撑研究

如上表可知,风险大概分为4类,其中最常见的安全风险是病毒入侵,病毒的入侵能够破坏计算机程序,而且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及隐蔽性,对计算机系统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毒的种类和强度也逐渐提升。病毒入侵的主要方式包括:源代码嵌入攻击型、代码取代攻击型、

系统修改型、外壳附加型。而系统配置失效和应用程序及软件维护的失效都是由于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所以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来支持网络数据通信安全有效的运行。要想是网络技术人员全面掌握数据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就需要根据网络环境算是调整评估结果,甚至是重新评估。

2.3支撑数据通信的网络安全维护

要提升网络安全,达到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对数据通信网络的维护,首先应针对网络条件,全方位的评估网络的安全性,工作人员在对数据通信网络进行评估后,根据得出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给予符合实际的评价。根据所存在的威胁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访问权限,要想增强数据通信网络的安全指数,就要做到第一时间彻底清除网络漏洞。根据后续的结果分析实施相应对策。大多数的网络漏洞都会遭到外界攻击与入侵,威胁网络安全,降低安全指数。只有制定合理方案及时应对系统漏洞和网络风险,才能保证数据通信网络的稳定指数。预防服务器中的漏洞信息,保护硬件设施,为防止病毒恶意攻击计算机,使用病毒监测方案;为预防系统被

恶意窃听和控制,使用加密方式。

关于数据通信的网络安全维护首先要核实和验证申请访问的用户信息,用户申请、核对的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图2用户申请访问流程图

通过图中信息可确保用户信息的安全和用户访问的安全,进而保证用户之间网络数据通信的安全。此外,在网络系统中加入防火墙技术等安全应用,可有效加强网络间访问控制强度,避免外部网络用户利用非法手段进入内部网络,访问内部信息资源,保护网络数据通信操作环境的特殊网络互联设备。通过引用先进的安全维护技术、设置网关限制和访问权限控制,在工作中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3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数据通信网络支撑,必须通过遵守网络协议、利用网络技术、进行风险评估、维护网络安全等手段来支持网络中数据通信的稳定进行和快速发展,做到数据通信与网络交互共同发展,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保障网络安全,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创建一个和谐的“互联网+”时代。

265

建立FTTH全光网方案的典型应用探讨

李清华

(广东南方通信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0)

摘要: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全面进步和发展,不同的通信应用数量和种类都在增多,电信运营商在为人们提供通信体验的

同时,也面临着全面整合技术和升级改造的市场压力,基于此,全面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建立网络演进管理框架,真正实现光纤接入网战略布局成为了通信行业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建立FTTH全光网方案的时代价值,并对技术支持和典型应用的过程展开了讨论,仅供参考。关键词:FTTH全光网方案;技术支持;典型应用;PON中图分类号:N9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2019)01-0266-02

1建立FTTH全光网方案的时代价值

对光纤网络的研究要追溯到1979年,光技术从模拟到数字、从PDH技术转变为WDH、从有源数据转变为无源数据经历了一系列改变,数据管理和升级项目一直处于动态化趋势,这也彰显了光纤体系和时代发展之间的契合度。在光纤技术应用到接入层时,能有效为接入层技术革命性管理创设良好的条件,并且为人们通信工作搭建良好的平台。最关键的是,伴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通信的要求在逐渐增多,无论是语言功能、数据功能还是视频传输功能,只有保证光节点接近用户才能有效提升网络应用的空间效果。

基于此,未来的光网络体系将直接向着PON转变和发展,建立更加全面的数据交换和选路体系,并且确保智能化管理功能能在光层上实现,为智能光网络的全面应用提供保障。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主流宽带接入方式是FTTB/CN处理机制,其中铜线接入依旧是宽带全面优化升级需要攻克的关卡。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交互信息的处理效果,全面建立FTTH全光网方案的规划目标将成为光纤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1]。

的过程中将其置于楼层或者是光交箱结构中都能满足实际要求,并且放置于住宅区域的机房内也能实现网络结构的搭建。

2.2传输技术

在建立FTTH全光网方案中,传输技术是最关键的技术体系和运行管理要求,目前较为常见的就是双纤传输技术体系。整个系统中要利用双光纤结构,确保能有两个波长进行对应的信息传输业务,且能维护相应工作之间的协同效果。

(1)一道光纤能进行OLT上行波长(1310nm)/下行波长(1490nm)的管理,并且能借助波分进行复用,从而实现数据传递和信息共享,顺利控制语言以及视频等内容的双向业务管理结构。

(2)一道光纤能对下行CATV射频信号进行集中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其实际运行波长为1558nm到1560nm之间。与此同时,光纤体系内还有一波长为1555nm的载波能完成插播信号的处理,传输IPQAM,为后续信息交互和管控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双光纤传输技术的过程中,要保证PON能有效对20km以内的信号集中源进行约束,大约控制在32个ONU左右。而若是将控制范围缩减到10km,则控制数量成倍增长[2]。

2建立FTTH全光网方案的技术支持

在建立FTTH全光网方案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工序

的合理性,就要针对实际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监督管理框架,从而保证全光网方案管理流程的完整性,并且提升传输管控效果,一定程度上维护管理模式的综合水平。

2.3全光网架构技术

第一,主要的范围设定为10km到20km之间,要对不同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和判定,有效结合数据参数获得相应的比例体系。

(1)到达点CATV的信号为-5dBm。

(2)到达点PON的信号为-24dBm。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因为PON模块的输出参数一般会控制在1dBm到2dBm之间,整体链路的结构就要按照20km的范围予以计量分析,有效升级灵敏度,将其控制在-26dBm左右。

2.1网络结构应用技术

主要是借助无源光网络技术,能为光纤到家的全面落实提供保障和支持,并且,光线路的终端设备将被有效置于网络运营商的接入机房内,逐步形成对应的光纤处理体系,光网络单元设备则都会集中在用户的实际使用空间内。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光分路器本身就是无源设备,因此,在应用具体设备

参考文献:

刘洪宾.海上无线数据通信网络节点的动态路由协议设

计[J].舰船科学技术,2017,38(22):138-140.

[2]石云,程子敬,柳绵.基于GEO通信卫星的低轨航天器数

据通信协议研究[J].航天器工程,2018,42(3):95-103.[3]马晨,李瑾.“互联网+”时代我国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新内涵、

新特征及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2(2):196-202.[4]刘冬.“互联网+”时代网络互动对大学生抗逆力的影响:266[1]

网络支持的中介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36(12):

96-99.

[5]罗蓬,郝晓光,赵宇皓,等.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智能变电

站二次设备集成测试系统开发[J].电测与仪表,2017,54(2):76-82.作者简介:李攀(1980-),男,河南泌阳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宽带业务网络技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