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水虎鱼分类饲养

水虎鱼分类饲养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水虎鱼

现在喜爱水虎的鱼友越来越多,自己也养了几年,一直想总结一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交流一下。由于内容比较多,所以只能先写一点,以后再慢慢补充,希望对各位已经或将要养水虎的朋友有些帮助,也希望各位老大们也能将自己的经验拿出来分享一下。 水虎

简单地说,水虎是南美地区出产的一种脂鲤,英文名字叫“PIRANHA”。这个名字好象起源于当地印第安的土话,意思是“有牙齿的鱼”。顾名思义,就是说这种鱼的牙齿令人印象很深刻,特别当它咬到你的时候。因为有不错的牙口,水虎鱼吃东西的时候与大多数鱼的吞食不同,是一口一口从目标身上咬下肉来吃的,当成群活动时,能吃掉比自己大的多的猎物,其狂热的抢食场面也是不少人喜欢这种鱼的一个原因。

关于品种和鉴别

水虎品种的鉴别是件比较困难、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事情之一。首先是水虎和非水虎的分别,这里说的非水虎主要是指白鲳,其他一些如食磷鲳(或包头水虎,Catoprion mento)跟水虎的样子差别还是挺大的,看过图片的话应该不难区别,且相比白鲳这东西冒充水虎的成本还算很高的,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白鲳跟红肚相似主要是一种

拟态,防止被红肚吃掉,所以颜色、体形都差不多。其实白鲳与红肚的区别不少地方也有介绍,主要可以从头型和嘴巴(平嘴 VS 地包天)、牙齿(上颚两排 VS 上颚一排)、尾巴(白黑 VS 黑白黑)、身上斑点(经常有条状斑点 VS 圆点——这个不是很确定,有待各位鱼友检验)等来分别,个人还发现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扔饭米,抢着吃的是白鲳,大家不妨试试。

至于水虎品种,造成其品种鉴别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某些水虎本身体形、颜色等就很相象,特别在小鱼的时候,比如黑、红钻、altispinis、altuvie、compressus之类的小鱼确实很难分辨;二是早期的分类跟现在流行的分类有较大差别,比如一些老的水虎书上的分类跟现在的就有很大的不同,我以前上过的一些水虎网站(现在已经关了)跟现在的分类也有很大差别,以前不论P的还是S的一率称为S,一些名字后来也不用了,比如著名的S.niger,后来发现就是黑食,等等;三是鱼商为了更好地卖鱼,起了不少俗名,同一种鱼多个名称的不在少数,比如大斑点、红腮等,不说学名很难知道是指哪种,四是一般的鉴别都是通过照片来进行的,照相时鱼的状态,照相的角度、光照等都有影响,所以即使是老手也不能保证100%鉴别准确。 目前有效的水虎品种大概有30来种 1、Pygocentrus

P. piraya(胭脂)、P. cariba(黑斑)、P. Nattereri(红肚、黄肚) 2、Serrasalmus

S. altispinis,S. altuvei(卡塔利那),S. brandtii(布兰提),S. co

mpressus,S. eigenmanni,S. elongatus(艾伦),S. geryi(印第安),S. gibbus,S. gouldingi,S. hastatus,S. hollandi ,S. humeralis,S. irritans,S. maculatus(黄钻),S. manueli(辛古),S. marginatus,S. medinai,S. nalseni,S. nigricans,S. neveriensis,S. rhombeus(黑食),S. sanchezi(红钻),S. serrulatus,S. spilopleura(黄钻) 3、Pristobrycon

P. aureus,P. calmoni,P. careospinus,P. maculipinnis,P. striolatus

4、Pygopristis P.denticulata(银光)

对于我们爱好者来说,这些品种的鉴别主要通过体形(包括身形、头型、嘴型等)、颜色(包括眼睛、身体、尾巴等地方的颜色)、身上的斑纹及其形状来判断,有时也可以通过数鳍条的数目、看脸部的比例等来判断,但需要经验。至于牙齿数目、骨骼结构等解剖学上的分类方法,对于我这种业余人事来说则过于专业,有待其他高手来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了。此外,上面说到的品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是目前有效的一些学名,以后说不定有些品种会合并,有些会分开,品种会增加减少,不过这些也不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了 3、水虎的饲养

除了少数品种外(如辛古),其他大多数的水虎都是很皮实的,很少生病,受的外伤不是很重的也能很快恢复,所以我觉得挺适合新手、懒人饲养,特别是单养的品种。只要能养好其他鱼,养水虎应该

是没太大问题。养鱼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水质、温度和食物,至于光照,由于不少水虎都是生长在亚马逊浑浊的水里,感觉不是十分重要。水质的问题应该很多高手都比我有经验,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水虎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在弱酸到中性的软水里都能很好地生长。 至于温度,尽管有研究说红肚最低可以耐受14度的低温,但建议一般不要低于20度,最好常年能保持在24-26度以上。我的鱼在低于23-24度的时候食欲下降的很厉害,但还是可以在21-22度左右过冬,不过不建议这样做。

食物来说,P属的一般不怎么挑吃,小鱼、肉块等都可以,食物多样化点会有助健康和体色。S属的有可能会挑食,如果想鱼习惯多种食物的话,有时需要用饥饿疗法来强行训练,不然习惯之后就不会吃其他的东西。我的一条ALTUVIE由于从小喂活鱼,到现在想改也改不来了。水虎有咬水草的习惯,草缸养的朋友需要注意一下。对于P属来说,充足的食物还是预防互咬的必要手段之一

最后,值得新手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基本上所有的水虎都很胆小,部分甚至很神经质,比如红肚,特别是小的时候,不要想着一拿回家就给你抢食、追手指,躲着不出来和撞缸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时候还要等你走开后才吃东西。所以新手饲养水虎需要预先对其习性有所了解,要有足够的耐心,大多数都能在通过适应、训练或长大而变的大胆,造景也很有帮助

4、水虎的群养

水虎的群养是另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不但关系到观赏性,并且是水虎繁殖的前提。由于水虎的杀伤力和不可预测性,使得群养水虎成为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情

P属的群养基本上没太大问题,因为它们在自然界中就是群居的,三种P属的鱼可以跟本品种或其他两个品种任意群养。但要特别注意的是P属小时候的群养,因为在野外,P属小时候是一个大种群一起生活,各条鱼之间是竞争关系,会自行淘汰弱者,因此P属小鱼和半成鱼的互咬非常厉害。这种互咬持续到成鱼阶段逐渐减弱,此时水虎会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小群体。所以在小鱼饲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保持充足的食物,并且最好能及时隔离较弱的个体。准备一些沙包鱼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此外,以上措施只能说是减少互咬的机会,不能认为就可以完全避免,特别是胭脂,不论网上还是本人的经验,小时候互咬都是非常厉害的。我曾经在1.7米的缸里养了5条胭脂,其中1条被咬死后,隔离了另一条弱的,但过段时间剩下的三条中的两条又把原来的头鱼给咬死了。即使是红肚,也不能掉以轻心(这个KAY应该有切身体会,呵呵),所以要做好损耗的思想准备。不过P属的鱼(我只养过红肚和胭脂,黑板和黄肚品种的经验留待其他鱼友来补充)到了20CM左右互咬的机会会小很多,只要尺寸不相差太远,基本问题不大。

S属的群养则具有更高的挑战性,该属的一些鱼尽管在野外会构成一个松散的群体,但在鱼缸里的领地观念非常强,有些品种据说是要打到死为止的,比如黑十,有很多人试过最后都是失败,传说德

国某水族管中养了多条黑,并且有一对已经繁殖了,但最后还是只剩下1条,所以准备混黑的朋友要慎重慎重。S属里也有些品种相互间咬得不是太厉害,地方够大的话可以尝试混养的,比如印第安、黄钻、红钻,但也需要小心。印第安的群养人鱼比较有经验,大家可以向他请教一下。我本人只试过3黄钻和1红钻在1米缸中的混养,冬天水温低的时候还勉强可以维持,但后来水温升高后两条黄钻在两晚时间里差点就被咬残废了,因此新手最好先不要尝试。除以上两种外,老外试过的一些稍为成功(即时间稍长)的混养还有红钻、compressus、brandtii、艾伦、irritans、marginatus之类的,但都是大缸、低温,并随时准备捞出受伤鱼只,所以建议大家要有充足准备才好尝试。失败的有辛古,倒不是因为辛古比其他品种更具攻击性,而是辛古比其他品种稍要脆弱些。总而言之,大缸、低温、适当的造景、沙包鱼、充足的食物、随时准备的隔离措施是混养的关键此外,我也试过一些鱼与各种水虎的混养,比较成功的是地图和花老虎,现在跟胭脂混一起基本不咬,跟其他S的混有咬但它们的防御很好,很难咬到,即使咬到也不致命。德州豹、白鲳、恐龙、清道夫之类的结果就差些,也可能是我的鱼越养越温柔了,哈哈。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试一下。

5、水虎的繁殖

水虎的繁殖也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东西,有条件的鱼友值得一试,但本人没太多经验和条件,这里只能点到为止。

在鱼缸中繁殖的最多的水虎非红肚莫属。从网上资料和鱼友的经

验来看,成功繁殖红肚的条件各不相同,有裸缸,有底沙,等等,水质也有不少的差别,说明红肚已经很能适应鱼缸的环境了。我在几年前曾经孵出过一次红肚苗,但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经验不足,喂蛋黄水300多条一下都死了,所以小鱼开食阶段以后的经验有待其他鱼友来补充,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前面阶段的经验。首先,可以买几条小红肚一起养大,一般一年半左右就可以成熟并繁殖。成熟的公鱼体形较瘦,母鱼体型较宽,有蛋的话肚子会鼓起来。我养的红肚发情期一般在6-9月,温度在26度左右,发情的鱼会体色发黑发紫,公鱼猛挖底沙并打斗,母鱼会找比较猛的公鱼(占的地头最好的)配对,交配时两鱼会在窝里打转并颤抖,一般晚上产卵。卵大概过两天后开始孵化,出尾巴,好象是一周后小鱼会游泳。此后的经验就有待其他鱼友来补充了。

除了红肚之外,黄钻、红钻是另两种最常繁殖的鱼,黑板、胭脂也有传闻说可以繁殖,至于其他品种,群养成功已经不太容易,繁殖还有待各位继续努力。

在几十种水虎中,最符合这些特征的只有Pygocentrus里的三个品种:P. Nattereri、P. cariba、P. piraya,分别是红腹、黑斑和胭脂,其中,P.Ternetzi,也就是通常说的黄腹,一般认为是红腹的一个地域变种,如果把它也算在内的话,我们通常说的真正的食人鱼就是这四种。P属最大的特点是有一个牛头狗一样的圆圆的头脸和同样强壮的下巴,野外成群地猎食和活动,据说在旱季和一些特别的水域中,连本地的印第安人也不敢轻易下水,早期那个把牛啃成骨头的电影也是它们的

杰作。大群P属抢食时的疯狂,使其成为为数不多的对人类有威胁的水虎品种。

P属是我最早接触的水虎品种,也是养的时间最长的、死的最多的品种,如果算上前几天刚进的3条黑斑,则除了黄腹,三个品种都养全了,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饲养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P. Nattereri(红肚)

红腹是我最早接触的P属水虎,也是养的时间最长的、死的最多的品种(还好,不是投资和损失最多的),今年早些时候最后一条红腹于死于不明原因的疾病,享年7岁。

红腹是水虎中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个品种,通常说的食人鱼多是指它。红腹与黑斑、胭脂、黄腹最明显的区别是从很小开始就有红色的眼睛,而其他三个的眼睛则是一直白色。红腹小时候一般是银灰色,身上有许多斑点,直到10多CM时才慢慢褪去(黑板和胭脂身上斑点退得要早些)。成年后一般颜色会慢慢变黑(但如果饲养得好的话,好象也可以保持鲜艳的红色,这个请哪位高手来介绍一下经验),特别到繁殖期间,通体发黑发紫。

由于分布很广,红腹的体型变化也很大,记得以前在香港看过一些,头很大,鼻子象撞了墙一样很平,比我自己养的好看很多,在网上看到一些阿根廷产的红腹,有着跟黄腹一样大的脑袋和斜下的嘴线,还有我早期养的那群红腹中有一条的头上有跟S类似的深凹,所

以大家见到一些体形比较特殊的红腹不用大惊小怪,个体不同而已。 红腹的大小跟产地也有关系,据说在纬度低的地方体形要小些,在纬度高的地方体形要大些(可能水温要低点)。我所饲养的红腹,最大的是两条母鱼,都到了26CM左右,公鱼要小些。但由于这些红腹早期的时候饲养在小缸子里,有可能发育不是很好,没能达到最大。网上在鱼缸里养的红腹据说最大能到30CM。

红腹的饲养相当简单,应该来说,青壮年的红腹一般只会死于互咬、停电、加热棒失效等以外,病死的情况很少,并且被咬了一口肉之类的轻伤一般不用治疗会自行恢复。群养的难度也很低,一般只要不太饿、地方不太狭窄,互咬而死的机会不多,每条鱼需要的领地也不大。当年对它们的饲养相当粗放(其实现在也没太大改进,哈哈),水温20度也一样过冬,对水质的要求也不要。不过已过壮年的红腹抵抗力好象会下降,我的6条红腹均在6-7年龄时因不名疾病先后离去。 红腹是最容易繁殖的水虎品种,我的红腹试图繁殖过两年,均一失败告终,后来换缸后一直不再繁殖,原因不明。

红腹最令人讨厌的地方是太神经质,我的鱼从小到大受点惊吓都会撞缸,需要远观。

P. cariba(黑斑)

黑板是我养的时间最短的P属,因此谈不上什么经验,只能介绍一下道听途说,希望更有经验的鱼友批评指正和进一步补充。 在自然界中,黑板、红腹和胭脂三种P属的水虎分布在互不相

连的三片水域中,黑板是最臭名昭著P属品种,其名字Caribe起源于印第安的一个好战的食人部落,此外,此鱼也被当地放牛的人称为“Capaburro”,意思是“Donkey Castrator”(驴子阉割者?)。黑板据说在P属中最活跃、最大胆、最容易发出攻击,传说在一些水域中,黑板以树上掉下来的幼鸟为食,常年处于兴奋状态,在这些地方没人敢轻易下水。

黑板与其他P属品种最大的区别是幼鱼和亚成鱼腮边的黑斑,该黑点在黑板很小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并且与其他水虎的腮后黑板不同,象广告色彩一样不会随状态和心情而变化。不过随着鱼的长大和变老,黑板会逐渐消失,直至看不见。黑板的另一些特征包括略微突出的鼻子、白色的眼睛、银灰的体色、鲜红的鳍等,此外,与红肚相比,黑板很小的时候身上的斑点就消失。黑板在野外能长到30多,比红肚(如果不算黄肚的话)要稍大些。

我的黑板分两次购买,是同一批,但下缸后第一批不怎么怕人,第二批进来后就有点神经质,会撞缸,原因不明。暂时来说,互咬不算厉害,比胭脂要好些,食欲也不错。

P. piraya(胭脂)

胭脂是P属水虎中体型最大的,也是最大的水虎品种之一,野外传说能过50CM(胭脂、黑市和辛古好象都有过50CM的记录,不知道到底哪种最大),因此被称为“水虎之王”。

脂除了体形大外,还有以下显著的特点:1、胭脂的颜色非常鲜艳,肚子上的颜色象火焰一样上到侧线以上(虽然有些红肚的颜色也能上去,但只是个别现象),颜色有黄色、橙红、红色等多种。2、白眼睛;3、尾巴的边缘较红肚要尖,新月状(根据我自己的胭脂和红肚观察到的,不知道其他人的胭脂是否也是这样);4、胭脂很小的时候身上就没有斑点,并且身形较长,小时候的头不是很显著,要到20CM左右头才逐渐变的跟牛头狗一样强;5、学术上还有一说是胭脂有放射状的脂鳍,但我的几条26-28CM的胭脂都还没有显示出该特征,估计要比较大的个体才会有。

胭脂在鱼缸中应该能过30CM,不过我自己的到28CM后生长速度明显放慢了,估计与鱼缸的大小有关。胭脂的颜色据我自己的观察可能与水质密切相系,曾经有2条胭脂下缸时是纯红色,但第二天就变成偏黄色了,至于与水中的哪些参数有关,没仔细去研究,颜色到现在还是黄色没变回来。

我的胭脂养了两年多,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同类互咬很厉害,当时前后一共进了6条胭脂,但有一半是在幼鱼期间被咬掉的。感觉小胭脂要求的空间非常大,曾经在1.7的缸里放了5条13-15CM的胭脂,被咬死了一条后,把另一条小的换到另外的缸里单养,但剩下的3条胭脂里的老大也在一个晚上被咬死了。但胭脂对其他不同类的鱼攻击性反而没对同类那么厉害,地图花老虎跟胭脂混了很久都没出事,典型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另外,胭脂到20CM左右后混养的风险会降低不少,可能是因为太大了一两口咬不死,或嘴巴肉太厚不容易咬到,

但打斗和小外伤则是不可避免。所以鱼友如果想群养胭脂的话,建议最好加一些红肚或白鲳一类的沙包,或者单养至17-20CM左右再混。 胭脂的抗病能力感觉比红肚要差一些,我的胭脂大了经常会有头洞,受了伤复原的能力感觉也比红肚和黑板稍差。现在有条胭脂又得了病,老浮到水面上,不知道还能撑多久。

胭脂的一个很大的好处是不怎么怕人,小鱼很少撞缸,一般是躲到一边不动,至于我现在的大胭脂,基本上用手赶也不怎么怕,但吃东西的兴奋度就一般,养了2年多也从来没见过疯狂强食的场面。

水虎图解

学名:Pygocentrus nattereri 中文学名:纳氏臀点脂鲤 英文俗名:Red-bellied piranha 中文俗名:红腹水虎

2010-7-21 10:09 最大体长:34cm 温度:21~27 PH:5.5~7.0

产地:亚马逊流域、巴拉圭-巴拉纳河流域、乌拉圭河 威胁:创伤

学名:Pygocentrus piraya 中文学名:臀点脂鲤 英文俗名:piraya 中文俗名:胭脂水虎

2010-7-21 10:09 最大体长:60cm 温度:23~28 PH:5.5~7.5

产地:圣弗朗西斯河流域 威胁:创伤

学名:Serrasalmus rhombeus 中文学名:白锯脂鲤 英文俗名:black piranha 中文俗名:黑食

2010-7-21 10:09 最大体长:60cm 温度:24~30 PH:5.8~7.0

产地:亚马逊与奥里诺科河流域、圭亚那东北流域、申谷河威胁:创伤

Catoprion 下锯脂鲤属 学名:Catoprion mento 中文学名:下锯脂鲤 英文俗名:wimple piranha 中文俗名:包头水虎

最大体长:16cm 温度:23~26 PH:5.4~7.5

产地:亚马逊河、奥里诺科河、巴拉圭河流域的上游 威胁:创伤

Pristobrycon 锯啮脂鲤属 学名:Pristobrycon calmoni 中文学名:卡氏锯啮脂鲤 英文俗名:Dusky piranha 中文俗名:银灰水虎

最大体长:15cm 温度:23~28 PH:6.5~7.8

产地:亚马逊中下游、奥里诺科河流域、圭亚那沿海河川 威胁:无

学名:Pristobrycon careospinus 中文学名:端棘锯啮脂鲤 英文俗名:Gold dust piranha 中文俗名:金钱水虎

最大体长:12cm 温度:23~28 PH:6.5~7.8

产地:奥里诺科河流域的阿塔巴波河、委内瑞拉 威胁:无

学名:Pristobrycon maculipinnis 中文学名:斑鳍锯啮脂鲤 英文俗名:Marbled piranha 中文俗名:红翅水虎

最大体长:25cm 温度:23~28 PH:6.5~7.0

产地:委内瑞拉南部的阿塔卡维河 威胁:无

学名:Pristobrycon striolatus 中文学名:椒点锯啮脂鲤 英文俗名:striolatus piranha 中文俗名:胡椒水虎

最大体长:20cm 温度:24~29 PH:6.0~7.5

产地:亚马逊河、奥里诺科河、圭亚那河东北部 威胁:无

Pygocentrus 臀点脂鲤属 学名:Pygocentrus cariba 中文学名:凯里比臀点脂鲤 英文俗名:Black spot piranha 中文俗名:黑斑水虎

最大体长:38cm 温度:25~29 PH:6.6~7.1 产地:奥里诺科河流域 威胁:创伤

学名:Pygocentrus ternetzi 中文学名:特氏臀点脂鲤 英文俗名:giant yellow piranha 中文俗名:巨黄水虎

最大体长:40cm 温度:23~29 PH:6.5~7.5 产地:巴拉圭 威胁:创伤

Pygopristis 尻锯脂鲤属 学名:Pygopristis denticulata 中文学名:尻锯脂鲤

英文俗名:Lobetoothed piranha 中文俗名:银光水虎

最大体长:20cm 温度:24~29 PH:6.5~7.8

产地:奥里诺科河流域、圭亚那河东北部、亚马逊河下游支流 威胁:创伤

Serrasalmus 锯脂鲤属 学名:Serrasalmus altispinis 中文学名:高脊锯脂鲤 英文俗名:altispine piranha 中文俗名:高背红勾

最大体长:19cm 温度:24~29 PH:6.5~7.2

产地:亚马逊流域、乌图玛河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altuvei 中文学名:阿尔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blue caribe 中文俗名:花点水虎

最大体长:18cm 温度:24~30 PH:6.5~7.2

产地:奥里诺科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brandtii 中文学名:布兰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white piranha 中文俗名:黄金布兰提

最大体长:25cm 温度:24~30 PH:6.5~7.2

产地: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compressus 中文学名:扁锯脂鲤 英文俗名:compressus 中文俗名:阿(bian)

最大体长:22cm 温度:24~29 PH:6.5~7.5 产地:亚马逊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eigenmanni 中文学名:艾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red hook 中文俗名:黑斑红勾

最大体长:20cm 温度:24~29 PH:6.5~7.2

产地:巴西、委内瑞拉、圭亚那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elongatus 中文学名:长身锯脂鲤 英文俗名:slender piranha 中文俗名:艾伦水虎

最大体长:28cm 温度:24~29 PH:5.5~8.0

产地:亚马逊河、奥里诺科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geryi 中文学名:格里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violet line piranha 中文俗名:印第安武士

最大体长:30cm 温度:24~30 PH:6.5~7.2

产地:亚马逊流域、托坎廷斯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gibbus 中文学名:驼背锯脂鲤 英文俗名:gibbus piranha 中文俗名:高背水虎

最大体长:21cm 温度:23~28 PH:6.0~7.5 产地:托坎廷斯河流域

学名:Serrasalmus gouldingi 中文学名:古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Goulding's piranha 中文俗名:虎纹水虎

最大体长:28cm 温度:24~28 PH:6.5~7.2

产地:亚马逊流域、奥里诺科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hastatus 中文学名:戟锯脂鲤 英文俗名:Hastatus piranha 中文俗名:白银水虎

最大体长:24cm 温度:21~30 PH:6.0~8.0 产地:亚马逊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hollandi 中文学名:倒刺锯脂鲤 英文俗名:hollandi piranha 中文俗名:火喉水虎

最大体长:18.5cm 温度:24~28 PH:6.0~7.0

产地:玻利维亚马德拉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humeralis 中文学名:肩锯脂鲤 英文俗名:Pirambeba 中文俗名:黄鳃申古

最大体长:20cm 温度:22~25 PH:5.5~7.5

产地:亚马逊流域、申古河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irritans 中文学名:密点锯脂鲤 英文俗名:Iredescent Piranha 中文俗名:黑豆水虎

最大体长:14cm 温度:24~29 PH:6.0~7.5 产地:奥里诺科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maculatus 中文学名:斑锯脂鲤 英文俗名:Catirina 中文俗名:卡提利那

最大体长:26cm 温度:24~30 PH:6.0~7.0

产地:亚马逊河、巴拉圭-巴拉纳河流域 威胁:创伤

学名:Serrasalmus manueli 中文学名:马纽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Manny 中文俗名:红鳃申古

最大体长:50cm 温度:24~30 PH:5.5~7.5

产地:亚马逊流域、奥里诺科河流域、内格罗河、申古河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marginatus 中文学名:缘锯脂鲤 英文俗名:Marginatus 中文俗名:马金纳提

最大体长:27cm 温度:24~29 PH:6.5~7.2

产地:巴拉圭-巴拉纳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medinai 中文学名:梅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red throat piranha 中文俗名:黑斑红鳃

最大体长:15cm 温度:24~29 PH:6.5~7.2 产地:奥里诺科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nalseni 中文学名:纳尔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Nalsen's piranha 中文俗名:黑点红鳃

最大体长:13cm 温度:24~29 PH:6.5~7.2

产地:奥里诺科河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neveriensis 中文学名:委内瑞拉锯脂鲤 英文俗名:Rio Neveri piranha 中文俗名:委内瑞拉

最大体长:18cm 温度:24~30 PH:6.0~8.0

产地:委内瑞拉的沿海河川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sanchezi 中文学名:桑切氏锯脂鲤 英文俗名:ruby diamond piranha 中文俗名:红钻水虎

最大体长:20cm 温度:24~30 PH:5.5~7.5

产地:秘鲁帕卡亚河、乌卡亚利河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serrulatus 中文学名:锐齿锯脂鲤 英文俗名:caribe cortador 中文俗名:红鳃水虎

最大体长:19cm 温度:24~29 PH:5.8~7.0 产地:亚马逊流域 威胁:无

学名:Serrasalmus spilopleura 中文学名:暗带锯脂鲤 英文俗名:Speckled piranha 中文俗名:黄钻水虎

最大体长:25cm 温度:23~28 PH:6.0~7.2

产地:瓜波雷河流域、巴拉那河流域 威胁: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