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质形容词词库,以60名大学生为对象参与词语评定工作,对300个备选词语在熟悉度、褒贬度、依恋度和唤醒度上进行评
定,温暖词和独殳词在依恋度和褒贬度上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类词汇在笔画、频级、熟悉度和唤醒度上匹配较好。两 类词在依恋度、熟悉度和唤醒度等三者之间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两类维度词依恋度得分越高,其熟悉度和唤醒度就越
高,进一步证明了大学生依恋基本维度的特质评定呈现线性关系。采用情感形容词评定泊研究方法,确定了大学生依恋特质
餉两个维度,即温暖性和独殳性,对于大学生树殳积极健康的情感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根据依恋双维结构提出培 养建议。关键词:依恋特质基本维度;特质评定;培养策略中图分类号:G47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 2614(2019)04 - 0099 - 05一、问题提出大学生的亲密与依恋是其成年时期发展的主要任务之 一,为个体提供安全基地和避风港的作用,具有安全依恋关 系的个体在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具有更大 的优势和积极表现⑴⑵,大学生的安全依恋是其人际交往、 同伴依恋及伴侣依恋的重要基础,并且与个体的自尊、自我
和假设,表现出对依恋对象的亲近与疏离、趋近与回避的依 恋行为。尽管不同的依恋关系具有不完全一样的特点,但通 过对多种依恋关系的质量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安全
依恋不但表现在与父母的早期依恋关系中,而且表现在成人 同伴依恋、浪漫依恋的关系中,强调信任、交流、沟通、承诺和
温暖、支持等成分,并以亲密作为关系的核心[61[71[8!。安全 依恋的个体感受到更多的亲近性和支持性,在对亲密关系质
概念等存在正向预测关系⑶,因此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 基础,依恋安全水平较高的个体更容易主动与他人互动沟 通,并感知到更多来自他人的社会支持,拥有更真诚和更亲
密的人际关系⑷,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安全依恋特质具有重要
量的知觉上具有更高的满足感、爱和承诺,在跨时间关系评
估上更加稳定,因而具有更多类似人格特质的信任感和安全
感⑼。非安全依恋个体则认为他人不可获得和缺乏支 持〔何,并通过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因子来进行表示,分 别代表着对依恋系统激活的两种不同行为和态度。的实践意义和情感价值。依恋风格是目前依恋的人格研究 中最具代表性的结构,但是杜江红和李永鑫采用潜因子分析
依恋不安全性通过两个维度(焦虑和回避)来进行表达, 分别包含对亲密和接近、独立和依赖的期望或恐惧,依恋
发现依恋2因子模型在所有类别模型中是最好的,即依恋焦
虑和依恋回避。他们发现这两个因子是连续的,并且在每个
依恋风格的个体中都存在两个因子的特征⑸。目前,关于依
回避被定义为对情感亲密的恐惧和对浪漫关系中距离的维
持,依恋焦虑与情调伴侣的满足和防止被抛弃的动机有关,
表示为对拒绝的担忧程度和渴望亲密需求的满足112]t,3]o
恋特质的研究还集中在问卷测评和依恋表征通达性等方面,
无论是ASQ分类还是RQ分类,对依恋类型的描述都显得比
根据人格维度的自我功能和人际功能,依恋焦虑与自我功能 的人格障碍相对应,过于投入到依恋相关的人际联结中,对 日常生活中的关系线索较为敏感,并根据这些线索责怪对
较模糊和抽象,对于安全依恋个体具有怎样的人格特征还缺
乏相应的研究工具和方法。依恋是个体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情感联结,建立在先前依
恋内部工作模型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于当前依恋关系的预期
方,影响其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等自我功能的实现,更容易 产生依赖型人格障碍、歇斯底里人格障碍等;依恋回避则与
收稿日期:2019-01 -2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非安全依恋的可塑性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编号:3177123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双一
流’建设背景下的教师专业情意发展路径探究”(编号:2018JS474)。作者简介:邓敏,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与咨询;陈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认知与非安全依恋的干预与机制研究;李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基 础教育质量监测。100大学生依恋特质基本维度的构建与培养策略人际交往的人格障碍相对应,过于关心和维护自我概念,以
牺牲信任、温暖的依恋联结为代价成全自我发展,与偏执型、
强迫型及抑郁型人格障碍相对应[⑷。由此可见,依恋焦虑
和依恋回避指向两种不同的人格特质:一种是为了追求亲密
和自我保护而产生的依赖性特质;另一种则是为了避免亲密
和维持距离,通过自我防御而产生的强迫性自我依赖。根据 社会认知基本维度的分类,我们将前一种特质视为追求自我
表达和情感满足的情感依附型特质,后一种特质视为为避免
情感伤害而追求自我成就、自我能力和目标的情感投射型特 质。综上所述,情感依附型特质个体过度索求他人关心和帮 助,通过自我中心式的情感表达来满足情感需求,对情感线
索髙度敏感而追求情感依赖;情感投射型特质过度保护自我
价值,运用反向作用的防御机制来应对心理冲突,否认自身
情感需求而追求情感独立。因此本研究从情感依赖和独立 的两个维度对个体的依恋特质进行构建,依赖特质代表的是
与他人情感关系的连接,以他人作为自己情感资源的依靠和 支持,从而表现出建立亲密关系的动机和髙情感唤醒等情感 表达性特质,在此命名为温暖性特质;独立特质代表的是对
亲近的回避和自我依赖需求的增强,忽视或弱化他人情感支
持,独自处理情感需求的独立性特质。雷鸣和张庆林从唤醒
度、愉悦度等方面对情绪形容词来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唤醒 度和愉悦度是其情感评定的主要成分,解释了 52%的变异
量〔切。而依恋情绪图片库的建立则进一步提出,依恋情绪
具有一般情绪所不具备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图片对情绪依恋
程度即依恋度的表达上[⑷,基于以上的分析本研究计划从
依恋度、褒贬度、唤醒度和熟悉度等四个维度,来展开对依恋 特质形容词库的研究,以期为未来大学生的依恋人格特质测
评提供工具和研究方法。二、实验研究(一) 研究假设本研究根据依恋的基本结构,假设安全依恋存在温暖性
和独立性两个维度的人格特质,大学生能够根据对维度的理 解,有效地区分不同依恋维度词汇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二) 大学生依恋词库的选择和建立1. 被试全日制在校大学生60名参加了这项实验,年龄主要介 于19-24岁之间。由于女生对情感理解的程度更加细腻,因 此样本中主要选用女生,女生50名,约占71%;男生10名,
约占29%。2. 材料参考社交依恋形容词库、王一牛等人、赵英等人、
雷鸣和张庆林〔切、黄希庭和张蜀林凤〕建立的情绪形容词词
库和人格特质形容词库等,首先,根据3个词库中原有的褒 贬度、熟悉度等信息,选择具有明显褒贬含义以及较髙熟悉
度的词语;然后,根据依恋特质的双维度内涵,选择具有表达
温暖特质和独立特质的词语作为备选词,初步选取300个形 容词作为本研究的评定材料,温暖特质和独立特质两类词汇
各150个。3.研究程序20名心理系研究生参与依恋词语的分类评定,将初选的
温暖词和独立词根据依恋维度内涵划分,把选取的300个形 容词归为正性温暖、负性温暖、正性独立和负性独立等四类,
删除词意不清和维度意义不明的词语48个,得到用于正式
测评的252个词语,将初评词语打乱顺序进行编排,形成正
式测评材料。然后请60名大学生参与依恋特质词库评定的正式测 试,首先给被试讲解指导语,使被试在理解并正确区分四个
评价维度的含义后进行正式测验,在测试时要求被试分别在 依恋度、褒贬度、唤醒度和熟悉度等四个维度对词语进行9
点(1-9)量表评分。其中,依恋度代表的是该词语反映情感
依恋的程度,髙依恋度代表的是对亲密关系的感知,低依恋
度代表的是较低的情感强度,1-9分别代表由几乎没有到依
恋程度非常强烈;褒贬度是指词语的褒贬程度,1 -9代表由 消极到积极的程度;熟悉度是指对词语的熟悉程度,1-9代
表由陌生到熟悉;唤醒度代表词语引起主观平静到激动的程
度,1-9代表由平静、放松到激动、紧张。全体被试均按照统
一的指导语施测,并给予一定的测试酬劳。4•结果分析(1) 词语选择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根据被试对依恋维度词语的分类
评定,对初评形容词的代表性进行评定,删除在依恋度上评 分没有区分度的词语,并根据褒贬度平衡的原则最终确定独
立性词汇和温暖性词汇各100个,共200个依恋情感形容 词。(2) 内部一致性分析被试对200个依恋特质形容词的评定结果具有较高的
内部一致性,其中,依恋度为0.915、褒贬度0.934、唤醒度为
0.965、熟悉度为0.991。(3) 词汇的维度特征温暖性词汇和独立性词汇的笔画、频级⑺〕、褒贬度、熟
悉度、依恋度、唤醒度等六个维度的得分情况见表1。两类词
汇在频级、笔画以及熟悉度上差异均不显著;在依恋度上差 异显著,温暖性词汇在依恋度上的评分显著高于独立性词
汇,表明温暖性词汇的情感联结强度显著高于独立性词汇, 两类词的内容含义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在唤醒度上差异显 著,温暖性词汇的唤醒度显著高于独立性词汇;在褒贬度上 差异显著,积极词汇的积极含义显著高于消极词汇的消极含
义(1 = 33.62,p<0.000)o根据依恋度和褒贬度划分的四类词汇的维度特征得分
情况见表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四类词汇的频级(F大学生依恋特质基本维度的构建与培养策略101表1大学生依恋特质词汇在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平均数标准差)笔画独立词温暖词t
频级12425.97 ±1006.28褒贬度积极6.79 ±0.676.50 ±0.742.09消极3.28 ±0.603.33 ±0.77依恋度4. 18 ±0.745.18 ±1.05唤醒度5.06 ±0.655.42 ±0.51-4.31 * * *熟悉度5.71 ±0.7017.04 ±4.4218. 19 ±4. 19-1.899057.15 ±905.720.395.77 ±0.66-0.58-0.39一7 .72 …=10.01,P <0.001)、笔画(F =4.69,P <0.005)、熟悉度(F =
温暖性词汇的笔画、频级、熟悉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
明独立性和温暖性积极词汇、消极词汇在笔画数、频级、熟悉
107.23,p <0.001)、唤醒度(F = 19.57』<0.001)、褒贬度(F =459.54,p<0.001)、依恋度(F = 100.97,p<0.001)的主效
应均显著,进一步检验表明,积极独立性词汇与积极温暖性
词汇的笔画、频级、熟悉度、唤醒度,消极独立性词汇与消极
度上匹配较好;积极和消极两类温暖性词汇在依恋度上均高
于两类独立性词汇;在褒贬度上,积极词汇均显著大于消极
性词汇,表明四类词汇具有很好的区分能力。表2四类词在各维度的得分情况(平均数标准差)维度笔画频级熟悉度唤醒度褒贬度依恋度积极独立性15.86±3.91消极独立性18.22 ±4.6216570.66 ±10707.95. 14 ±0.454.76 ±0.57积极温暖性18.86 ±4.319255.60 ±6918.3消极温暖性17.52 ±3.9914545. 86 ±10178. 28281.28 ±7407.46.29 ±0.355.38 ±0.586.86 ±0.414.50 ±0.536.26 ±0.475.32 ±0.486.50 ±0.746.02 ±0.485.28 ±0.415.53 ±0.523.28 ±0.603.87 ±0.793.33 ±0.774.34 ±0.76(4)各维度的相关分析依恋特质含义的词语具有强烈的情感含义,主要用于描
度,独立性词语在依恋度上得分越低,其含义越消极,而温暖
性词语在依恋度上得分越高,其含义越积极;并且消极性词 语在熟悉度和依恋度上的得分都低于积极性词语。依恋度、
熟悉度和唤醒度等三者之间呈现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温暖
述和表示个体在依恋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特质和态度,
分析发现依恋度和褒贬度显著正相关(r =0.52,p <0.001),
与熟悉度显著正相关(r = 0.58,p <0.001),与唤醒度显著正 相关(r = 0.38,p<0.001);熟悉度与唤醒度显著正相关(r =
性词语得分越高,其熟悉度和唤醒度就越高,而唤醒度越高 的词语其熟悉度也越高,进一步证明了大学生依恋特质呈现
线性关系,越能体现依恋温暖性特质的词语,越容易被感知
0.44,p <0. 001),与褒贬度显著正相关(r =0. 86, p < 0.001);褒贬度与唤醒度显著正相关(r=0.23,p<0.01)。
进一步通过散点图结果来看,可以发现褒贬度和依恋度、熟
悉度、唤醒度之间虽然显著正相关,但都能看出明显的区分为高唤醒和高熟悉,体现了在知觉他人的温暖性特质时具有 加工优势的特点,更能展现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功能⑺] (见图1至图6)。图1依恋度和褒贬度之间评分分布图图2熟悉度和褒贬度之间评分分布图词汇各50个,两个维度四个类别的温暖词和独立词在依恋
三、研究讨论与实践建议有关研究结果的讨论(一)度、褒贬度和唤醒度上的区分都达到显著水平,解决了以往
依恋相关词汇缺乏连续变量特征的问题血】,数据结果也表
本研究初步编制大学生依恋特质形容词词库,确定两类 代表依恋维度的特质形容词,其中,温暖词代表高依恋度和 情感连接强度,突出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情感动机;而独
明标准化工作有效、可靠,4个词库的可信度都达到0.90以 上。积极温暖特质作为安全依恋的一个核心成分,与积极的
他人模型具有对应关系。评估结果与社会认知维度词库的
评估结果也相似,都表现出情感温暖词的趋近动力倾向。本研究采用情感形容词库标准化评定的研究方法,通过
立词代表低依恋度和自我依赖程度,避免与他人建立情感联
系和情感低唤醒度。两类词汇总共有200个,其中,积极温
暖性词汇、积极独立性词汇、消极温暖性词汇和消极独立性
对安全依恋与非安全依恋特质行为和情感动机的差别进行分102大学生依恋特质基本维度的构建与培养策略图3褒贬度和唤醒度之间评分分布图图4依恋度和熟悉度之间评分分布图图5熟悉度和唤醒度之间评分分布图
析,初步构建了“大学生依恋特质基本维度的形容词词库”,并
图6依恋度和唤醒度之间评分分布图
特征和具体表现,具有更强的示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对自
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该词库首次对大学生依恋行为的内涵进 我及关系中的他人进行双维评定,有利于找到自我及依恋对
象之间在人格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进而对于关系的维护和
行特质维度的区分,即温暖特质是依恋关系中的重要特质和
突显特质,集中反映岀强调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动机和积 极的亲近行为,而独立特质则以强调自我依赖和弱化亲密需
跨时间信任的维护具有指导作用。3.通过依恋主题活动培养安全感、信任感大学生依恋特质分为温暖和独立两个维度,其中,温暖 维度是安全依恋的核心内容成分,因此对于大学生温暖情感
求为目标。第二,大学生依恋基本维度根据情感效价进一步
区分为温暖积极、温暖消极、独立积极和独立消极等四类特质 词汇,为进一步指导积极依恋行为提供了依据,大学生教育者
和辅导员可以根据其特质评定的情感效价信息,指导大学生 如何处理人际困扰和自我同一性发展困扰,发展积极的依恋
的培养有利于其安全依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同时独立特
质作为大学生依恋的另一个维度,是培养大学生独立性品质
和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引导学生就学业与情感
行为而对消极依恋行为进行分析、归因和更正。二重性的话题,构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发展,能够更好地
(二)对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1 •在依恋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生去平衡二者的关系。在大学生
的心理咨询和班级管理中,注重安全依恋特质的人格培养,
依恋理论作为情感教育的核心和重要内容,是大学生阶 段完成其发展亲密关系任务的重要理论框架。区分安全依
在学生人际活动、班团活动中促进情感温暖的表达和行为,
为改善人际交往氛围和人际关系互动提供新的视角,促进个
恋与非安全依恋对于成年个体情感发展的影响,培养大学生
体安全依恋水平的发展。针对安全依恋特质开展有针对性
构建自身安全依恋特质的情感教育课程,使大学生在完善自
的活动,通过大学生人际关系案例、情感交往案例的讨论和
我的同时,发展人际关系和处理情感关系。促进自我和人际
两个人格功能的健康发展,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安全依恋个
校园情景剧的开展,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情感话题、人际话
题融入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中,树立积极和
体,获得更髙的自我价值感和关系满意度、生活幸福感。2.从人格特质测评的视角理解依恋特质健康的人生价值观、情感价值观。以往有关依恋的测评工具将个体粗略划分为四种不同
参考文献:[1]李旭,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父母情感温暖的关
的依恋类型,是一种类型划分的人格测评方法,而维度描述 的人格测评方法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安全依恋的人格系——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
大学生依恋特质基本维度的构建与培养策略103志,2016(5) :375 -377.[2] 徐晓军,张楠楠,师璐瑶.提升安全感:失独父母依恋关系
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4(8) : 1076 一 1090.[13 ] Schachner D A , Shaver P R . Attachment dimensions and
sexual motives [ J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4 ( 2 ) : 17 -
的重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7(6) :94-101.[3] 李彩娜,班兰美,李红梅.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依恋、自尊
28.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4):514-516.[4] Zhang X, Chen X, Ran G, et al. Adult children5 s support
and self - esteem as media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
[14] 张文娟,等.依恋与人格障碍的关系:维度诊断的新视角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73 -83.[15] [19]雷鸣,张庆林.大学生情绪形容词词库的初步建
tachment and subjective well 一 being in older adults [ J ]. Per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87 -
91.[16] [22] Ybarra 0 , Chan E , Park H , et al. Life* s recurring
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16(97) :229 -233.[5] 杜江红,李永鑫•成人依恋风格的结构探索[J].心理学探
新,2017(6):52 -57.[6] Wampler R S , Downs A B.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
Minority Males at High Risk for Delinquency [ J ].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2010( 1 ) : 107 - 119.challenges and the fundamental dimensions: An integr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J].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0(7) : 1083 -1092.[7] 刘聚红,等.爱情关系:基于成人依恋风格的视角[J].心 [17] 王一牛,等.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J].中
理科学,2015(5) :1213 -1217.[8] 钟 歆,等•青少年同伴依恋:基于发展的视角[J].心理
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8) :608 -612.[18] 赵 英,等.成语情感词分类系统的初步建立[J].中国
科学进展,2014(7):1149 -1158.[9] Molero F , Shaver P R , FERNdNDEZ, ITZIAR, et al.
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4).[20] 黄希庭,张蜀林.562个人格特质形容词的好恶度、意义
Long - term partners'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each other * s attachment insecurities [ J ]. Person
度和熟悉度的测定[J].心理科学,1992(5):17 -22.[21]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课题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M].
al Relationships, 2016( 1 ) : 159 - 171.[10] Florian V , Mikulincer M . Symbolic immortality and the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5 -500.[23] Fraley R C , Hudson N W , Heffernan M E , et al. Are a-
management of the terror of death: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ttachment style [ J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8(3) :725 -734.[11] Milulincer. M,PR Shaver, Attachment - related mental rep
dult attachment styles categorical or dimensional? A taxomet-
ric analysis of general and relationship 一 specific attachment orientations [ J ].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
ogy, 2015(2):354 -36&[24] Bartz J A , Lydon J E . Close Relationships and the Work
resenta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 M ]. New York: Guilford
ing Self - Concept: Implicit and Explicit Effects of Priming
Press,2007 :520 -526.[12] Davis D , Shaver P R , Vernon M L . Attachment Style
Attachment on Agency and Communion [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4( 11): 1389 - 1401.and Subjective Motivations for Sex [ J ]. Personality and So
Fundamental Dimension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5
Attachment Traits and Its Cultivation StrategiesDENG Min1'2, CHEN Xu1, LI Jian1(1.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 China; 2. Honghe University,Mengzi 661199, 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adult attachment trait, this study extracts two aspects of attachment trait for measurement,
namely emotional warmth and emotional independence. This study aims to build a standardized adjective word system, which can be ap
plied to measure the fundamental dimension of adult attachment. 60 undergraduates and masters were asked to rate 300 words on familiarity, valence, attachment and arousal.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gree of attachment and valence for warmth and independence words, and there are good match in their strokes, frequency rank, familiarity and arousal. There ar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for two types of words between the degree of attachment, familiarity and arousal dimensions, which demonstrates the higher rating on the
degree of attachment, the higher scores on familiarity and valence, with a testimony on linear relationship featuring the fundamental di
mens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This study applies affective adjective assessment method to find the two dimensions of attachment traits for college students, warmth and independence, which show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form a positive and healthy affective values, and we puts forward cultivation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of two - dimension attachment.Key words: the fundamental dimensions of adult attachment ; trait measurement ; cultivation strategy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