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引入案例教学的思考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蘩 教育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引入案例教学的思考 李琚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3)03—0284—02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在课程中如何采用案例教学法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 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在分析该课程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案例教学应把握的六个环节。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 一一、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意 案例来说明理论,通过事例的说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加深对理论的 理解,确认理论对自己的适用程度。二是用理论来分析案例,培养大 学生习惯于在特定的间题情景中,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理论,理性的看 待、分析和解决自己在现实中所碰到的实际问题。此外,案例教学还 义 高等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和法律基础) 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 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加强自 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 要渠道,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 育,法制教育的主窗口和主阵地,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修 养和法律素质。 案例教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通过与弟子之间的交 谈,启发学生的智慧。交谈和讨论的重点不在于结论,而在于在讨论 的过程中,弟子是否认真思考了问题。作为一种参与式教学,今天的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通过对 各种案例进行分析来进行教学的一种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实践 证明,案例教学对增强教学实效和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思修和法律基础课中引入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思修和法律 基础课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通过教学案例的设置,引导学生参与分 析、讨论,让学生可以在具体情节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课程中关 于人生、道德、理想、人际关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律常识等 知识体系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启发学生去主动思考。通过解 析典型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其思维深度,密 切课程知识与现实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对思修和法律 基础课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二、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作 用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案例教学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的参与 意识。这样既发挥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有体现了学生主题作 用。案例多取材校园内外,现实社会,案例中的人物鲜活真实,很容 易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 使学生领悟到的人生道理要好于强硬灌输。案例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增 强心理素质、改变性格缺陷,提高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的、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可以注重学 生的思想实际和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联系,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 性,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案例教学有利于师生交流,激发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传 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我讲你听,形式单调呆 板,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信息很难在师生之间有效传递,学 生被动的听、记、背,严重影响学生的上课效果和智力的开发,也不 利于道德情感的培养。“一夫当关,万夫恭听”式的德育单向运作方 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 案例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主角,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和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中来。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独立 思考,互相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师生角色的变化,学生的主 体地位得到强化,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为提高。知识信息化时代 的今天,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都发生着不小的变革,这 种影响力波及大学校园。学生对国家、政治、社会、法律、人生、理 想、道德、恋爱、婚姻等的理解都可能出现偏差。案例教学中,教师 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及时掌握他们思想上的波动和新 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困惑。 3.案例教学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认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在思修和法律基础课中,教师往往在“传道、授业”方面做 足了功夫,而在“解惑”方面则做得不够。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实质上是一种知识、素质、能力的统一教育。单纯的知识以及知识量 的传授,已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德育教育改革基本思路便是注重培养 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创造、实践和再学习能力。 思修和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运用有关 284 I时代报告2o13年3月下l 可以让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来论证其观点,强化使其动嘴、动手、动 脑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 用 1.教学案例要精选。教学案例的选择是实施思修和法律基础课的 基础和前提,也是案例教学的起点。所以,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组织的关 键,在于如何精心选择符合课程教学要求的案例。一般情况下,需要教 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教学目的需要来选择合适教学案例。选择的 案例首先应当具有思想性,最好是在当代大学生实际生活中存在,并能 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冲击作用的案例。其次,选择的案例要有现实 性,大学生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能够遇到,这样则更具有启发和借鉴 意义。然后,选择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是比较有影响力,受到大学生 们的关注,所反映出的问题也具有代表性。而后,选择的案例因具有时 代性,体现时代内容,紧扣时代的主题,最好是关系到社会发展较为前 沿的问题。最后,案例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要与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专业 相关,对学生将来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综合以上来 看,要进行案例教学,必须经过精选案例这第一步。 2.要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做好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是 取得案例教学较好效果的又一前提。首先,任课教师要对所选的案例了 若指掌,能够将书本知识同所选案例紧密结合起来。其次要做好相关课 堂案例教学准备,比如任务分解、初定发言人、拟定发言提纲等。最后 要拟定案例讨论的要求,并为讨论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各种准备。 3.做好引导学生讨论的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 的核心环节,是检验案例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通过案例讨论,可以调 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 增强。因此在思修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 与讨论,使课堂教与学可以有效地互动。要营造出良好的讨论氛围,启 发学生积极、大胆的参与其中。要采取重点发言和即兴发言相结合的方 式,善于引导学生发言,避免出现冷场。可以通过反问式提问引导学生 发言;学生发言出现偏离主题时,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偏差,引入正题; 学生讨论、争论言语激烈时,可以用温和的态度、幽默的语言等改变局 面;学生出现明显的方向性、原则性错误时,教师应及时把学生的思想 引导到正确的线路上来,不能一味迁就,忽略了教学目标。 4.合理点评和总结。 点评和总结是案例教学的又一重点环节。 教学目标的明确,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对理论认识的提升,对重 点、难点内容的把握,都依赖于此。在具体的案例教学时,教师要进 行合理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的讨论、发言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要 善于把不同的观点合理归纳,不要遗漏有价值的信息。案例教学不是 为了追求“标准答案”,关键在于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是否恰当,讨 论的思路是否正确,解决案例中问题的途径是否有效。 5.案例要与理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是思修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中 的从属性教学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传授同案例 教学的关系。首先要以理论传授为主,案例教学为辅助,这样会使理论 的讲授更具有基础性和系统性,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体系。 同时,案例教学应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一味地追求案 例教学的趣味性而忽视传统教学的科学系,便是舍本逐末了。 总之,思修与法律基础课具有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和现实性 等特征,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 学实践中,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使 学生学有所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聂启元 也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J]教育与职业, 2007(12). [2]郑晓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初探[J]长沙大学学报 2008(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