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I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党建与脱贫“双推进" ◎文/张伟丁天佐 “I\I前在家闲着也没什么收入,现在村里有了木耳 I,/人种植基地,在家门口打工,还能照顾家,一个 月能挣2000多元呢!”红石镇长江村贫困户王淑珍说这 番话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而这只是宽甸满族自治县 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宽甸满族自治县是辽宁省最大的少数民族边境县, 全县原有贫困村10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3万户、贫 困人口3.1万人。县委始终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作为全 县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党建带 扶贫,扶贫促党建”的理念,把党的建设和扶贫开发有 机结合,实现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双推进”。截至目 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3.1万人减少到1万人, 贫困村由106个减少到35个,2020年将完成全县所有贫 困村摘帽和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党建引领“扛重任”。县委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建立健全“书记抓、抓书记”责任机制,逐级签订脱贫 攻坚“军令状”,做到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同研究、 同推动、同考核。明确党委“主体”责任、政府“主抓” 责任、各级干部“主帮”责任、基层组织“主推”责任、 社会力量“主扶”责任,切实把脱贫攻坚的责任抓在手 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推行驻村帮扶“三 个~”,即每个村派驻一支工作队、配备一名第~书记、 增设一名村专干,坚持和实施好“一人驻村,单位全员 帮扶”工作机制。全县28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1 18 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结对帮扶106个贫困村,使贫 困村帮扶全覆盖。基层党员干部、党员产业大户带头与 1.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一对一”或“多对一”结对 帮扶机制,其中331名产业大户党员已与375户建档立 卡重点贫困户结对帮扶。 精准施策“中靶心”。因村、因户制宜,实现村集体 和贫困户整体脱贫。深入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充分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县委组织部印发了 《菟甸县百村脱贫致富工程实施意见》,计划用3年时19, 实现村村都有稳定增收致富项目的目标。2017年统筹安 乏良2018.03 红石镇长江村村民在木耳基地辛勤劳作 排省市县各项扶贫资金4236万元,扶持贫困村发展旅 游、电商、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制 定和完善产业、搬迁、医疗救助、教育助学、民政兜底 扶贫方案,实现产业脱贫9321人、就业脱贫650人、医 疗扶贫220人、教育脱贫150人、兜底脱贫1310人、搬 迁改造危房470户。 强化保障“鼓干劲”。加大财政资金保障力度,让干 部群众在脱贫攻坚中更有底气,调动“主力军”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2017年,共投入和协调资金9127万元,通 过整合财政扶贫补贴资金、互助金、帮扶资金、支农专 项资金,实施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 经营主体和贫困户“联姻”,大力发展冷库、种植园、饲 养场等村集体经济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探索推行 “党建+扶贫”模式,采取自主发展、企业带动、入股分 红等方式,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帮助贫困村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产业项目1040个,受益贫困人 口9254人。出台了《盘活扶贫互助资金助推脱贫攻坚的 实施意见》,盘活扶贫互助资金2333万元,投入发展光 伏产业1782万元,投入发展种植业268万元,投入发展 饲养业168万元,投入发展旅游业115万元。 (作者单位:宽句满族自治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