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职业中专教师培训规划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而能否成为一名称职的、优秀的教师,在职培训(继续教育)将成为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对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形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适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一、培训的总体目标
通过培训,使其具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有较高的学科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逐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价值,从合格教师成长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能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学科教育教学风格,成为优秀教师、名教师、专家型教师。
二、培训的具体目标
1.通过培训,让新教师树立当好中职教师的信念,了解有关的教育教学法规和《课程标准》,熟悉并执行教学常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必备技能和基本功达到合格要求。
2.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比较牢固地树立起为振兴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提高教师的法制观念、文明修养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水平,使绝大多数教师成为学生欢迎、家长信赖的好教师。
3.通过培训,尽快地使全体教师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解新课程的新理念、新目标、新结构、新内容及新的评价改革和重大变革,以便早日适应新课改的教学工作。
4.通过培训,帮助教师树立现代教育观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5.通过培训,使教师成为具有现代意识和能力的新人,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教学、辅助管理及辅助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三、培训对象
全校在职在岗教师。
四、培训内容
1.教育理论:
①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
③现代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教学理论;
④教育科研理论。
2.师德培训:
①职业道德教育;
②法律法规教育。
③开展教师“十查十看”活动
3.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①国家学科课程标准;
②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③学科文化知识的拓展与加深;
④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的教研培训。
⑤案例教学培训。
4.教育科学研究:
①学科教育科研方法;
②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③学科教改课题的研究与实践。
5.电教、信息技术培训:
①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②课件制作、网页制作;
③多媒体素材制作基本技术;
④远程教育资源的使用。
6.班主任培训。
①班级管理;
②待优生转化;
③留守学生的帮助、关爱;
④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
五、培训形式
1.提高教师学历、水平的教育培训。
2.新上岗教师培训。
3.骨干教师培训。
六、培训措施
1.成立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培训的总体目标,研究培训的具体问题和应对策略。通过开展新课程改革研究课的展示以及教学经验、学术论文的交流、发表和获奖情况汇报等各项活动,使骨干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展技验能,锻炼提高,尽快地发挥其在校内外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2.培训形式以自主实践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上培训互动优势,在校园网上发布自修内容,学员通过上网获取资料,反馈学习效果。学员如有凝问,可随时通过“论坛”提出,及时得到答复。
3.以“新课改理念下如何上好一堂课”为主题进行研讨,聘请名优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组织学员听课、评课,并在此基础上自己备课,上好一节汇报课。即按照“听-评-备-讲”模式进行培训。
4.建立督导评估和激励机制。建立培训对象的个人档案和信息资料库,对培训对象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等进行考核,并做到培训、考核、使用与待遇相结合。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骨干教师不断充实和超越自我,自觉进行终身教育;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区、市举办的优质课比赛和教学观摩、研讨、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艺的舞台;同时为骨干教师的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和经费支持,包括参观考察、上网查询、资料打印、论文发表等;提供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使之了解本学科的教改前沿信息,以转变教学思想,构建教育理念,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养。
七、评价考核
1.教育理论考核:答卷、上交心得体会、撰写案例等作业。
2.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考核:做一节课,并说课,设计一篇教案,对其他培训者的公开课进行点评等。
3.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获得计算机能力初级以上培训合格证书,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并按规定内容设计制作一个教学课件。
4.教育科学研究考核:撰写一篇教改课题实验报告,并结合课题上一节成果汇报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