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九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起舞弄清影,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③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④____________________,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②社会、时代都在飞速前进,不会等待任何颓废者和落伍者,正如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安徽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竟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氤氲( ) 兀( )立 层luán( )(2)选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叠嶂 “__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__________”。

(3)选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 )

A.比另一个优越 B.优美的

C.能够承担或承受 D.打败

(4)选文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

的壮丽雄伟。

3.某班以“美丽山水·安徽旅游”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

问题,请你参与解决。(6分)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2分)

国家旅游地理网报道 记者从安徽省旅发委获悉,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国家旅游局对于旅游新闻宣传的指导精神,加大全省旅游新闻宣传力度,提升安徽旅游在全国及世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17年安徽省优秀旅游新闻评选活动即日启动。凡2017年(截至2017年12月31日)在境内外新闻报刊上公开发表或在电台、电视台播出的安徽旅游新闻作品,以及在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不含网络版、电子版)刊发的旅游新闻作品,均可参加评选。

(1)

(2)黄山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毋庸置疑是安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之一。下面是某同学为黄山旅游写的一段推介语,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修改。(4分)

黄山景区面积广阔,①大小山峰约72座左右盘踞其中,自古黄山云成海,是云雾之乡,这里的奇松怪石处处可见,你看,站立在山峰一端的迎客松笑迎着八方来客,②山顶上面朝大海的“猴子”用目光给离开黄山的游客们送去最温情的平安和祝福。人间仙境般的黄山自古就有“登黄山天下无山”的美誉。

①处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应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 读(4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 直(14分)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几代人共同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经历,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都有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召唤,这是人的“诗性心灵”所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准确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烦躁、困惑、焦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人生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跟随节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味。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达到了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自我慰藉;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温传统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借古抒怀,而是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世界与人文情怀,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渴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到: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力重要的源泉和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选自《2017年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⑨段引述康震教授话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9分)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5.用“/”为第④段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6.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 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微斯人,吾谁与归? 8.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 ;

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 ___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3分) 10、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三](15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

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

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

,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

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

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杂然而前陈者 陈:__________________ (2)树林阴翳 .

(3)太守谓谁.

翳:__________________ (4)少长咸.谓:__________________ 集 (5)茂林修.咸:__________________ 竹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修: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13.【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所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2分)

14.【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4分)

三、写 作(47分)

19.请以《欣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答案

一、1.(1)①月是故乡明 ②何似在人间 ③寒林空见日斜时

④一封朝奏九重天 ⑤静影沉璧 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1)yūn wù 峦 (2)竟秀 竞秀 (3)B (4)比喻 引用

3. (1)安徽省启动2017年优秀旅游新闻评选活动。

(2)①大小山峰约72座盘踞其中 ②山顶上面朝大海的“猴子”用最温情的目光给离开黄山的游客们送去平安和祝福

二、[一] 1.示例:是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的执着追求,是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2.指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

3. 放在文中【B】处更恰当。因为第③段主要写个人成长的历程中都有诗心相伴,第④段写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题中的这则材料,中心是诗词对王海军的影响深远巨大,与第④段中心贴近。

4.内容上,康震教授的话,既指出了古典诗词之所以仍然存在着活力的原因,也指出了古典诗词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力的重要作用,带有总结全文的作用;(3分)结构上,与文章题目相呼应,起到点题的作用。(2分)

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每标对一处得1分,共3

分)

6.(1)放晴 (2)日光 (3)一起 (4)这,这样(每空l分,共4分)

7.(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呢?(每句2分,共4分)

8.(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 9.对比 悲喜(每空l分,共3分)

10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2

[三]11.(1)陈列,摆开 (2)遮盖 (3)为,是 (4)全,都 (5)长,高

12.(1)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玩。 (2)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畅快。 1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4.【甲】文的乐是与民同乐。

【乙】文的乐是与友赏景饮酒赋诗之乐(或与友同游之乐)。

【乙参考译文】永和九年,正值癸丑,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消灾祈福的活动。许多有声望有才气的人都来了,有年轻的,也有年长的。这里有高大的山和险峻的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辉映环绕。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让酒杯漂流水上(供人们取饮)。人们在曲水旁边排列而坐,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饮酒一边赋诗,也足以痛快地表达各自幽雅的情怀。

这一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煦,舒心畅快。仰首可以观览浩大的宇宙,俯身可以考察众多的物类,纵目游赏,胸襟大开,可以极尽耳目视听的欢娱,实在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三、19.思路点拨:“欣赏”就是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从小到大,我们肯定享受过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从中领略到了独特的趣味。“欣赏”

这个文题审题难度不大,可谈人生、青春、生活,也可以写环境与自然,乃至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既可写你自己的,也可写他人的,但都必须紧紧扣住题目

“欣赏”,要通过享受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产生独特积极的感受。例如:欣赏多彩的生活,欣赏多姿的自然,欣赏永不言败的人生,欣赏在青春中熔炼

出的生命或者欣赏寻求快意的心灵等。面对众多的素材,我们要慧眼独具,从

中筛选出感受深的,趣味浓的。选好材料,要站得高,看得远,深入挖掘。立意不仅要明确,还要力求新颖深刻。 例文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