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25分)
(一) 现代文阅读(13分)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他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挺,这是—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野草》 12、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13、第一段写了哪几种植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3分)
。 14、第一段描述野草给我们的最初印象就是 ,对此作者用
了 、 、 三个动词来具体表现。(4分) 15、如果将上面的动词换成“爬”“伸”“长”行不行?为什么? (2分)
。 16、写出2句前后连贯带有“草”的古诗句。(2分)
(1) , 。(2) , 。
(二)文言文阅读(8分)
马价十倍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日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日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7、 解释词语:(3分)
比三日立市 比: 人莫之知 莫: 去而顾之 去: 18、 翻译句子:(3分)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19、 马价十倍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分)
(三)诗歌鉴赏(4分) 韩愈(唐)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1
20、下列可以作为标题的一项( )(2分) A 晚春 B初夏 C晚秋 D初冬
21、诗人用什么手法来写景物?取得了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
四、妙笔生花。(40分)
生活中,我们在一天天地长大。亲爱的同学,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你一定懂得了很多很多吧?你是不是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与快乐?是不是懂得了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是不是懂得了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珍惜情谊?是不是懂得了尊重别人、理解别人甚至宽恕别人?„„
请你以“我懂得了 ”为题,记下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我们会为你的长大而骄傲!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书写工整,字数500字以上。(3)不要在文中透露你的姓名、学校等个人信息
我懂得了
2
三、阅读理解(25分) (一)
12、难道你没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或: 你难道没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 13、笋、小草;具有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品质。 14、力大;透、钻、挺
15、不行,因为它们表达不出小草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
1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二)
17、比:连续、接连 莫:没有 去:离开 18、希望您环绕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它。 19、还而视之,去而顾之。 (三) 20、A
21、拟人;形象、生动、活泼,意趣盎然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