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常识:地理知识考点精选(1)
1 宇宙的基本特点
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2 天体的分类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3 天体系统的成因
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4 天体系统的级别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5 日地平均距离 1.496亿千米
6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
7 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8 地球上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原因
光照条件、稳定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9 太阳的主要成分 氢和氦
10 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核聚变反应
11 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维持地表温度,水循环、大气运动等的动力,人类的主要能源。
12 太阳活动 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
13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 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14 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 :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15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 11年。
16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②影响短波通讯③产生磁暴现象
17 空间探索阶段的开始 1957年10月,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18 空间开发阶段的开始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
19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1970年“东方红”一号、1999年“神舟号”载人航天试验飞船。
20 宇宙自然资源的分类 空间资源(高真空、强辐射、失重)、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
21 保护宇宙环境 清除太空垃圾、加强国际合作。
22 地球的平均半径 6371千米
23 地球的赤道周长 4万千米
24 纬线和纬度,低纬、中纬、高纬的划分
连接东西的线。每1个纬度为111.1千米;0-30、30-60、60-90。
25 经线和经度 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26 东西两半球的划分 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27 南北两半球的划分 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28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23°26′和66°34′纬线
29 本初子午线 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30 南北方向的判断 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31 东西方向的判断 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32 东西经的判断 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33 南北纬的判断 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34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5 地球自转的周期 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
36 地球自转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时15°),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7 地球公转的轨道 椭圆轨道。一月初(近日点),七月初(远日点)。
38 地球公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旋转。
39 地球公转的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 小时48分46秒)
40 地球公转的速度 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
41 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42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①产业革命前(缓慢)②二战前(加快)③二战后(空前)
43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①起步早②城市化水平高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4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①起步晚②城市化水平低③城市发展不合理
45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
46 上海市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②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③治理环境
47 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①铁路(量大)②公路(灵活)③水路(廉价)④航空(快)⑤管道(连续)
48 亚欧大陆桥 ①西伯利亚大铁路(海参崴-莫斯科)②连云港-鹿特丹
49 世界主要航海线 ①北大西洋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③巴拿马运河④北太平洋
50 邮政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 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和包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51 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及特点
利用电磁系统,传递符号、文字、图像和语言。易受地形影响。
6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①收购②储存、调运③销售
53 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 经济、社会(决定性因素);技术、自然。
54 建设京九铁路的意义 激活全国铁路网,带动沿线地区发展经济。
55 公路选线的一般原则 平原地区要少占好地,山区要避开条件复杂的地段。
56 内河航道网的组成 内河航道网是由天然水系航道和人工运河组成的网络系统。
57 港口的概念 供船舶出入和停泊、货物和旅客集散的场所。
58 港口的区位因素分析 ①自然条件(航行、停泊、筑港)②经济和社会条件(腹地、城市)
59 汽车站的区位因素 与市内干道系统及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
60 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条件)②综合因素(用地、交通、环境)
61 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①点线面结合②流动方向和数量经常变化③混合交通④占地多
62 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 ①便利出行②节约用地③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
63 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①线路拥堵(合理规划)②环境污染(减少尾气技术、绿化、规划)
64 电子通信的发展 ①利用电话、电报②利用计算机(声音、图像、文字和数字)
65 信息高速公路 集电话、电视、电脑于一体,传输图、文、声、像等的通信网。
66 国际互联网的影响 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
67 国际互联网的应用 ①开展电子商务②提供各种远程服务③举行电子会议
68 商业中心的形成 商业活动的人流、商品流达到一定规模,就形成商业中心。
69 商业中心的功能 物资集聚、服务、商品流通。
70 商业街的区位选择 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城市几何中心)②交通最优为原则(沿线)
71 商业小区的区位选择设在居民住宅区内。
72 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都要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73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含义 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国家之间货币资金的周转和运动。
74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 出口工业制成品、资本、技术以及少数农产品,进口燃料和原料
75 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特点 出口农矿初级产品,出口商品种类单一,处于不利地位。
76 世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纽约、伦敦、苏黎世;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
77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
①人类获取物质和能量②消费活动排放废弃物③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78 环境问题的两大类主要表现 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破坏
79 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 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80 环境污染的种类 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放射性、海洋污
公务员常识:地理知识考点精选(3)
1 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条件 ①资源和技术保证②市场前景
2 西气东输工程的双赢战略 ①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②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
3 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①区位条件②城市规模的扩大③老城区的问题
4 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 ①国家政策②区位条件③地形及用地条件
5 上海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①发展方向②形态布局规划③公共绿地
6 上海浦东新区的发展 ①基础设施②新区格局③经济快速发展
7 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8 方向 ①上北法②指北法③经纬法
9 图例和注记 ①符号②文字与数字
20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山脊与山谷②陡坡与缓坡③断崖
21 地形剖面图的作图法 ①建立横座标②建立纵座标③画出交点④连接成线
22 世界海陆分布 陆地1.2亿平方千米,海洋3.61亿平方千米。
23 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24 世界地理分区的位置和范围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5 世界主要国家、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
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26 世界海陆分布 海:71%。陆:29%
27 七大洲 大陆、半岛、岛屿的概念:大洲的构成: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
28 四大洋 面积最大的,跨越经度最多的,海峡的概念,世界重要的海峡。
29 世界两大山系 阿尔卑斯-喜玛拉雅。科迪勒拉山系
30 海底地形 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海沟、海岭
31 全球气温变化 北半球最高陆地气温7月,海洋八月。南半球最高陆地1月,海洋二月
32 世界的气温分布 水平规律,垂直规律-0.6c/100m
33 自然资源 概念,主要的种类
34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35 世界耕地主要分布地区 温带湿润平原地区
36 世界铁的主要分布 俄、巴西、中、澳、印度、加、美
37 煤的分布 中、美、俄
38 石油 中东、俄、中、墨西哥、英
39 世界人口数量和增长 1999年60亿;自然增长非>拉美>欧
40 世界人口迁移原因 科技、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
41 人口密度概念 人口/平方千米
42 世界人口分布 中低纬平原
43 世界人种 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
44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佛、伊斯兰教、基督教
45 世界的国家和地区 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人口超一亿的国家。
46 国界和领土 国界的确立方法
47 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
48 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州。南极洲。
49 重要国际组织 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
50 东亚位置和包括的国家 中、朝、俄、韩、蒙古、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