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

在一次信息技术课上,有一位男生平常表现都不错,那天却迟到了,而且不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当我控制学生机讲课时,他又启动了旁边的一台计算机玩游戏,而且还2次把键盘弄在地上,当时很影响课堂氛围,我让他站在前面,他不但不听还坐在第一排座位上,我再一次让他上去,他却很不情愿,而且很不礼貌的不屑的表情,还强词夺理说没看见自己座位空着,说打游戏咋了?我很不理智地用书打了一下他,他摔门而去把班主任叫来和我理论,那位班主任也被这孩子气得无语了,叫来了他的母亲,并相互沟通了孩子的反常的表现。

反思1:平静沟通,环境需选择。

俗话说,说话要看场合。我暂时不发表意见,只是耐心地倾听这位孩子的抱怨。我一边听,一边整理头绪。然后我发现那位学生那天的情绪很激动,嗓子嘶哑,我也没多说什么,因为我们都需要冷静,更需要给对方台阶下。

反思2:了解真相,倾听能解疑。

倾听能够有助于了解事实的真相。倾听意味着你努力体会对方的感受,是为了对方的缘故在听。倾听的时候,应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对方的话语上,而不要想着自己该怎么回答;倾听的时候,你完全接受对方所说的话,而不去评判话的内容和说话的方式;倾听就是能够复述对方所说的话,能够描绘对方向你倾听时的感受。

我庆幸自己运用了倾听的技巧,原来他的同学丢了120元钱,正好他有100元呢,给冤枉说是他偷的,所以他认为我也错怪了他,因为还有一名学生也玩游戏,而我只收拾了

他,对他很不公平。

反思3:换位思考,理解为前提。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它即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在上第二节课时,我就强调了后面的机子任何人不许座,不许换座位,玩游戏时也不要自作聪明,因为我能监控到。那一节课他表现的很好,自己拿着书自学。我也没有计较,只是觉得他还是个孩子,应该需要理解。

有时候教师的工作就是要精细到位,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态度,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者多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要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做好倾听和沟通,避免在沟通中责备家长,使沟通陷入僵局。这样,才能在尊重家长的同时赢得家长的好感,也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信赖,能换来家长对班主任的尊敬,对学校的信赖,使得家校协作呈现出新的态势,也为学校赢得一份好口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