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二)
(2019-11-12)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为郭泛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坟》《五典》传为我国古代典籍,后又以“坟籍”“坟典”为古代典籍通称。 B.“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称,赴阙也指入朝觐见皇帝。 C.“践阼”原指踏上古代庙堂前台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登上国君宝座。 D.逊位,也称为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这里指鲁芝的谦让行为。
1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亲后,即流离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随从曹真出督关右,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鲁芝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时,蜀地饱受侵扰,人口减少,他全力守卫,修建城池,恢复旧境;离开时,天水各族百姓均请求让他留任。
C.鲁芝审时度势,进营劝谏曹爽。曹爽辅政时,他在曹手下任四马,曹受到讨伐,他率部下驰援,并提出应对策略,劝曹挟天子以号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纳。
D.鲁芝洁身自好,深受羊祜推荐。羊祜任车骑将军时辞让说,鲁芝为人清心寡欲,与人和睦又不苟同,任职到老,以礼始终,自己愿意将车骑将军礼让鲁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谬,字具美,杭州临安人也。临安里中有大木,谬幼时与群儿戏木下,谬坐大石指麾群儿为队伍,号令颇有法,群儿皆惮之。谬善射与槊,稍通图纬诸书。 ..
唐乾符二年,浙西裨将王郢作乱,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表谬偏将,击郢破之。是时,黄巢众已数千,攻掠浙东,至临安。谬曰:“今镇兵少而贼兵多,难以力御,宜出奇兵邀之。”乃与劲卒二十人伏山谷中,巢先锋度险皆单骑,谬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谬引劲卒蹂之,斩首数百级。谬曰:“此可一用尔,大众至何可敌邪!”乃引兵趋八百里。八百里,地名也,告道旁媪曰:“后有问者,告曰:‘临安兵屯八百里矣。’”巢众至,闻媪语,不知其地名,曰:“向十余卒不可敌,况八百里乎!”遂急引兵还。都统高骈闻巢不敢犯临安,壮之,召董昌与谬俱至广陵。骈表昌杭州刺史,昌以谬为都指挥使。 ..
董昌反。昭宗下诏削昌官爵,封谬彭城郡王、浙江东道招讨使。谬曰:“董氏于吾有恩,不可遽伐。”以兵三万屯迎恩门,遣其客沈滂谕昌使改过。昌以钱二百万犒军,执应智等送军中,自请待罪,谬乃还兵。昌复拒命,遣其将陈郁、崔温等屯香严、石侯,乞兵于杨行密,行密遣安仁义救昌。谬遣顾全武攻昌,斩崔温。昌所用诸将徐殉、汤臼、袁邠皆庸人,不知兵,遇全武辄败。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
真兵乃败。全武执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昌顾左右曰:“吾与钱公俱起乡里,吾尝为大将,..今何面复见之乎!”左右相对泣下,因嗔目大呼,投水死。
谬卧病,召诸大将告之曰:“吾子皆愚懦,不足任后事,吾死,公等自择之。”诸将泣下,皆曰:“元瓘从王征伐最有功,诸子莫及,请立之。”谬乃出管钥数箧①,召元瓘与之..曰:“诸将许尔矣。”谬卒,元瓘立,袭封吴越国王。
(节选自《新五代史·吴越世家》,有删改)
【注】①箧:小箱子。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
B.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
C.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
D. 昌兄子真骁勇/善战全武等/攻之逾年/不能克/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羽谮之/昌杀真/兵乃败/
6.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图纬,即图谶和纬书,图谶是古代宣扬迷信、预兆的图书;纬书是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一类书。
B. 刺史,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革为地方官职名称,一般为州或郡地方长官。
C. 乡里,同朝时,王和诸侯的国都周围设乡,民众聚居的地方叫里,乡里泛指乡民聚居的基层单位。
D. 管钥,亦作“筦钥”,即锁匙。后引申为事物的重要部分。本文中取其引申义,意为家中的重要财物。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钱谬小时候就表现出优秀的指挥才能,和伙伴们做游戏时,指挥号令很有法度,赢得了敬畏。
B. 钱谬有勇有谋,在与黄巢兵作战时候,巧妙地利用地名迷惑黄巢的军队,最终迫使他们撤兵。
C. 董昌对钱谬有知遇之恩,董昌叛乱,钱谬奉命讨伐,但没有直接攻打,而是派人劝降,最终使董昌幡然悔悟。
D. 钱谬病重,在选定继承人的问题上,对部下采用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最终让儿子元瓘继承了王位。
8. 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鉴镇将董昌募乡兵讨贼,表谬偏将,击郢破之。
2
(2)巢先锋度险皆单骑,谬伏弩射杀其将,巢兵乱。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③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所写。②洛城:洛阳。③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 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呼应,悲凉沉郁。 C. 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坐卧不宁,表现了无限情思。
D. 整首诗写了个人的遭际,也写了国家的命运,侧重表现个人遭遇。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10.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姓名 班级
的题号 答案 1 2 3 5 6 7 9
语文文言文专项练习(二)参考答案
一、1.C 【精准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本题属于文言断句,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
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 第一步找到常用语句首的副词“遂、俄而”,前面断开;第二步找到主语“芝、宣帝”,前面断开;第三部,根据结构,转折关系“而”前面断开,根据对仗句式“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中间断开。
2.C 本题中“践阼”原指“踏入古代庙堂前台阶”错,应是“踏上阼阶主位”。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同时“又表示用武力打败敌对势力”不符合原文,也错误。
3.B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蜀地饱受侵扰”错,原文“郡邻于蜀,数被侵掠”的意思是“天水接邻蜀地,多被蜀国侵扰”。
4.(1)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
(2)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得分点:(1)以:凭借;出征:出兵征讨;以为:作为;先驱:先锋。 (2)以:因为;履:行为;素:向来,一向;作:建造;屋五十间:定语后置句,五十间屋。 【参考译文】
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户人家。他的父亲被郭氾所害。鲁芝从小流离失所。十七岁时迁居雍地,致力于文化思想研究。被郡守举荐为上计吏,后被州郡征召为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鲁芝。于是举荐为孝廉,提升鲁芝为郎中。后封鲁芝为骑都尉、参军事、代理安南太守,再后来又升任为尚书郎。曹真亲自督促关右军务时,鲁芝又参与大司马府的军机大事。曹真去逝后,宣帝代替曹真督促关西军务,于是任命鲁芝参与骠骑军事,后调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邻,常被蜀军侵犯掠夺,人口一直在下降,盗贼四起。鲁芝竭力镇守防卫。又建立集市贸易,几年的工夫,被掠夺的土地都收复了。又调任他为广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数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大家亲自到京城上书,请求留下鲁芝继续做天水太守。魏明帝答应了这一请求,曹爽辅政的时候,鲁芝被拜为司马。多有正直的言论和深远的谋略,然而曹爽却不采纳。等到宣帝起兵要杀曹爽的时候,鲁芝又率领他的手下攻打城门,竭力保护曹爽,并劝曹爽说:“先生您处在伊周的高位,一旦获罪被罢免,即使想拉一条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说统领人),如果挟天子保住许昌,依仗帝王的威仪,号令天下征讨天下,谁敢不听从您呢!如果放弃这个决策而束手待毙,那不是想去东市被杀头,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没有听取鲁芝的意见,于是束手就擒。鲁芝也受到牵连而被下狱,论理当死,但他始终凛然不阿,始终不改坚贞的气节。宣帝很喜欢他,于是赦免了他。不久做了并州刺史。诸葛诞凭借寿春反叛,魏帝出征,鲁芝率领荆州文武官兵作为先锋。平定诸葛诞之后,升为大尚书,掌管刑法。武帝登基后,调任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因为他为官清廉为臣正直,向来不置办田宅,于是武帝派军士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间房屋的宅院。鲁芝知道后,借口年高力微,告老还乡,向朝廷请求的奏表上了十多次,于是征召为光禄大夫,赐以特殊的地位,御赐随行吏卒及车马。羊祜作为车骑将军,于是以自己的位置让鲁芝,说:“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为人谦和而不苟同,年迈华发,却始终在尽为臣之礼(孝命朝廷),尚且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我却超越了他(坐这么高的位子),凭什么来化解天下人(对我)的怨恨呢!”皇上没有听取。(可见)他被人敬重到了这样的程度。泰始九年去逝,时年八十四岁。武帝为他哀悼,并御赐大量的车马作为送葬之用,赐谥号贞,并赐墓地百亩。
5. B 本题画线句子中,“真”是人名,“昌兄子真”意思是“董昌哥哥的孩子董真”,“真”是“骁勇善战”的主语,故“昌兄子真”后应断开,排除A、D两项。再比较B、C两项,“与其裨将刺羽有隙”的应为“真”,而不是“全武”,故“真与其裨将刺羽有隙”之前应断开,排除C项。
6. D D项,“本文中取其引申义,意为家中的重要财物”错误。文中说“谬乃出管钥数箧”,意思是“钱镠于是拿出几小箱子锁钥”,可见“管钥”这里是指锁钥,用的是原意。
7. C C项,“但没有直接攻打,而是派人劝降,最终使董昌幡然悔悟”不正确。原文说的是“谬遣顾全武攻昌,斩崔温。昌所用诸将……遇全武辄败……全武执昌归杭州,行至西小江,昌顾左右曰:‘吾与钱公俱起乡里,吾尝为大将,今何面复见之乎!’左右相对泣下,因嗔目大呼,投水死”,据此可知,钱镠派顾全武攻打董昌,杀了崔温,董昌所用的各个将领遇到顾全武总是吃败仗,并不是“没有直接攻打”;而且是董昌自己觉得没有颜面再见钱谬投水而死,并不是钱谬“派人劝降,最终使董昌幡然悔悟”。
8. (1)石鉴镇的将领董昌招募乡兵(从乡里招募兵卒)讨伐叛贼(叛军),上表推荐钱镠为偏将,攻打王郢叛军并打败了他们。关键词句有:(1)“募”,招募;“表”,上表;“偏将”,做偏将;“破”,打败;“之”,代词,代王郢叛军,可译为“他们”。
3
(2)黄巢军的先锋跨越危险地带都是单人单马,钱镠埋伏下弓箭手射杀了他们的将领,黄巢军队大乱。 关键词句有:(2)“度险”,跨越危险地带;“单骑”,单人单马;“伏”,埋伏;“其”,代词,他们的。
参考译文:
钱镠,字具美,是杭州临安人。临安城里中有棵大树,钱镠幼小时候和一群小孩子在大树下做游戏,钱镠坐在大石上指挥孩子们模仿军队队列,号令很有法度,孩子们都害怕他。钱镠擅长射箭和使用槊,略微懂得图谶和纬书等书籍。
唐乾符二年,浙西裨将王郢发动叛乱,石鉴镇的将领董昌招募乡兵(从乡里招募兵卒)讨伐叛贼(叛军),上表推荐钱镠为偏将,攻打王郢叛军并打败了他们。当时,黄巢的叛军已经达到几千人,在浙东一带攻打掠夺,到了临安。钱镠曰:“现在临安镇兵少而叛军多,很难用武力来抵御,应当出奇兵来阻击他们。”于是和强壮的士兵二十人埋伏山谷中,黄巢军的先锋跨越危险地带都是单人单马,钱镠埋伏下弓箭手射杀了他们的将领,黄巢军队大乱,钱镠带领强壮的士兵践踏(冲杀)他们,斩杀了几百人。钱镠说:“这种(奇兵阻击)策略只能用一次,敌军大部队到了怎么能抵挡啊!”于是就领兵赶往八百里。八百里,是地名,(临行)叮嘱路边的老妇人说:“后面有问的,就告诉他们说:‘临安军队驻扎八百里了。’”黄巢大军到了,听了老妇人的话,不知道那是地名,说:“原来十几个士兵我们都打不过,何况驻扎了八百里的军队呢!”于是急忙带兵撤退。都统高骈听说黄巢不敢侵犯犯临安,认为(董昌、钱镠)很英武雄壮,召唤董昌和钱镠一起到广陵。高骈上表推荐高昌为杭州刺史,高昌让钱镠做都指挥使。
董昌造反。昭宗下旨削去董昌的官爵,封钱镠为彭城郡王、浙江东道招讨使。钱镠说:“姓董的对我有恩,不能立刻讨伐。”领三万士兵驻扎在迎恩门,派他的门客沈滂告诉董昌让他改错。董昌拿(用)二百万钱犒劳(钱镠)的军队,抓了应智等人送到钱镠军中,自己请求等候治罪,钱镠于是退兵。后来董昌又抗命,派他的将领陈郁、崔温等驻扎在香严、石侯,向杨行密求援兵,杨行密派安仁义救援董昌。钱镠派顾全武攻打董昌,杀了崔温。董昌所用的各个将领徐珣、汤臼、袁邠都是目光短浅的人,不懂兵法,遇到顾全武总是吃败仗。董昌哥哥的孩子董真,骁勇善战,顾全武等人攻打他,过了年都不能取胜。董真和他的裨将刺羽有矛盾,刺羽(在董昌那里)造谣诬陷他,董昌杀了董真,军队才失败。顾全武押解着董昌回杭州,走到西小江,董昌对随身手下说:“我与钱公一起从乡里起事,我曾经是大将,现在有什么颜面再见他呢!”左右随从相视而哭,于是董昌瞪大眼睛大叫着,
4
投水而死。
钱镠卧病在床,召来各位大将告诉他们说:“我的孩子们都愚笨胆小,不足以承担我死后的事情(继承王位),我死后,你们自己挑选能继承大任的人吧。”各位将领都哭了,都说:“元瓘跟随大王南征北战功劳最大,其他孩子比不上,请求立他继承王位。”钱镠于是拿出几小箱子锁钥,召来元瓘和他说:“各位将领允许你(继承王位)了。”钱镠死后,元瓘继位,承袭受封吴越国王。
9. D D项,“侧重表现个人遭遇”错误,本诗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杜甫是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并没有侧重表现个人遭遇。
10. ①思乡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远离家乡,“思家”“忆弟”写出与亲人分离,倍思亲。②飘零憔悴孤苦之感:诗人虽暂时安定,但“草木变衰”及下句“老”暗示诗人飘零、憔悴。③盼望早日平定叛乱:尾联写出听到连战告捷的喜讯,更急盼平定叛乱。
本题的要求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诗的首联“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四千里”,恨的是离家路途遥远,离家越远,思乡之情越弄;“五六年”,说的是叛军直入中原已经五六年了,点明的是战乱之久。诗人在外漂泊也很多年了,漂泊越久,思家之情越浓。所以这里既有个人漂泊之苦,又有国事艰难之痛。颈联的“宵立昼眠,忧而反常”写的是自己生物钟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却走来走去睡不着,反复忧思。为什么坐立不安呢?因为思乡思家,这两句委婉的通过描写生活细节表现了诗人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颔联两句描述诗人在蜀地漂泊的情况。“草木变衰”,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暗示时间的流逝,暗示漂泊蜀地时间较长,是因为战乱让我流亡蜀中这么多年,容颜变老了。首联也有“五六年”这样的描写战乱之久的词语。这里诗人表露的是一种恨战乱之久的感情;尾联“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写的是听到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而且要急于攻下幽燕之地。诗人虽个人困苦,但从未忘记国家。这里听说唐军节节胜利,而且有快要收复长安之势,所以内心是喜悦的,他希望能够尽快的平定叛乱,天下太平,自己也可以早些回到家乡,结束漂泊的生活。这里感情由前面的忧愁变为喜悦。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