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徐晓兰
工程问题是行测考试中的常考题型,之前讲过工程问题的两种常考题型:给定时间型和给定效率型的题目。而近几年的考试趋势,则是工程问题和优化统筹类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所以对于工程问题中的优化统筹类问题,我们有必要引起重视,掌握此种题目的解题技巧。
在工程问题中的优化统筹类问题,通常会涉及到两项工作或者一项工作的两个部分,有甲乙两个人,告诉每个人做每件工作的时间或者效率,然后寻找最优的方案,保证全部工作的尽快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效率是关键点,而在比较效率谁有优势时,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进行比较。一个角度是“绝对比较优势”,另一个角度是“绝对比较优势”。比如,下面这样一个表格:
甲 乙 A 12 10 B 7 15
有甲乙两个人来说,有A、B和C、D这四项工作,中间的数据代表分别所需的时间。当甲乙合作完成A、B这两项工作时,很明显,甲干B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短,效率高,而乙干A工作所需要的时间短,效率高,因此,干A工作,乙有“绝对比较优势”,干B工作,甲有“绝对比较优势”,因此甲、乙合作完成A、B这两项工作,想要用尽量短的时间,那么就让甲先干B工作,乙先干A工作,但是很明显甲干完7个时间单位就可以把B工作完成了,而乙此时还未完成A工作,所以甲可以7个时间单位之后帮着乙一起完成A工作剩下的部分。
甲 乙 C 10 12 D 5 8
有甲乙两个人来说,有A、B和C、D这四项工作,中间的数据代表分别干某项工作的效率。
当甲乙合作完成C、D这两项工作时,很明显,无论是C工作还是D工作,都是乙具有“绝对比较优势”,但是现在甲、乙两个人要一起合作来完成工作,我们不可能让乙一个人先来干C工作,再去干D工作,一定是甲乙两个人分工来完成,因此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相对比较优势”的概念。对于甲来说,C相对于D的效率比是10/5=2,对于乙来说,C相对于D的效率比是12/8=1.5,因此我们就说,对于C工作而言,甲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同理,对于D工作而言,乙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因此,我们先让甲来干C工作,让乙来干D工作。同时,我们会发现,甲干C工作的效率高于乙干D工作的效率,因此可以把甲的工作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完成C工作,另一部分是帮助乙来完成D工作,由于我们题目中C工作和D工作通常是配合进行的,因此如果想要量是最大的,那我们应该让甲完成C工作的量恰好等于乙完成D工作的量加甲帮忙完成D的那一部分,这样的话,才能实现最大优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