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在经历过办公自动化、三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之后,开始进入电子政务的系统整合和应用实施阶段。电子政务的建设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数字化阶段:从电脑打字到OA的推广。
Web化阶段:以政府上网为典型工程,完成政府信息的单向发布,进一步发展到政府少量业务的网上执行为主的双向交流网站。
资源化阶段:行业信息建设地区信息中心建设,以及政府信息门户的建设。 平台化阶段:所有的政务都是在网上处理,横向的和纵向的政府“条块”网络被统一在一个电子政务平台上面。
2、电子政务工程中的应用建设是按照四类应用展开的:
政府和公务员(G2E):利用内网建立有效的行政办公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内容包括:电子公文、电子邮件、日常事务等。
政府和企业(G2B):利用互联网等网络手段为各种经济活动提供信息化支持和指导。
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G2G):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有助于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办公,可以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
政府和公众(G2P):利用公共网络为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府服务。
综合数据部职能是数据管理与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建设。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可对分布在不同部门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整合、统计分析,并将其统一展示。系统包含对各部门数据的综合查询分析、报表生成及发布功能,为领导提供决策分析界面,使领导能够直观的了解全局和综合信息,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划分为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和系统管理平台等三个部分。目前政府各部门现有系统包括:财政、地税、国税、经贸、工商、人行、统计等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将现有的业务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有价值的数据整 合到数据中心,在整合过程中要对数据进行抽取、转换、过滤、安全传输,并在数据中心构建完整的基础数据库和综合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仓库;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构建统一的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的应用平台,该平台集成企业业务门户功能,实现用户的单点登录;系统的管理维护贯穿系统的各个层面,主要功 能有系统的配置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证书管理、传输管理和日志审计等。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由各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和中心数据交换平台组成。 部门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由各部门系统管理员统一负责,从而保证部门内部业务系统的数据安全。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中部署了数据发布的源适配器,实现数据的抽 取、转换、过滤和发布等功能,并支持数据的定时发布或实时发布等策略。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和中心交换平台可配置为集群,数据将先发布到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再 正确地传送到中心数据交换平台。该模式称为“集群模式”。 也可在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上安装一个数据库,作为交换数据库使用。通过部署数据复制适配器,实现共享数据从部门业务系统到交换数据库的数据转移
任务。数据复 制适配器可配成定时导入或实时导入,并支持数据的增量抽取或同步更新等多种模式。然后在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中部署数据发布源适配器,实现定时或实时的数据发 布,将数据进一步发布到中心数据交换平台。该模式称为“交换数据库模式”。
在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中部署数据订阅目的适配器,订阅来自各部门业务系统的共享数据,并存贮到数据中心数据库中(ODS,可操作数据存贮)。 至此,部门业务系统的可共享数据,就可以定时或实时集成到中心数据库中,形成数据中心的基础数据库。反之,也可以将数据中心的数据,根据访问权限要求,按主题发布给政府各部门。
部门和中心数据交换平台上部署的各种适配器,可通过可视化建模工具组装和配置完成。通过可视化的适配器组装技术,能适应各种异构的数据库,并针对各业务系 统数据交换与共享的不同需求,通过数据抽取策略以及过滤、转换、发布或订阅的业务规则,轻松实现各类应用适配器。适配器模型在部署和运行后,就可以实现数 据共享和信息交换。用户无需编程,只需关注于业务自身,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系统质量。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可以方便地修改适配器属性,轻松应 对需求变化。
各业务部门之间交换和共享的数据往往是重要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数据,需要集中存储起来进行综合利用。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可与业务系统明细数据同步的可操作 数据存贮,即通过保存准实时集成的数据,并进行数据比对等综合处理,建立财经基础信息共享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数据中心。 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综合财政、工商、质监、地税、国税、人行、经贸、统计等多个部门的有价值信息,为市政府领导提供市场监管、辅助决策等各类服 务,以及为各政府部门提供数据共享和交换服务。基于数据中心构建的统一应用平台,能为最终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直观、统一和集成化的应用界面,同时方便用 户的接入和个性化服务的定制。
对于系统建设来说,灵活的管理维护和可靠的安全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方案中,涉及到数据库管理、数据交换平台管理和应用系统管理等多个层次的管理,因此 需要建立一套灵活的管理策略。这些策略不但能保障应用系统本身的快速展示,也可以便捷的把应用层的策略映射到数据库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的策略上,从而提高 系统的可管理性。而安全管理则贯穿于数据交换平台、数据中心平台和统一应用平台。部门业务系统的安全权限由业务系统向部门数据交换平台的适配器有限开放, 而部门数据交换平台由部门的系统管理员进行权限管理;部门数据交换平台中的适配器需要经过授权才能访问部门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向部门数据交换平台发布或订 阅数据,也必须通过交换平台的授权和认证;统一应用平台要访问数据中心的数据也要通过数据中心平台的授权和认证;用户进入应用系统也需要经过统一的授权和 认证,认证后的用户只能访问授权的应用服务。故本技术方案提供的安全管理是严密和可靠的。
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体系架构图
在进行应用系统建设时,安全管理始终是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了系统建设的全过程。各部门业务系统需要交换和共享的财经数据和基础数据,透过物理隔离网闸将数 据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或从数据交换平台订阅共享数据,各部门的业务系统与数据交换平台是相对独立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业务系统的安全。在系统各个层面上的数据访问、数据发布和订阅,都需要数据交换平台的统一授权,这样既可以防止不相关的数据在数据交换平台上的发布,造成平台负担,影响系统效率和 安全,又能保证订阅者只接收自己关心的主题,过滤掉垃圾信息,防止消息被不该接收的人接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