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铁车站结构渗漏原因的分析及防治技术措施
摘要:地铁车站的建设如若出现任何的失误都可能会酿成巨大的灾难,要对地铁车站结构渗漏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确保车站工程的施工防水质量,达到防水的预期效果,降低车站运营后的维修成本,使其产生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地铁车站;结构渗漏;原因;防治 前言
地铁因运量大、速度快、无污染及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等其它交通工具不能比拟的特点而受到大中城市的青睐。但地铁车站属于大规模地下结构工程,人流量大、运营设备多,对防水要求标准极高,而结构渗漏水对地铁车站的运营、养护及维修危害很大。
一、地铁车站结构渗漏原因的分析
1、混凝土的自应力裂缝渗漏水现象
混凝土的自应力裂缝往往是在混凝土墙板上容易产生,它的形式一般为上下贯通的裂缝,在整个混凝土墙壁上呈现出有规律的裂缝,一般在3~5m一道。该种裂缝是混凝土的自应力引起收缩变形开裂,地铁车站底、顶板多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在水泥水化热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混凝土的膨胀应力开始消失而此时的混凝土开始产生收缩。这种收缩是均匀的收缩,所以在此种条件下,混凝土墙板的裂缝呈现出有规律性的裂缝。
2、工缝、诱导缝、变形缝问题
从车站渗漏水主要集中在施工缝、诱导缝、车站主体与隧道及附属结合的变形缝等处。主要表现在:(1)水平纵向施工缝注浆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部分被堵住,无法使用;(2)施工缝用止水条安装跑位或止水条保管不善,安装时已经膨胀完毕;(3)对施工缝处未进行凿毛处理,浮浆清理不彻底;(4)施工缝、变形缝处止水带埋设位置不准确或未妥善保护,有局部破损的现象或止水带接头处理不合适;(5)止水带与砼接触面有气泡或缝隙,砼振捣不密实;(6)砼施工时,端模支撑不牢固,存在漏浆现象;(7)车站主体与附属接口部位外包防水的松弛度及预留的搭接长度不够,导致防水材料无法很好的连接。
二、地铁车站结构渗漏的防治技术措施
1、混凝土自防水
采用抗渗等级不小于s8的防水混凝土,并拟于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外加剂,如UEA及高效减水剂等,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增加混凝土的抗裂能力。
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对进场混凝土按规定抽样检测,尤其是水泥含量及颗粒级配,保证混凝土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混混凝土的坍落度: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入槽塌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顶板、底板、边墙混凝土入槽塌落度控制在l1-14cm之间。结构混凝土采取分段浇注,以减少混凝土的一次浇注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收缩量。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振捣,保证其匀质性和密实度。在结构顶板及楼板的大开孔部位采用聚丙烯腈纶添加剂混凝土,添加量为4kg/m3,有效控制孔周混凝土开裂。加强防水混凝土终凝后的养护,消除其早期干缩裂纹。侧墙混凝土脱模后及时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并用薄膜封闭混凝土表面;顶板采用贮水养护。
2、围护结构的防水措施
主体围护结构防水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的质量直接影响内衬结构的自防水效果。而每幅地下连续墙的接缝是其薄弱环节,为保证接缝质量,必须检查邻幅槽壁的清刷工作,经反复清刷后的刷壁器上无结块泥团;混凝土浇筑时槽内泥浆比重应控制在设计和规范允许范围,同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和易性;混凝土浇筑时要求连续紧凑,以避免由于浇注间隔时间过长而产生夹泥现象。
3、变形缝防水
(1)设置背贴式橡胶止水带
止水带设置止水带安装在膨润土防水毯表面时,可直接采用水泥钉和铁垫片固定止水带,固定点应距止水带边缘不大于20mm位置,固定应牢固、定位准确,避免浇筑混凝土止水带移位或脱落。止水带设置在其它防水层表面时,采用胶粘法等固定,不得采用水泥钉穿过防水层固定。止水带应尽量整环设置。如出现现场接头时,采用现场热硫化对接;当无条件时,采用未硫化的丁基橡胶腻子片粘贴搭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搭接部位的齿条间应采用未硫化丁基橡胶腻子片或丁基橡胶防水密封胶粘带进行加强密封。接头两侧止水带的纵向轴线应对齐。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控制误差不得大于10mm。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灌注混凝土时止水带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容易出现倒伏,采用转角预制件防止齿条倒伏的措施。止水带表面严禁施做混凝土保护层,确保止水带齿条与结构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浇筑混凝土时,平面设置的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泥污、堆积杂物等,必须清理干净。以免影响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密实性。
(2)设置密封胶嵌缝
嵌缝前,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嵌缝深度除掉变形缝内一定深度的衬垫板,并将缝内表面混凝土面用钢丝刷和高压空气清理干净,确保缝内混凝土表面干净、干燥、坚实,无油污、灰尘、起皮、砂粒等杂物,变形缝衬垫板表面无堆积杂物。缝内变形缝衬垫板表面应设置隔离膜,隔离膜可采用0.2~0.3mm厚的PE薄膜,隔离膜应定位准确,避免覆盖接缝两侧混凝土基面。注胶应连续、饱满、均匀、
密实。与接缝两侧混凝土面密实粘贴,任何部位均不得出现空鼓、气泡、与两侧基层脱离现象。密缝胶表面应平整,不得突出接缝混凝土表面。嵌缝完毕后,密封胶未固化前,应做好保护工作。顶板迎水面嵌缝胶必须与侧墙外贴式止水带密贴粘结牢固。
4、特殊部位处理措施不当
穿墙管附近、降水井周边、桩头与底板相接处、接地引出线处或预埋铁件处渗水原因:周边混凝土不密实,未做加强防水措施,底板防水层不连续导致地下水渗入底板。
设计方面预防:a、焊接一圈止水环。b、采用防水胶带、密封胶密封、缓膨型遇水膨胀腻子条、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单组分聚氨酯遇水膨胀密封胶等进行防水加强处理。
施工方面预防:a、混凝土振捣,使预埋件四周混凝土密实,不应有空隙形成渗水通道。b、止水环与钢管焊接密实,不得有漏焊现象。c、止水条与止水环必须保证密贴。d、埋设件端部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250mm时,必须局部加厚。
5、外包防水
(1)基层平整度直接影响预铺防水卷材的铺设质量,因此现场应对基层平整度进行重点控制。①严格控制前续施工质量,尤其是围护桩的桩位、桩身垂直度及网喷混泥土表面平整度等;②按设计要求做好降水工作,保证作业面的干燥洁净。
(2)原材的质量控制。按设计要求采购,并做好材料进场抽样验收工作,材料的性能指标必须满足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确保防水卷材的搭接宽度和质量,对防水卷材做缝隙、裂纹及搭接的不良点或漏点检查,有缺陷立即补救。
(4)在变断面处设双重防水层,保证其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效果。
(5)对已铺设好的防水材料,在进入下一道工序前,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做好防水材料的保护工作。
结束语
地铁车站的防水堵漏工作首先应确定主动性、整体性、前瞻性的防水理念,因为被动的局部的堵水,结果只能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事与愿违;水分子的直径是0.3×10-6mm,在承压水的作用下,结构的每一个部位都有发生渗漏水的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要有前瞻性,防水的各工序都要精工细作,每一道工
序都不能马虎,否则必然导致后续堵漏工作的麻烦。
参考文献
[1]王希旺.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
[2]张波.地铁车站接头防渗漏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3(03).
[3]何滔.浅谈地铁车站的防水工程施工技术[J].科学之友,201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