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计算专练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计算专练

江苏省苏科版初三物理上学期 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计算专练

一、计算题 1. 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400N的货物所用拉力恒为240N,

货物被匀速提升10m。求 (1)工人做的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杠杆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为某杠杆示意图,物

体C为边长为50cm的正方体,其质量为65kg,杠杆AB可绕O点转动,AO:OB=2:1,一个体重为600N的人用竖直向下的力拉绳子,对杠杆B端产生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杠杆在

水平位置保持静止,且物体C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杠杆自重、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1)地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是多少? (2)人对绳子的拉力是多少?

(3)若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则人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4

3. 如图是滑轮组提起重物装置的示意图,物体重G=6×10N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为80%,拉力F的功率为2.5KW,要把重物匀速提升1m求: (1)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多少? (2)需要的拉力F为多大? (3)需要多长时间?

1 / 9

4. 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84 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

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分别如图(丙)和(丁)

-2 2

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5×10m,不计摩擦和绳重,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

(1)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 (2)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3)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 (4)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5. 我国某种新型坦克,其质量为20t.(g=10N/kg).求:

(1)坦克受到的重力;

(2)坦克以36km/h的速度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

(3)在某次任务中坦克发动机以500kW的功率工作了0.5h,求这次任务中发动机所做的功. 6. 如图所示为工地上利用卷扬机和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情形。卷扬机对绳

的拉力为400N,用1min的时间将重900N的物体匀速提升5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求:(1)动滑轮所受重力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卷扬机拉力做功的功率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计算专练

7. 一辆卡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105W,速度为20m/s。若汽

车行驶600s,求: (1)发动机做的功; (2)卡车的牵引力

8. 如图所示,斜面高为2m,小兵同学用绳子在1min内将重

为450N的木箱沿斜面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物体沿斜面移动了4m,拉力大小为300N,绳重不计。求: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2)拉力做的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 (4)拉力做功的功率。

9.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放在地面上边长为20cm,质量为100kg的重物,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00W,重物上升的速度为1m/s。(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求:

(1)当物体静止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4)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2200N的重物,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少。

10.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

杆,支点在O点,他的重心在A点,重力为500N.求: (1)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至少多大? (2)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瓦?

3 / 9

答案和解析

1.【答案】解:

(1)由图知,n=2,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2h=2×10m=20m, 工人做的功:

W总=Fs=240N×20m=4800J; (2)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W有=Gh=400N×10m=40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83.3%。

答:(1)工人做的功为480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3.3%。

【解析】(1)根据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然后根据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

(2)根据s=nh求出物体上升的高度,然后根据W=Gh求出有用功,最后根据η= ×100%

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使用滑轮组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知道根据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属于常考题型。

2.【答案】解:(1)地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等于物体C对地面的压力,即: F支=F压=pS=2000 Pa×(0.5 m)2=500 N (2)物体C对A端的拉力FA=G物-F支=65 kg×10 N/kg-500 N=150 N 由题知,AO:OB=2:1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有:

FA•AO=FB•OB 150 N×2=FB×1 解得:FB=300 N 所以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拉=FB=300N (3)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即:F压=G人-F拉=600 N-300 N=300N; 人对地面的压强: 。

故答案为:(1)地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是500N; (2)人对绳子的拉力是300N; (3)人对地面的压强是7500Pa。

【解析】(1)地面对物体C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F支=F压=pS计算即可;

(2)首先根据FA=G物-F支计算出杠杆上A点产生的拉力,然后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计算人对绳子的拉力即可;

(3)首先根据F压=G人-F拉=计算人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 计算人对地面的压强。 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够正确的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计算专练

3.【答案】解:(1)有用功:W有=Gh=6×104N×1m=6×104J 总功:W总=

=

=7.5×10J

4

4

4

4

额外功:W额=W总-W有=7.5×10J-6×10J=1.5×10J. (2)读图可知,s=3h=3×1m=3m, 需要的拉力F=

=

=2.5×10N.

4

(3)绳端移动的速度:由公式P=Fv得,

v= =

=0.1m/s

绳端需移动3m,则所需时间

t= = =30s.

答:(1)有用功为6×10J,额外功为1.5×10J;

4

(2)需要的拉力F为2.5×10N; (3)需要的时间为30s.

【解析】(1)在已知物重和提升高度的情况下,利用公式W=Gh可直接计算有用功的大小;根据有用功与机械效率可得出总功的大小,有用功占80%,则额功外占20%,可求出额外功;

(2)求出总功的大小,再根据拉力移动的距离,可利用公式W=Fs的变形,求出拉力F的大小;

(3)知道功率,根据公式P=Fv的变形,可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再根据提升的高度可得出提升的时间.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用功、总功、额外功的求法,机械效率、功率、速度的计算等,虽然也用到的都是基本的常见公式,但考查的角度较为特殊,尤其最后的求提升物体的时间,有一定的新意,值得我们关注. 4.【答案】解:(1)由图丙可知在2~3s内,重物做匀速运动,v=2.50m/s,由图乙知,拉力F=35N,

从动滑轮上直接引出的绳子股数(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 所以,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v′=3v=3×2.50m/s=7.5m/s, 拉力做功功率(总功率):

4

4

P总=

=Fv′=35N×7.5m/s=262.5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3)由图乙知,在1~2s内,拉力F=40N,由图丁知,重物上升高度h=1.25m 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s=3h=3×1.25m=3.75m, 拉力做的功:W=Fs=40N×3.75m=150J;

(4)在2~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F= (G+G动)得, 动滑轮重G动=3F-G=3×35N-84N=21N,

由F= (F拉+G动)得,在0~1s内,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F拉=3F″-G动=3×30N-21N=69N,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F压=G-F拉=84N-69N=15N,

5 / 9

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p=

Pa。

答:(1)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262.5W; (2)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 (3)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150 J;

(4)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300 Pa。

【解析】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涉及到功、功率、机械效率、二力平衡和压强,能从题目提供的图中得出每秒内的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则拉力F移动的距离s=3h。 (1)由F-t图象得出在2~3s内的拉力F,由v-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速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速度,利用

求拉力做功功率;

(2)知道拉力F和物重G大小,以及s与h的关系,利用效率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由F-t图象得出在1~2s内的拉力F,由h-t图象得出重物上升的高度,求出拉力F的作用点下降的距离,利用W=Fs求此时拉力做功;

(4)在2~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F= (G+G动)求出动滑轮重;再根据F= (F拉+G动)求出绳子对物体的拉力,进而求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然后根据p= 求出重物对地面的压强。 5.【答案】解:

(1)坦克受到的重力:

G=mg=20×103kg×10N/kg=2×105N;

(2)v=36km/h=10m/s,t=5min=5×60s=300s, 由v= 得通过的路程:

s=vt=10m/s×300s=3000m;

(3)由P= 可得,发动机所做的功:

W=Pt′=500×103W×0.5×3600s=9×108J. 答:(1)坦克受到的重力为2×105N;

(2)坦克以36km/h的速度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3×103m; (3)这次任务中发动机所做的功为9×108J.

【解析】(1)已知坦克的质量,利用G=mg可求得其重力;

(2)已知坦克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通过的路程; (3)已知坦克发动机的功率和时间,利用P= 可求得这次任务中发动机所做的功. 此题以新型坦克为载体,考查重力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功的计算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6.【答案】解:(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3,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 (G+G动)得动滑轮所受重力:

G动=nF-G=3×400N-900N=300N。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Gh=900N×5m=4500J,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计算专练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3×5m=15m, 滑轮组做的总功:

W总=Fs=400N×15m=6000J,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100%= ×100%=75%。

(3)工作时间t=1min=60s, 则卷扬机拉力做功的功率:

P=

=

=100W。

答:(1)动滑轮所受重力为300N;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3)卷扬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00W。

【解析】(1)由图可知,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F= (G+G动)求出动滑轮所受重力;

(2)根据W有=Gh求出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根据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利用W总=Fs求出滑轮组做的总功,最后根据η= ×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根据P=

求出卷扬机拉力做功的功率。

此题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功率的计算,掌握基本公式或规律,正确判断连接动滑轮绳子的股数是解决滑轮组问题的关键。 7.【答案】解:

5

(1)由题知,卡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10W,行驶时间600s, 由P= 可得,发动机做的功:

W=Pt=2×105W×600s=1.2×108J;

(2)由v= 可得,汽车行驶的路程:

s=vt=20m/s×600s=1.2×104m, 由W=Fs可得,卡车的牵引力:

F= ==1×104N。

答:(1)发动机做的功为1.2×10J; (2)卡车的牵引力为1×104N。

【解析】(1)已知功率和时间,由W=Pt计算发动机做的功; (2)先计算出卡车行驶路程,由W=Fs计算卡车的牵引力。

本题考查了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熟练运用公式即可解题。 8.【答案】解:

(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 W有=Gh=450N×2m=900J; (2)拉力做的功:

W总=Fs=300N×4m=1200J, (3)斜面的机械效率:

7 / 9

8

η= = ×100%=75%;

有用

(4)拉力做功的功率:

P=

=

=20W。

答:(1)小兵对木箱做的有用功为900J; (2)拉力做的功为1200J;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4)拉力做功的功率为20W。

【解析】(1)知道货物的重力和斜面的高度,根据W=Gh求出有用功; (2)利用W=Fs求出总功;

(3)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4)利用P= 求拉力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功的公式、功率公式、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有用功和总功的含义是关键。 9.【答案】解:

(1)物体静止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压=G=mg=100kg×10N/kg=1000N, 受力面积:

S=(0.2m)2=0.04m2, 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压= =2.5×104Pa;

(2)由图知,n=3,则绳端移动的速度: v=3v物=3×1m/s=3m/s,

由P= = =Fv可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 =400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 = = = = =×100%≈83.3%。

有用

(4)不计绳重和摩擦力,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G+G动), 则动滑轮重力:

G动=3F-G=3×400N-1000N=200N,

匀速提起2200N的重物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G′+G动)= (2200N+200N)=800N。

答:(1)当物体静止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2.5×10Pa; (2)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400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4)若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2200N的重物,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800N。

【解析】(1)物体静止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知道正方体的边长,求出其底面积,再根据压强公式p= 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4

江苏省 苏科版 初三物理 上学期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计算专练

(2)由图可知使用滑轮组时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由v=3v物求出绳端移动的速度,已知拉力做功的功率,根据P= = =Fv计算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3)知道了物重和拉力,根据η= = = = 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有用

(4)不计绳重和摩擦力,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 (G+G动),据此求动滑轮重力;用此滑轮组匀速提起2200N的重物时,利用公式F= (G+G动)求此时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本题主要考查了重力公式、压强公式、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的综合应用,同时也考查了滑轮组的特点,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 10.【答案】解:

(1)动力臂L1=0.9m+0.6m=1.5m, 由杠杆平衡知识可知: F1L1=F2L2

F1×1.5m=500N×0.9m, F1=300N;

(2)他1min做功:

W=nW0=nF1s=30×300N×0.4m=3600J;

P= =

=60W。

答:(1)他将身体撑起时,地面对双手的支持力至少300N;

(2)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60瓦。

【解析】(1)求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利用杠杆平衡的条件可以求出地面对手的支持力; (2)根据W=Fs求出1min做的功,利用P= 求出做功功率。

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这是一道结合学生实际的题目,要学会分析题目所给的图形,从图形上找到解题的信息。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