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人教版新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第十七章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在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为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请你在图17.1-2 的方格中建立有关坐标轴并制定其标度,把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2)小英说,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些数据中有一组是 明显错误的,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读取这组数据时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时需要把它剔除掉。这是哪组数据? 2. 在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小凯把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了图17.1-3 所示的电路,正准备闭合开关时,旁边的小兰急忙拦住他,说接线错了。

请你检查一下电路,错在哪里?小兰发现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请把接错的 那一根导线找出来,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课后习题答案 1.(1)图略 (2)“1.2V 0.40A”这组数据跟其他数据的规律完全不同,需要剔除。 2.如图所示 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 1.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80 Ω,接在220 V的电压上,流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 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 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 mA,加在这个定值电 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 3. 某小灯泡工作时两端的电压是2.5 V,用电流表测得此时的电流是300 mA,此 灯泡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4. 某同学认为:“由I = U/R变形可得R = U/I。这就表明,导体的电阻R 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第二节《欧姆定律》课后习题答案 1. 2.75A 2. 2V 3. 8.3Ω U解析:1.根据公式I= 2.根据公式U=IR 3.根据公式R = U/I R4.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还受温度影响,而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公式R = U/I只是一个电阻的计算式,通过此公式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但不能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当导体不接入电路

时,其阻值不会改变。

× 第十七章第三节《电阻的测量》

1. 一个小灯泡上标着“2.2 V

0.25 A”,表明这个小灯泡工作时的电 阻是8.8 Ω。图17.3-2 是一位同学为检 验小灯泡的标称电阻是否准确而连接的

来源于网络

实验线路。他的连接有三个错误。请你 指出这三个错误分别错在哪里。应怎样

改成正确的连接?

2. 已知流过一只电阻为242 Ω 的灯泡的电流是0.91 A 。如果在灯泡两端再并联一个电阻为165

Ω 的电烙铁,并联电路的总电流变为多大? 3. 图17.3-3 是用伏安法测量某未知电阻的电路图。 (1)根据电路图将图17.3-4 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2)读出图17.3-5 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算出被测电阻本次的测量值。

4. 在测量标有电压为2.5 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第一次测量时的电压等于2.5 V,小灯泡正常发光,以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压逐次下调,使灯丝温度不断降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量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请你根据表中电压和电流的数据计算每次的电阻,填在表格中; (2)对比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阻值,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写成一句具有概括性的结论。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1.(1)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应“正进负出”; (2)电流表量程选择不合适,应选“0~0.6A”; (3)滑动变阻器均接在金属杆上,应“一上一下”地连接。 U2.根据欧姆定律I=得,U=IR=0.91A×242Ω=220V,并联一个电烙铁后,这个电烙铁两端的电压R为220V,则通过此电烙铁的电流为I’=U/R’=220V/165Ω=1.33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I总=I+I’

=0.91A+1.33A=2.24A 3.(1)如图所示 (2)0.4A 2.4V (3)6Ω 4.(1)自左至右依次填入:8.08 7.08 6.19 4.74 3.13 2 (2)小灯泡越亮,灯丝电阻越大,小灯泡的电阻值随着小灯泡的亮度增大而增大,说明灯丝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第十七章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 把5 Ω 的电阻R1 跟15 Ω 的电阻R2 和一个电流表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上,电流表的读数是0.3 A,电源的电压是多少? 2. 电阻R1 与R2 并联后接入电路,两端所加电压为24 V,如果R1 为80 Ω,通过R2的电流为0.2 A,电路中的总电流是多少?电阻R2 的阻值是多少? 3. 有一个40 Ω 的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0.2 A。若将它接在20 V的电源上,该电阻能正常工作 吗?为使其正常工作,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4. 如何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来测量某未知 电阻的阻值?小林设计了图17.4-3所示的电路。实验时, 已知R1 为20 Ω,在闭合S 的情况下,断开S1 时电流表 的读数是0.15 A,闭合S1 时电流表读数是0.21 A。整个 实验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不变,求被测电阻R2的阻值。 5. 如何用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来测量某未知

电阻?小红设计了图17.4-4 所示的电路。实验时,已知 R1 为40 Ω。在闭合S 的情况下,断开S1 时电压表的读 数是2.0 V,闭合S1 时电压表的示数是2.8 V。整个实验

来源于网络

过程中电池的电压不变,求被测电阻R2 .

第四节课后习题答案

1. 6V 解:电路中的总电阻R=R1+R2=5Ω+15Ω=20Ω 电源电压U=IR=0.3A×20Ω=6V 2. 0.5A 120Ω 解:通过R1的电流I1=

U24V==0.3A, 这个并联电路的总电流R180U24V==120Ω I20.2AI=I1+I2=0.3A+0.2A=0.5A R2=

3.解:该电阻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U最大=I最大R=0.2A×40Ω=8V 所以该电阻不能直接接在20V的电源上。 为了使其正常工作,应该给电路中串联一个合适的电阻,串联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U-U最大=20V-8V=12V ,该串联电阻的阻值为R’=U’/I最大=12V/0.2A=60Ω 4.解:在闭合S 的情况下,断开S1 时电流表的读数是0.15 A,0.15A即为通过R1的电流。电源电压为U=U1=I1R1 =0.15A×20Ω=3V,闭合S1时,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通过R2的电流为I2=I-I1=0.21A-0.15A=0.06A,被测电阻R2=U/I2=3V/0.06A=50Ω 5.解:闭合S1时,R2被短路,电压表示数2.8v即电源电压。闭合S、断开S1时电阻R1、R2串联,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2.0V(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2.0V)。R2两端的电压为U2=U-U1=2.8V-2V=0.8V ,电路中的电流I=I1=U1/R1=2v/40Ω=0.05A,电阻R2=U2/I=0.8V/0.05A=16Ω

来源于网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