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排水以及怎样做好排水是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众多建筑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两种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排水措施,即明沟排水以及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两种方法 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要学会灵活使用排水措施,必要时可以采取组织排水以及自由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排水措施的有效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在施工排水的过程中,不仅要排除地下的自由水,地表水,雨水也列在被排除之列, 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彻底排水在道路施工时,所有的基坑以及沟槽工作都需要将土壤的含水层切掉,这样的情况下,地下水就会不断的涌入挖好的基坑内,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赶上雨季,那么地表水也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基坑,这时排水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做好排水措施才能够保证道路施工顺利有质量的完成,还能够避免边坡坍塌以及地基承受力下降等问题发生。然而排水措施的实行必须赶在正式施工之前,在施工道路的两侧做好排水系统,这样就可以保证雨水能够顺畅地排出,路基地基以及路基填筑表面也能够避免雨水浸泡的情况。
在众多的施工排水方法中,明沟排水以及人工降低地下水水位是两种最重要的方法。明沟排水的主要步骤为在施工开始之前,首先在要开挖沟槽或者基坑的周围围筑堤坝,用于截水,其次还可以在施工内地的中央位置或者其他四周位置挖排水沟,这样就可以利用排水沟
汇集地下水以及地面水最后集体利用水泵抽走 人工降低水位是针对地下水而产生的办法,也是在施工进行之前开始进行的,首先在准备开挖基坑的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井点,然后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的水位降到基坑以下,这样的方式可为干槽施工创造一定的条件,下面就来详细的描述一下两种措施的主要环节。
1明沟排水
对于明沟排水措施来说,它主要包括地面截水以及坑内排水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共同组成了明沟排水措施
1.1地面截水
对于地面截水来说,它主要针对地表水以及雨水难以排出的情况进行,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施工的现场以及基坑、沟槽的周围建筑适当的堤坝,这样就可以起到截水的效果。一般来说,建筑堤坝时最好将其高度控制在0.5~0.8m之间,堤坝的位置最好选在沟槽或基坑四周,也可以在迎水一侧以及两侧筑建堤坝,这样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排水效果,还可以循环利用挖坑的土。对于地面截水的处理首先要利用天然的排水沟道,这样的疏通方式才能够更加方便。但是如果没有天然的沟道也可以自行在四周挖掘排水用的沟渠进行排水,这样可以很好的拦截并排除地面水。但是在进行时一定要注意与地面上的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以及安全问题。
1.2坑内排水
坑内排水方法一般适用于开挖基础相对较浅或者沟槽基坑内的水量很少的情况,在开挖基坑或者沟槽的过程中,地下水与地表水一
般会涌入坑内,但是如果在开挖的同时在坑底共同设置集水井,在集水井的周围布置好排水沟的分布并适时挖好完成,这样就可以利用水泵在地下水或地表水流入集水井后将其抽出一般会在坑底四周或者是迎水的方向进行排水沟布置,最好距离坡脚0. 3m之内对于沟断面尺寸以及纵向坡度的选择,主要根据排水量的不同而设置,一般断面的大小会在0.09m2之上,坡度的选择会选在0.1%~0.5%之间。此外,布置集水井一般会选择30~40m之间进行设置,集水井的直径一般大于0.7m,这样的设置方法并不是盲目设置,主要根据地下水量的大小以及基坑平面形状进行设置, 当然水泵的抽水能力也在考虑范围之内。集水井的深度要随着挖土的深度逐渐增长,但是要低于排水沟0.5~1.0m,也就是必须低于抽水泵的进水阀高度对于明沟排水措施来说,它主要有排水方便以及应用普遍等优势,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一般使用的较多,但是对于除细砂或者粉砂等土质却不适用,而其他的土质都非常实用。
2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2.1轻型井点
对于一些排水比较困难的粗砂中砂或者细砂等土层,如果在进行施工时产生排水困难的情况,要想降低其水位必须选择轻型井点轻型井点主要由井点管滤管 集水总管以及抽水设备等组成,这些设备构成了轻型井点,使其更加轻松地将沟槽或者基坑中的水排出来,在轻型井点运行时,其主要运行的原理是利用真空的原理来降低地下水的水位,这样的排水方法可以解决一些比较困难的排水情况
2.2电渗井点
在排水进行的过程中,轻型井点一般利用重力或真空作用进行排水,但是其作用于渗透系数小于0.11m/d的粘土淤泥或者粉土等土质进行排水时效果却不是非常的显著, 这时电渗井点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在运用电渗井点进行排水时,一般会配合轻型井点共同使用,如果轻型井点与电渗井点配合使用,那么降深需要低于8m,这样才能够起到最好的排水效果 对于电渗井点来说,它主要的运作原理为利用井点管作为电渗井点的阴极,反之阳极就用钢管来代替,在基坑或者沟槽四周进行井点管布置,在布置之前要首先用套管充枪打出小孔再进行埋设 在进行阴极埋设时一定要保持垂直状态,在井点管内测埋设但是要避免与相邻的阴极相碰 在埋设阳极时,要严格遵守外露20~40cm的规则,还要保持阳极埋在土里的部分深于井点管50m,这样才能够保证排水措施的顺利进行,将水位降到适当的深度。
3施工中排水问题的具体应对措施
3.1严格根据图纸完成市政道路施工排水施工
在道路排水施工的过程中,图纸是所有一切施工进行的根据,所以在进行图纸设计时一定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对于地质以及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彻底的全面的勘察以及记录, 这样得到的数据设计出来的图纸可信度才更加的高, 也能够为施工者提供可靠地参考,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根据图纸进行,在发现施工状况与设计发生不符的情况一定要认真分析,改正,这样才能够保证排水系统顺利运行。
3.2严格勘察,避免出现排水管道偏差的情况发生
对于排水系统来说,排水管道出现偏差的情况不仅会影响排水管道的排水作用,还会导致排水系统瘫痪,对于这些隐患施工人员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在进行排水系统施工之前要严格的勘察施工地段以及项目,这样才能够获取有效 准确的数据,保证排水管道设置的正确性 在实际施工中,对于设计要求的地质状况一定要严格遵守,只有达到相关标准以及要求才能够开始进行施工,这样设置出来的排水管道才更加精准, 真正的起到排水作用 如果在排水管道设置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要在适当的位置增添连接井,这样才可以继续进行施工
4结语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如何做好排水以及怎样做好排水是道路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众多建筑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本文中主要介绍了两种在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排水措施,即明沟排水以及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等两种方法 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中要学会灵活使用排水措施,必要时可以采取组织排水以及自由排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才能够保证排水措施的有效性,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家安.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
[2]侯景林.浅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J].江西建
材,2014(17)
[3]吴广秀.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污水管顶管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