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尚佳旅游分享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HDB3码型变换实验报告

HDB3码型变换实验报告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实验二 HDB3码型变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几种常用的数字基带信号的特征和作用。 2、 掌握

HDB3码的编译规则。

3、 了解滤波法位同步在的码变换过程中的作用。

二、实验器材

1、 主

控&信号源、2号、8号、13各一块

2、 双

踪示波一台

3、 连

接若干

三、实验原理

1、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模块器线号

信号源PN15数据HDB3编码HDB3-A1电平变换HDB3输出CLK时钟HDB3-B1数据移位输出取绝对值缓存4bitHDB3-A2极性反变换HDB3输入时钟HDB3-B2信号检测译码时钟输入单极性码8# 基带传输编译码模块数字锁相环法位同步BS2数字锁相环输入13# 载波同步及位同步模块 HDB3编译码实验原理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我们知道AMI编码规则是遇到0输出0,遇到1则交替输出+1和-1。而HDB3编码由于需要插入破坏位B,因此,在编码时需要缓存3bit的数据。当没有连续4个连0时与AMI编码规则相同。当4个连0时最后一个0变为传号A,其极性与前一个A的极性相反。若该传号与前一个1的极性不同,则还要将这4个连0的第一个0变为B,B的极性与A相同。实验框图中编码过程是将信号源经程序处理后,得到HDB3-A1和HDB3-B1两路信号,再通过电平转换电路进行变换,从而得到HDB3编码波形。

同样AMI译码只需将所有的±1变为1,0变为0即可。而HDB3译码只需找到传号A,将传号和传号前3个数都清0即可。传号A的识别方法是:该符号的极性与前一极性相同,该符号即为传号。实验框图中译码过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程是将HDB3码信号送入到电平逆变换电路,再通过译码处理,得到原始码元。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HDB3编译码(256KHz归零码实验)

概述:本项目通过选择不同的数字信源,分别观测编码输入及时钟,译码输出及时钟,观察编译码延时以及验证HDB3编译码规则。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信号源:PN 目的端口 连线说明 模块8:TH3(编码输入-数基带信号输入 据) 信号源:CLK 模块8:TH4(编码输入-时提供编码位时钟 钟) 模块8:TH1(HDB3输模块8:TH7(HDB3输入) 出) 将数据送入译码模块 模块8:TH5(单极性模块13:TH7(数字锁相环输数字锁相环位同步码) 模块13:TH5(BS2) 入) 提取 模块8:TH9(译码时钟输入) 提供译码位时钟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 →【256K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011,即提取512K同步时钟。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1)用示波器分别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TH3和编码输出的数据TH1(HDB3输出),观察记录波形,有数字示波器的可以观测编码输出信号频谱,验证HDB3编码规则。

注:观察时注意码元的对应位置。

(2)用示波器对比观测编码输入的数据和译码输出的数据,观察记录

HDB3

译码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思考:译码过后的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形相比延时多少?

波形相比延迟了五个时钟周期

实验项目二 HDB3编译码(256KHz非归零码实验)

概述:本项目通过观测HDB3非归零码编译码相关测试点,了解HDB3编译码规则。

1、保持实验项目一的连线不变。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HDB3编译码】 →【256K非归零码实验】。将模块13的开关S3分频设置拨为0100,即提取256K同步时钟。

3、此时系统初始状态为:编码输入信号为256K的PN序列。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参照前面的256KHz归零码实验项目的步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五、实验报告

1、分析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

(1)先将消息代码变换成AMI码,若AMI码中连0的个数小于4,此时的AMI码就是HDB3码

(2)若AMI码中连0的个数大于4,则将每4个连0小段的第4个0变换成与前一个非0符号(+或-)同极性的符号,用V表示(前一非零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符号极性为+,则第4个0转换成+V;同理若极性为-,则转换为-V); (3)为了不破坏极性交替反转,当相邻V符号之间有偶数个非0符号时,再将该小段的第1个0变换成+B或-B,B符号的极性与前一非零符号的极性相反,并让后面的非零符号从V符号开始再交替变化。

2、根据实验测试记录,画出各测量点的波形图,并分析实验现象

1 / 1文档可自由编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