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 I● Il 广角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c:view 提高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 周志敏 (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摘1 10036) 要】功率因数是供用电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功率因数的高低关系到输配电线路、设备的供电能力,也影响到其功率损耗。提 高功率因数对于节约电能,降低损耗,提高输配电设备的供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用电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252—01 一、什么叫做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非电阻性负载的固有特征,也是衡量企业供电系统电 能利用程度及电气设备使用状况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用COS 表示( 为功率因数角,是电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许多电设备都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工作的,比如:变压器、电 焊机、电动机等等,它们都是靠电能转化为磁能再转化为电能或机械 能来实现能量转换的,因此,设备从电网上吸收两种能量,一部分能 量用于做功,即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或热能,这部分能量大部分是为了 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称为有功功率。另一部分能量用来产生电磁 场,它是电磁感应设备能量转换和传输的媒介,没有了电磁场,电能 之间的转换及电能与机械能的转换就没有了传输介质,从而使电能只 能在电源或用电器设备内部消耗,无法对外传输,不能对外做功,所 以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无功,并不是没有用,没有它,任何能 量都只能自己消耗,不能传输,然而它确实在能量转换过程中没有转 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所以叫作无功功率。电路总电流与总电压的乘 积为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形成了功率三角形: 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一个是有功功率,一个是无功功率,斜边代表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夹角就是功率因数角,功率因 数角的余弦值就是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电器设备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视在功率一定时,功 率因数高有功功率分量就高,功率因数低即有功功率分量低。电路总 电流与总电压相位越接近,功率因数角就越小,其余弦值就越大,无 功功率越少,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越接近,也就是说,能量的转换 效率也就越高。 二、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是电器设备运行所必须的,是能量转换的 必要条件。功率因数低,有功功率不足,将影响供电线路及配电变压 器的经济运行,还可能影响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 当供电系统需要输送的有功功率一定时,无功功率过大将使功率 因数降低,对电路将有如下影响:一是供电系统中输送的总电流增大, 使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抗器、供电线路等容量增大,从而增加了 企业投资;二是由于无功功率增大,使得视在功率增大,输电电流增 大,也会增大供电设备的有功损耗;三是由于系统中总电流增大,线 路压降增加,电压损失增大,造成其他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工业、农业及照明设备,大部分为感性负载,其功率因数都很低, 运行时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若要使发电厂或变电所有效地利用资 源,完成电能的转换和传输,就需要合理地分配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在无功功率合理的情况下,要尽量多地提供功功率,减少无功功率输 出。那就是要提高用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进而提高各级供电系统的 功率因数。 三、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减少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进而减少 发电机的无功输出,或者说减少感性负载的无功吸收?供电设备的供 252 I科技博芜 电容量通常是用视在功率表示,字面意思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功率, 即表见功率,但不是真实功率,它的真实功率是由视在功率和功率因 数的乘积决定的。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都是靠发电机发出的,然而用电设备所需要 的功率会因设备的感性和容性不同而不同,当用电设备是感性时,用 电设备的电压会超前电流90o;当用电设备是容性时,电流超前电压 90。,两个分量将在一条直线上,但方向相反,用电设备中感性的居 多,所以提高功率因数的就需要一个容性的负荷进行无功补偿。工业 企业中常用的电容器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 工业企业中常用的电容器补偿方式大概有三种:集中补偿、分组 补偿和单个补偿。企业电力系统的补偿方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 如:从无功就地平衡来说,单个补偿的效果最好。单个补偿应用于容 量大、运行时间长、无功功率需要较大的设备,或者是输电线路较长 的设备,以及不方便实施分组补偿的场合,这种方式可以减少配线电 流,导线截面,配电设备的容量。 四、补偿电容量的计算 不论采取什么样的补偿方式,补偿电容必须根据设备的功率、负 载情况及电网实际适当考虑,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 因数,避免出现过补偿或欠补偿。 下面以异步电动机为例,分析无功补偿计算方法: 设补偿前电动机的无功功率为Q,,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则补 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为: Qc=Q,一Q!=P (tan6,一tan小 ) 式中:P,为电动机运行时输入的有功功率, 、 为电容器补 偿前后的功率因数角。 补偿前的功率因数:cos .=( ̄05 e)1,l【,式中:cos e为电动 机额定功率因数,k为电机电流负载率,k=1.fie ,其中I 为电机运行 时的实测电流(A),Ie为电机的额定电流(A)。 所需补偿的无功功率Qc确定之后,那么补偿电容量c=Qc/2 rue 。式中:f为电源频率(Hz),Ue为电机额定电压(V),Qc为 电容补偿的无功功率(Var)。 五、电容补偿提高功率因数的实质 电容器补偿提高单个设备的功率因数,是通过容性电流对感性电 流叠加中和,降低了总供电电流,减小了电路总电流与总电压夹角, 从而提高了电路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提高是被补偿设备与电容并联后 的组合效果,两电路组合后供电电流减小了,视在功率降低了,无功 功率减少了,但被补偿设备本身的特性并没有改变,即其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并没有改 变设备的工作状态。 根据功率因数对供电设备进行无功补偿,节约了电能,降低了损 耗,提高了设备利用效率,减小了企业的初期投资,对企业供用电的 稳定性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