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8分)
水村闲望
①
(宋)俞紫芝
②③
画桡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④⑤
翡翠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在芦花。
⑥
溪云淡淡迷渔屋, 野旆翩翩露酒家。
⑦
可惜一绷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
[注]①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②桡:船桨,指代船。③赊:语助词。④翡翠:翠鸟。⑤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方。⑥旆(pèi),旗帜。⑦绷:布幅。
(1)本诗以“望”组织题材,结合诗歌概括诗人“望”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4分)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问题。 (7分)
[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
①
(元)汤式
故国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漂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注]①汤式,生卒年不详,宁波(今属浙江)人。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
(1)最能集中体现这首元曲情感的是哪个词?请阐释其具体含意。(3分)
(2)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4分)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8分)
醉 著
①
韩 偓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
(1)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一、
二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景?(4分) (2)请结合诗句简析此诗的表现手法。(4分)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问题。(7分)
①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 ①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1)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 1、(1)“望”到了一幅深秋水村图(1分):画船静泊沙滩,隔岸衰草迷蒙,翠鸟闲居荷叶之
下,鹭鸶栖息于芦花丛中,溪云淡淡,渔屋笼罩在烟雾之中,酒旗招展(2分),显出一派沉寂安宁、幽静朦胧的意境(1分)。
(2)诗歌前三联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2分)。尾联抒怀,可惜这一幅
栩栩如生的水墨画,没有人画了寄到京华去,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喜爱自然的情怀(2分)。
2、(1)“愁”(1分)。此曲写夜泊思乡(1分),抒发流离漂泊的失意/怅惘/愁苦(1分)
之情。
(2)排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由近及远地写出了黑夜中传来的种种声音(2分);以
动衬静,渲染了作者此时长夜难眠的孤寂,深化了作者漂泊的慨叹(愁苦愁思亦可)。(2分)
3、(1)描绘了平远开阔的江天村野图:两个“万里”,写出清江的开阔绵长和天空的广阔无边;两个“一村”,写出平野的广阔和村落的连续不断。(4分) (2)象征(1分),作者借渔翁形象表达心志。渔翁是旷达的,他喝醉了酒睡着,也没有
人唤醒他,安闲自在,无忧无虑(1分),表现作者身处晚唐乱世(1分)而渴望超脱(1分)的心态。(也可答为运用了白描手法,语言平易,不事雕饰,表现作者身处晚唐乱世(1分)而渴望超脱(1分)的心态。)
4、(1)比喻。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
(简析修辞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的姿态,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1分)
(2)上阕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沉醉于美景,忽而急雨惊梦,不无遗憾抱怨之情;下
阕梦醒,写院池荷上雨珠的轻盈活泼,情感变为欣喜。(情感2分,分析2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