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五味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源:尚佳旅游分享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u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1A MED1CA RESEARCH 2007 VOL.18 NO.10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18卷第10期 五昧子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守勤,刘长姣 ,王长征,吴 华,侯丽丽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5) 摘要:五味子为我国传统的中药之一,具有多种药用功效,该文对近些年来五味子多种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做一 综述.以利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关键词:五味子;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0-2581-02 Advances on the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Efifcient Components in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ZHANG shou—qin,LIU Chang-jiao ,WANG Chang—zheng,wu Hua,HOU Li—li (School of Biological and Agricuhural Engineering, 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 30025,China) Abstract: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is o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t has been found to possess some benefi— cila Dharmacological effects.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traction and sepa— ration technologies of efficient components in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1. Key words: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 Efficient components;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为木兰科多年生 等结构发生变化,细胞内溶物和提取溶剂充分接触,从而达到快 落叶植物。因果实具有甘、酸、辛、苦、咸五味而得名,具有敛肺生 速、高效地提取目的 J。刘长姣等 应用超高压提取法提取五 津、益胃养心、收敛固涩、滋补、强壮等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 。 味子总木脂素,利用均匀设计方法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提取压力 五味子中含有木脂素、多糖和三萜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木脂 为350MPa,溶剂为70%乙醇水溶液,固液比为1:90,总木脂素 素类具有保肝、降酶、抗艾滋病等多种活性。本文对近些年来五 得率为3.54%,常规回流提取方法的总木脂素得率为2.593%, 味子及其茎叶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 可见超高压提取方法更有利于总木脂素的提取。 述,以利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1.3 超临界CO 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1五昧子中木脂素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extraction technique,SCFE)技术是以超临界流体(SCF)为溶剂,可 五味子中总木脂素的含量约为2%~8%,其成分大多具有 应用于多种液态或固态混合物中待分离组分的萃取。因为CO: 联苯环辛二烯母核,是一类低极性小分子化合物,如五味子甲素、 具有无毒、不易燃易爆、价廉、临界压力和温度较低、易于安全地 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等。近年来常用的提取方法有回流提取 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等优点,所以CO:是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与 法、超临界CO 萃取法,超高压提取法等。 分离过程中最常用的一种超临界流体。程康华等 应用超临界 1.1溶剂提取法是根据中药中各种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 CO 萃取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在温度为45℃,压力为15.OMPa、 选用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不需要溶出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 时间为180 min的条件下。五味子醇甲的超临界提取率为 而将有效成分从药材组织内溶解出来的方法。常用浸渍法、渗漉 12.00%。原药材中五味子醇甲的得率为0.4813%,而乙醇萃取 法、煎煮法、回流法及连续回流提取法等。袁海龙等 以五味子 物(加75%乙醇浸泡至恒温水浴上回流3 h)原料药材中五味子 甲素的含量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出五味子的最 醇甲的得率为0.1955%,前者得率比后者高出1倍多。聂江力 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90%,回流时间为1 h,固液比为1:5。 等 通过正交设计的实验方法,探讨了超临界CO:法萃取五味 王茹等 采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以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的 子果实中木脂素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 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为:以生药重量10 30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120 min,总木脂素得率为 倍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提取4 h。李奉勤等 考察了溶剂 1.015%。刘本等 考察了不同温度和压力对超临界CO 提取 浓度、溶剂用量、回流时间和pH值对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提取 五味子甲素的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0 ̄C,压力 效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出五味子乙素的最佳提取条 为25.3MPa的条件下。有最快的提取速度,最大提取量达90%以 件:提取溶剂为85%乙醇、液固比为5:1,pH值为5.5,回流时间 上,并且提取率和夹带10%甲醇的超临界CO 有相近(约0.5%, 为2 h,五味子乙素含量为291.04 mg/100 g。 w/w)。田明等 对五味子传统水提取、80%乙醇提取和超临界 1.2 超高压提取法超高压提取法(ultra—high pressure extrac— CO:萃取进行了对比研究,不同提取工艺提取物出率分别为 tlon technique,UHPE)是在常温或较低温度(通常低于100℃)的 28.5%,23.5%,15.6%,五味子总木脂素提出率分别为68%, 条件下,对原料液迅速施加100~1 000 MPa的流体静压力,保压 55.8%,86.8%,五味子乙素提出率分别为0%,65.1%,94.6%, 一定时间,溶剂在超高压作用下迅速渗透到固体原料内部,有效 证明,SFE—CO:提取法适用于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提取。 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并在短时间内达到溶解平衡,然后迅速卸压, 1.4微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技术(microwave extraction technique, 在超高渗透压差下,有效成分迅速扩散到组织周围的提取溶剂 MWE)应用于提取天然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中;同时在超高压作用下,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以及细胞内液泡 是微波和传统溶剂提取法相结合,利用微波能来提高萃取率的一 项新技术。黄惠华等 采用乙醇和水作为萃取剂,研究了用微 收稿日期:20074)1-26;修订日期:2007-04.16 波辅助萃取的方法从五味子果实中萃取五味子醇甲。以不同的 作者简介:张守勤(1946-),男(汉族),河北保定人,现任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 萃取时间、萃取功率、萃取溶剂/基质比作为参数进行实验,利用 工程学院教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材料加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刘长姣(1981.),女(汉族),吉林通化人,现在读吉林大学生 高效液相色谱(HPLC)作为五味子醇甲的检测手段,确定了以乙 醇和水作为溶剂的最优微波辅助萃取条件:温度为接近溶剂的沸 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博士,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 点(乙醇设为72℃,水设为95℃)、微波功率为350W,萃取时间 ・258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l8卷第10期H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7 VOL.18 NO.10 五味子种子中的成分与以往报道过的果实挥发性成分差别较 为5~8 min,萃取液固比为12:1,在萃取产率上,乙醇的萃取效 现,其中某些成分未见报道,如8一芹子烯和较为少见的吉马烯 果优于水(乙醇的萃取产率0.72%,水的萃取产率0.47%),但是 大,吉马烯D等,说明种子本身与果肉挥发油的组成成分不同,应 在萃取选择性方面,水作为萃取剂优于乙醇;同时发现萃取时问 B,的延长和微波功率的增加都会导致五味子醇甲的萃取产率下降。 分别加以研究利用。 1.5 法多索溶剂提取法法多索溶剂是一类新的溶剂系统,主 4五昧子中其他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 五味子中有效成分的研究除上述木脂素、多糖、挥发油成分 要有1,1,1,2一四氯乙烷组成,具有不破坏臭氧层,无环境污染, 其它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徐 耗能低且能在常温等优点,可作为五味子甲素这类化合物的提取 外,溶剂。刘本等 以法多索洛剂(phytosol A,B和D)提取五味子 林峰等 从中药五味子中提取分离 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利 甲素,结果表明法多索溶剂能有效地提取五味子甲素,提取率为 用浸提、超滤、柱层析、醋酸铅沉淀等方法进行纯化,初步分离得 0.45%(W/W),与10%甲醇调节的超临界CO 的提取率 到仅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并确定该抑制剂成分为大分子糖苷 类物质,相对分子量在5万以上,抑制类型为非竞争性抑制。卢 (0.48%)接近。 1.6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high—speed count- 山等 考察了浸提用溶剂、温度、时间、添加剂及固液比对五味 应用正交实验确定五味子红色素的浸提 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technique,HSCCC),是一种不用任何 子红色素提取率的影响,浸提温度为40 ̄C,溶剂为60%乙醇、固液比为1:6。Radek 固态载体或支撑体的液一液分配色谱技术,目前已成功地开发出 条件:adkovsky等 应用反相液相色谱,研究了不同年份(1997— 分析型、生产型两大类高速逆流色谱仪,可分别用于中药有效成 Sl999)五味子茎叶提取物中槲皮素、山奈酚和(E)一苯乙烯酸的 分的分离制备和定量分析。Jinyong Peng等 应用高速逆流色 1谱技术分离纯化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醇乙。在应用 含量。并通过优化方法确定了可以同时测定此3种成分的流动 etonitrile—aqueous 0.05%ortho—phosphoric acid(40:60 D101大孔树脂进行初步纯化后,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以正己 相为ac烷一醋酸乙酯一甲醇一水(1:0.9:0.9:1,∥F)为两相溶剂 : ),测得的不同年份五味子叶中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 系统,从400 mg初纯物中分离得到107mg五味子醇甲和36 mg 1.535%,1.140%,1.294;山奈酚的含量分别为0.359%, 五味子醇乙,纯度分别为99.5%和99.1%,且用时少于3h。 0.268%,0.298%;(E)一苯乙烯酸的含量的分别为3.824%, Tianhui Huang等”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五味子甲素和五 3.131%,2.515;五味子茎提取物中槲皮素的含量分别为 味子乙素,以正己烷一甲醇一水(35:30:3,v/v)为溶剂系统, 0.341%,0.303%,0.389%;(E)一苯乙烯酸的含量的分别为  16%,0.099%,0.260%;茎提取物中没有发现山奈酚。 从100 mg五味子石油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五味子甲素8 mg,五 0.1味子乙素12 mg,纯度分别在98%和96%以上。 2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参考文献: 多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病毒病菌、降血糖等作 [1]侯团章.中草药提取物(第1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218. 用,在抗肿瘤、抗病毒等药物的研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多糖  袁海龙,谭锐,李仙逸,等.均匀设计法优选五味子的提取工艺 成分的提取分离也是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五味子多糖的 [2][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5):355. 提取分离研究主要集中在初步的提取分离,对其具体成分的结构 张琰,程建峰,等.五味子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优选[J]. 组成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张兰杰等” 对北五味子果实的多 [3]王茹,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6):4. 糖进行了研究,经提取、醇析、Savage法脱蛋白、脱脂、活性碳脱 [4] 李奉勤,史冬霞,张瑞红,等.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提取工艺研究 色、DEAE纤维素柱色谱等步骤,确定北五味子中粗多糖含量为 [J].中国医药.2006,15(7):46. 6.1%,3次提取率分别为:55.6%,38.5%,4.6%,Savage法脱蛋 [5] Zhang Shouqin,Zhu Junjie,Wang Changzhen.Novel high pressure ex— 白粗多糖损失率为7.2%,得到两种纯多糖的含量分别为 traciton technolog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2004, 0.387%和0.061%。李巧云等”钊对五味子中可溶性粗多糖的提 27(8):471. 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 [6]刘长姣,张守勤,吴华,等.超高压技术在五味子饮料加工中的应 艺:料液比为1:25,温度为100℃、时间为4 h,此时五味子多糖 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6):227. 提取率为5.38%。并应用Sevag法结合酶法除蛋白对多糖进行 [7] 程康华,刘幸平,朱凯.CO2超临界液体萃取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 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7, 纯化,大大缩短了除蛋白时问。韩学忠等¨ 研究了五味子多糖 (6):36. 的乙醇分级纯化,结果证明,对五味子多糖水溶液可直接用40% 裴毅,祖元刚.北五味子果实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的研究 的乙醇溶液分成两部分,药理实验证明有药效作用的多糖多集 [8]聂江力,[J].植物研究.2005,25(2):213. 中在乙醇40%(v/v)没有沉淀下来的多糖中。 [9] 刘本,John R Dean.超临界CO2流体提取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甲 3五味子中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方法 五味子茎叶、果实以及种子均含有丰富的挥发性成分,种子 [10]田明,黄玉芬,杨晓明等.五味子不同提取工艺活性成分的研究 中挥发性成分约占种子的1.6%ItS],有明显的辛辣、芳香气味。 [J].制剂研究,2003,20(4):50. 素[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0,31(3):101. 谭晓梅等 对超临界CO 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北五味 [11]黄惠华,梁汉华.利用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提取五味子果实中五味 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应用GC—MS法进行成分分 子醇甲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112. 析,供鉴定了80个成分,超临界CO 萃取法提取物被鉴定了55 [12]刘本,Dean J R,Price R.法多索溶剂提取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甲 个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物被鉴定了70个成分,两者共有成分 素[J].中成药,2000,22(7):507. nyong Peng,Guorong Fan,Liping Qu,Xin Zhou,Yutian Wu.Ap— 达45个。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得率分别为0.84%和11.6%, [13]Ji后者提取物中除了挥发油,还含有木脂素等脂溶性成分,但两种 for isolation and separation of schizandrin and gomisin Afrom Schisandra 提取方法的挥发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王炎等 运用GC—MS chinensi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82:203. 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五味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 [14]Tianhui Huang,Pin i皿gl Shen,Yongjia Shen.Preparative separation 定,并对五味子种子和果实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证明五味 nd puraiicatfion of deoxyschisandrin and3'一schisandrin from Schisandra 子种子中挥发油成分主要为各种萜类化合物,单萜类如蒎烯、月 chinensis(Turcz.)Baill by high一 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 桂烯、松油烯等相对分子质量为136的物质;倍半萜类如金合欢 raphy[J].Jounar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1066:239. 烯、榄香烯、异石竹烯、依兰烯等分子量为204的物质。此外,挥 [15]张兰杰,张维华,赵珊红.北五味子果实中多糖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发油中还有少量的醇、酯、醛、酮以及苯和萘的衍生物等;同时发 [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3,4(1):58. (下转第2583页) ・plication of preparative high—・speed counter— current chromatography 258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07 VOL.18 NO.10 时珍国医国药2007年第l8卷第l0期 ◇名家名流 梁苹茂运用《金匮要略》养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经验 王学文,薛婧,甄红暄,范春来,白君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关键词:粱苹茂;《金匮要略》;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805(2007)10-2583-01 消渴多由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阴津 腻,相反相成。  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跟师学习中梁苹茂主任 3下消(肾阴亏虚及阴阳两虚)症见:小便频数,浊如脂膏,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头晕耳鸣, 医师常言:《金匮要略》富含扶阳气、益阴液两大学术思想,然医 复见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淡 家提及该书,多详论前者,对益阴液似有略论之虞。梁师十分重 若阴亏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脉沉细无力。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育元阴元阳,肾阴 视书中养阴之法,临床循此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良好,现将 苔白干,亏则开阖固摄失权,水谷精微直趋下泄,随小便排出体外,故小便 其经验介绍如下。 频数浊如脂膏;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肾虚故神疲乏力,头晕耳 1上消(肺热津伤) 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怕冷,舌淡苔白干,脉沉细无力,为 症见:烦渴多饮,口干咽燥,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洪 鸣,数。肺热炽盛,耗液伤津,故烦渴多饮、口干咽燥;肺主治节,燥热 阳虚失于温煦之候,治以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 小 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频量多;舌边尖红苔薄 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云:“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配伍山茱萸、 黄,脉洪数,是内热炽盛之象,治以白虎加人参汤。《金匮要略・ 便一斗,肾气丸主之”。肾气丸重用生地滋阴补肾,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云:“渴欲饮水,口干舌燥 山药补肝脾益精血。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品药多量 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水入故能生津,但热不除,则津亏而欲 重。取“阴中求阳,少火生气”之义。以泽泻,茯苓健脾利水,桂 饮,故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生津止渴。方中石膏辛甘大 枝温阳化阴,丹皮入血分,合桂枝调血分之滞,诸药合用,助阳之 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知母, 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 苦寒质润,与石膏相须为用,增强清热生津之功;粳米、炙甘草可 4兼证治疗 防大寒伤中之弊,加用人参以增强其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梁师亦 4.1水肿肾藏精,主水液,消渴久病,伤及肾阳,终致阴阳俱虚; 开阖不利,水液内 以百合地黄汤治疗本证。该方原治百合病,《金匮要略・百合狐 肾精亏耗,不能化气行水,遂使膀胱气化失常,蜮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云:“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出 停,形成水肿。症见: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精神 者,百合地黄汤主之”。百合病是由心血肺阴两虚,阴虚内热而 疲惫,腰酸遗精,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治以滋补肾 致,与本证相比虽然表现相异,但病机则同。方中百合甘平微苦, 阴为主,兼利水湿,但养阴不宜过于滋腻,以防匡助水邪,伤害阳 功能养阴润肺,用于肺阴亏虚之证;生地黄气味甘寒,功能滋肾 气。阴亏与水停并见,若但滋其阴,则碍其水;如纯利其水,又恐 阴,养心血以助百合养阴之功;百合与生地黄相配,肺之阴津得 伤其阴。梁师依据《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 养,诸症可愈。 十三》云:“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之说, 2中消(胃热炽盛) 治以养阴利水之法。方中猪苓为君,取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 症见:多食易饥,口渴多饮,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红苔黄, 利水,以泽泻、茯苓之甘淡,助猪苓利水渗湿之力,茯苓尚可健脾 脉滑实有力。胃主津液,胃津不足,胃火炽盛,故多食易饥,口渴 以利水湿;以滑石之甘寒利水,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 多饮;脾虚不能输布水谷精微,肌肉失养,则形体消瘦;胃津不足, 防猪苓渗利重伤阴血。五药合用,利水渗湿为主,养阴清热为辅, 大肠失于濡润,故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实有力,是胃热炽盛 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特点。 之象。胃火内炽,灼伤肺津,终成肺胃阴亏之证,治以麦门冬汤。 4.1失眠消渴患者常有失眠,主因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云:“大逆上气, 火不济,心阳独亢;或因肝肾阴亏,肝阳偏亢,火盛神动,心肾不 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汤原治虚热肺 交,而神志不宁。梁师依据其病机,参照“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 痿,梁师认为,肺胃热盛,阴液耗损,燥火内盛,故见上症。方中重 仁汤主之”(《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以酸枣仁 用麦门冬滋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人参益气生津;甘草、粳 汤为主方治之。方中酸枣仁滋养心血而安神;川芎养血解郁;茯 米、大枣益气养胃,合人参益胃生津;肺胃阴虚,虚火上炎,灼津为 苓甘草补脾和中;知母滋阴降火。亦可加用其他养阴安神之品如 痰,故轻用半夏,以化痰涎,且能开胃行津,又使麦门冬汤滋而不 远志、茯神、柏子仁等。鉴于患者阴虚而致火旺,可酌加黄连、黄 芩、莲子心以直折心火,达养阴安神、清热降火之功。 收稿日期:2007-02-26;修订13期:2007-05—17 (上接第2582页) [J].中国药学杂志,2001,36(2):91 [16]李巧云,居红芳,翟春.五味子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 [21]徐林峰,沈忠明,殷建伟.五味子中提取 一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 学,2004,25(5):105. 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1,22(3):127. [17]韩学忠.五味子多糖提取纯化、分级及应用[J].中医药学报, [22]卢山,褚树成,何艳贞.五味子红色素的研究[J].中国食品添加 2005,33(6):35. 1989:429. 剂,1997,3:l1. termination of quereetin,kaempferol and(E)一cinnamic acid in vege— tative organs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Bail1.by HPLC『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2001,24:1049. [18] 朱有昌.东北药用植物[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23]Radek Sladkovsky,Petr Solich,Lubom? r Opleta1.imultaneous de— [19]谭晓梅,陈飞龙.超临界CO 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北五味 子挥发油成分分析[J].中药材,2002,25(11):796. [2O]王炎,王进福,尤宏,等.北五味子种子挥发油的GC—MS分析 ・258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