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男性与女性的爱情观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追求刺激,寻找新鲜感,成家立室抛一边。从社会角度上看,这种现象将会越来越明显,许多人都不把结婚当回事,可以未婚生子、同居,甚至滥交。那么,古代男女爱情观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从杜十娘的悲剧一起去探究吧!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警世通言》中的一篇优秀作品,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高的代表作品之一。这部作品讲述主人公系京城\"教坊名姬\"杜十娘,她为了摆脱妓女的卑微地位,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选择了\"忠厚至诚\"的李甲委以终身,在李甲身上寄托了她最高的,也是最起码的希望和理想--真诚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可是,李甲受了浮夸子弟孙富的挑拨,又面对家中严父(身为布政史)的威慑,终于薄幸地出卖了她,迫使她举着自己收藏的百宝箱一起沉江自尽。杜十娘的悲剧使人感到凄美,但乍想一下,这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金钱和门第观念的丑恶,更表现出古代男性与女性爱情观的差异。
为什么会导致杜十娘悲剧的产生呢?简单地说,是因为环境的压迫,众人的轻视,情人的背叛。杜十娘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同时又交织着利害关系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生长真情的土壤,没有提供真情生长的养料和水分。而杜十娘太有尊严了,太相信人性的力量了,甚至错以为金钱可以买来爱情。不然,就算被遗弃、被出卖,她也断不至于自尽。杜十娘看不透封建制度和礼教对人性的毒害和摧残,看不透金钱和利益对人间真情的践踏和残害。因此,造成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对人性的践踏,对妇女来说,当时的社会就像一个大火坑,毒害着每一个有人性的人。
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我们深深了解到社会环境对于人生活有多么的重要,同时,揭露了古代男性与女性爱情观的差异。 古代男性的爱情观
在古代,男子的经济来源有以下几种:读书人可以做官,当地主,教书卖字画。没读书的可以耕田,经商,从事小手工业。还有一些可以当隶卒,甚至乞丐,这些都足以活命。但古代男子个个都希望有朝一日能荣华富贵,不堪于做个市井之人,因此有些人不择手段,干尽天下坏事,以换取短暂的快活。对事业他们如此,那对女人有如何呢?女人对他们来说,只是生儿育女的工具,或是踏上官途之路的桥梁,甚至是发泄情欲的商品。
\"女人如衣服\"可以说是古代男子对女人的观念,不喜欢就抛一边,穿另一件喜欢的衣服,也就是喜新厌旧。在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只要看上了,就可以上门说亲,即使已有十几个老婆了,也可以再娶,所以女人对他们来说,如衣服一样,越多越好,只要够新够好看。 有的女人对男子来说是一块宝,有的女人对男子来说是一块绊脚石。出身豪门或是皇亲国戚的千金是男子登上顶峰的阶梯,只要娶到她们,便能一跃龙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出身卑微,无权无势的女子对于想一跃龙门的男子来说,便是一块绊脚石,不管是糟糠之妻,还是已有儿女的妻子。具体来说,就是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女人就是绊脚石,想一脚踢开。陈世美是出了名的薄情郎,中了状元后,便与公主成亲,成为驸马,把妻子程香莲对他的一片真情抛于脑后,享受着他的驸马生活。当他得知妻子与儿女上京找他时,怕事情败露,便派人追杀他们,不顾夫妻之情,不顾亲子之情,对他们赶尽杀绝。陈世美堪称那些薄情之人的典范,他们一旦有所成就,便想抛弃弃子,与上流人士的千金结为夫妻,忘记成功的背后是怎样的,是谁默默地支持,只要涉及到利益方面,便露出狐狸的尾巴。 总而言之,古代男子的爱情观是利益高于一切。 古代女性的爱情观
古代女性都是那种贤良淑德,小家碧玉的类型,她们都以家庭为主,把丈夫当成一片天,对丈夫是三从四德,任劳任怨,即使丈夫对她们不好,也无怨无悔,因为这是她们的命运,
当她们出嫁那一瞬间,便决定了她们的一生,正如歌德所说过的一句话:\"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古代女性的一瞬之间就是嫁给了谁。古代女性对于婚嫁之事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大多数是父母之命,对于一个女人最重要的时刻,竟然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因此古代女子对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根本上是不可能的,她们对于爱情是不奢求的,唯一能做的只有祈祷上天对她们的眷恋,希望丈夫待她好。冯梦龙在《金玉奴棒打薄情郎》里开宗明义地指出:\"妇人之随夫,如花之附于枝,枝若无花,逢春再发;花若离枝,不可复合。\"封建社会的女性就处于这种可怜的地位上,传统的道法观念把女性对幸福的追求压制到了最低限度,或者说,她们根本没有追求爱情,追求幸福的权利。
古代女性一旦从嫁,就是人生的事,注定这一生只与这个男子度过,即使丈夫死了,也只能当寡妇,不可再嫁,否则视为下贱,并且不可与别的男子过于亲密,否则似为行为不检。反正,古代女性的行为受到种种的压制,没有什么自由可言。
爱情、幸福对于古代女性是遥不可及的,她们想追求,但要成功,却是十分困难的,得经历多少难关才能通过,这就得靠无比的勇气与毅力,但是,大多数女性都以失败告终,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女性是多低下,是商品,是工具。没有什么尊重可言,有的也只有那些上流人士那一丁点的尊重,但无论地位高低,都只是男性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因此,古代女性唯一的选择只有服从。
一句话,古代女子的爱情观是听天由命,无追求幸福、爱情的权利。
通过古代男女的爱情观,我们知道了古代男性以利益为主,女性以丈夫、家庭为主,但明显,男性对追求自己的幸福、利益有很大的权力,而女性则无权力,只有被支配的地位。这就是两者最主要的差异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