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金融发展
邹靖 大连民族大学 辽宁大连 116600
摘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之一,为了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持续、稳定、快速地发展,动用包括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以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绿色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以达到经济与社会、生态、科技以及各个产业间的协调与均衡发展,成为目前我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问题,着重从绿色金融的角度来探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绿色金融;现状;措施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之中,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改善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动力。但是,进入21世纪以后,伴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风云变幻和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以及经济范畴中的金融体系脆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传统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科技等新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产业结构调整便在此时被业界广泛提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不能只从片面追求GDP这一单一目标出发,而应该针对目前建设的实际与暴露出的问题,通过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服务业、科技产业等朝阳产业的同时,加大对于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在众多调整措施中,绿色金融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和被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渐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上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意义
(一)转变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动力呈现不足态势的必要措施
目前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速度逐步放缓,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依然严峻,制造业虽然在国民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依旧很高,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经无法构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够将我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更多的投放到第三产业上来,还会为我国农业和制造业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转变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显著改善。
(二)促进我国服务、金融、科技及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与逐步成熟,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国家把更多的精力与资源倾斜在服务业、金融、科技、信息、教育、文化、环保、电子商务、物流等新兴产业上来,并加大对于绿色农业和制造业的改造与优化,从而实现我国的经济格局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更为人民的现代化生活创造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保障。
(三)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
产业结构调整使得我国经济不再依赖那些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的钢铁、机械、建材、化工等行业,并适时对于传统农业和工业进行现代化改造,转变现有的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对制造业的科技化革新与污染的综合治理,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法兼顾的矛盾。
(四)是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有效手段
由于目前我国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模式创新力度不够,科技含量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无法满足我国人民对于多元化产品及
80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服务的需求,就造成我国的一些重要物资、科研成果都要依靠从国外进口,从而对我国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能够促进我国科研行业和信息产业的巨大发展,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能通过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提高我国的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地位。
二、绿色金融的简述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在政府的有效推动下,金融部门将环境保护纳入到其综合发展战略中来,在投、融资决策中将经济行为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考虑在内,把与一切与环境有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要融合进金融机构的日常业务中[1],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人口增长的控制、传统行业的改造、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就目前来说,绿色金融的实施工具主要有以下几项:1、绿色债券;2,绿色金融信贷;3、绿色股票;4、绿色基金、5绿色保险等。根据不同的产业和经济行为,金融机构会通过不同的金融工具对社会资金与资源流向加以引导,从而保证我国绿色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巨大发展,所以,其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大的意义与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绿色金融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具体运用
(一)明确绿色金融及产业标准,扩大绿色金融的实施范围
首先,政策性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应当明确绿色金融工具的具体标准与实施差别,不能将绿色金融工具与普通金融工具进行概念性和参与经济活动的具体方式的混淆,还要对绿色债券、信贷、保险、股票等绿色金融产品的具体实施细节、认定标准和差异进行明确,以防在具体的投、融资决策中无法构成对于社会资源的绿色化引导;再次,还要对绿色产业的定义加以明确和扩展,完善环保产业链,在加大对于绿色农业,新能源开发及制造行业,传统制造业的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的同时,还要对互联网信息产业、文化、教育、金融、交通、旅游以及田园综合体等市政基础建设方面的延伸。从而为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创造更大的绿色金融环境。
(二)丰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大对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资源倾斜力度
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对绿色金融产品的投入,不断丰富、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首先,加大银行业务中绿色债券产品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绿色债券在金融投、融资中比例,从而在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得到有效经济资源支持的同时,将大气污染的治理的相关项目也列为债券投资主体的一部分;其次,要大力发展绿色国际转贷产品,切实投资大气污染防治融资创新转贷项目,为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控领域提供项目融资[3];再次,大力发展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让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逐渐成为银行的常态化业务,一方面帮助新兴产业加大社会融资,另一方面也扩大了
金融视线 | Financial View基于金融市场开放的风险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高娅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执行金融开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金融市场开放的风险,然后研究了金融市场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了金融市场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然后提出了金融市场开放推动经济增长效应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金融市场开放;金融风险;经济增长效应;金融发展;金融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金融开放早已迈开了脚步,成为了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金融开放对于资本跨国流动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于金融市场效率提升有着明显的优势。要想提高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必须要本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风险出发,加强对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
一、金融市场开放的风险
(一)宏观经济风险
在金融开发之后,将会加剧各种金融风险,尤其在宏观经济中,开放的金融行业环境将会带给货币政策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资本和金融开放之后,国际资本将会大量流入,导致本币升值。由于汇率不稳定给国家贸易以及收支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一个国家在国际上还需要遵守汇率承诺,这样就导致中央银行要继续稳定汇率,提高货币的供应。这样也就引起国内过剩流动性资本,让国内的通货膨胀持续加强,这样剧烈的变化也就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中,将导致金融危机在国际上互相传染。早就有学者以市场国家出发,展开调查研究,提出在这些国家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国家之间在市场价格指数上存在明显的正向关系。根据同增同降背景下的价格指数可以表明,各个国家都面临着同样的金融波动,一个国家面临金融危机的时候,将会通过贸易和资本途径将危机传染给其他国家,引起国外金融环境陷入不稳定的环境。
(三)货币风险
在金融开放之后,在金融体系中也体现出金融风险。以外汇市场中出现的货币危机为例,国内市场在引入大量外来资本之后,巨大的资本流入量将会影响到国际市场收支平衡,让原本收支顺差的失衡国家情况恶化。本币升值在长期以来带来的压力也会让市场加大对本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升值预期也将会让汇率受到持续冲击,导致外汇市场汇率压力继续积压。
另外,在一个国家执行金融开放政策的时候,最核心就是执行资本和账户的开放,放松对国际资本管制,让国际资本流入到其他开放国家的资本市场。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市场,进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当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视并加以合理解决的重要问题,而绿色金融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参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够有效促进绿色产业等朝阳行业的进步,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我国金融是事业的发展和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契机,从而保证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与经济资源的安全与稳定,为实现金融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积极价值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二)国际危机传染
我国环保产业的群众基础,从而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资源保护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和强大的社会凝聚力;最后,金融机构要加强对环境和社会风险的管理,提高自身的绿色表现,将绿色金融成为自己的重要业务之一,积极开展了绿色信贷自评价工作,将绿色信贷规模持续扩大。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形成对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
首先,要将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地方政府、企业集团、证券、基金、保险、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都纳入到绿色金融体系中来,从而形成一个,中央与地方、银行与小型金融机构、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有机协调和支持系统,保证绿色金融从各个层面都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对我国经济协调增长和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的有效推动作用;再次,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标准,并对我国绿色产业项目融资需求和实施策略进行分析与规划,为具有融资需求的绿色企业和项目提供申报、管理、与金融机构对接等功能,建立绿色金融的相关评价与评估细则与决策标准,从而形成包括绿色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多层次、多渠道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彭路. 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金融发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5(6):107-111.
[2]林彬. 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金融发展研究[J]. 中国商论, 2013(34).
[3]龙云安, 陈国庆. 绿色金融助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4):14-18.
[4]许雪峰. 让绿色金融成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助推器”[J]. 当代金融家, 2016(12):144-145.
作者简介:
邹靖(1989.7--)女,汉族,吉林白山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绿色金融
(四)建立绿色金融实施激励及约束机制,实现绿色金融在产业结构优化上的巨大作用
政府要加大对于绿色金融的扶持奖励政策,增加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有效试点工作,并建立绿色金融的有约束机制,防止由于对有投资需求企业的评估不足造成的资金投放失误和社会资源浪费,从而保证了绿色金融在促进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上的强大作用,和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上发挥的重要价值。
四、结语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
8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shangjiatang.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