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
1.设计思路
设计总体思路
本课程设计总体思路是基于工程建设的不同项目,以实际应用为目的,将工程建设项目与典型案例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全面地介绍当前我国工程施工常用和最新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达到掌握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的任务。
课程设置的依据
根据专业岗位要求,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其中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施工技术基本知识,本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开设本课程。
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
本课程主要紧扣培养技术技能型生产第一线人才的目标,在内容选择上注重培养技能性、把握应用性,因而在内容上以工程建设全过程为主线,重点讲授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知识。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案例分析为前提,引入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模拟现场等多种途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提高职业能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为导向,把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分解为几个独立又相互连续的工作过程,将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任务所包含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并把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施工技术规范紧密结合起来,以达到“施工”与“管理”两个能力目标相互促进的目的。实现基于工程实例任务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按照这个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确保课程的“项目与任务”顺利完成。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获得“必须、够用、实用”的知识、达到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3课程特色
3.1构建“切合职业岗位能力,符合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手段、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教育模式,创新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了融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为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
3.2采用“课程内容结构项目化,能力培养项目化,实践指导个性化”的全新教学模式
1.课程内容项目化:通过对施工员工作岗位完成工作任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素质分析,确定课程内容教学项目,并列出每个教学项目明确的教学要求,按任务安排——教师讲授——学生训练——综合评价的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2.能力培养项目化:整个教学围绕建设项目工作任务开展,突出知识的应用性,引导
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作业,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在完成实训任务中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综合素质,形成“教、学、做”合一。
3.实践指导个性化: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特点,要求学生的任务成果科学、合理,具有创造性,灵活运用,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3.3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以实际案例为依托,以教师实践技术应用为载体,整个教学内容围绕实际案例展开,突出知识的应用性与适时性,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4.课程的教学方法
“场景化”教学法:基本概念、原理部分以课堂讲述为主,配以案例分析,使学生达到对原理的理解;对难以理解及记忆的内容采用多媒体课件或动画等生动活泼的表现手法,以帮助学生理解;对新技术发展及其他信息量较大、而仅要求学生了解的内容,则通过多种媒体给学生做简要介绍。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知识, 又可得到大量信息,拓宽知识面,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发讨论式教学法:布置学生完成对应课程项目的案例分析,学生分小组讨论,以学生团队训练为主体,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将所学原理和知识应用于实践,突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达到“在做中学”的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