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6期 (总第112期)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Qiqihar Junior Teachers’CoRege No.6,2009 Genera1.NO.1 12 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李鸿儒 (渤海大学政法系。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激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激励理论有四种类型,这些理论在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还存在着不足,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运用激励理论的方法与对策,主要包括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相结合、尊重激励和行为激励等。 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3958(2009)06—0004—02 Application of Motivation Theory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 Hong—ru (Depad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Bohai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121000,china) Abstract:Motivation is one ofthe effecdve ways of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four types ofmoti— vation theory which play importance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etical education of uMversities.But at present,there is deficiency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t should apply to the modvation theory.and measures which contain aims—modvation,combin— ing materal—motivation wich spirit—motivation.respect—motivation and activity—motivadon. Key words:motivation;motivation theory;ideological and poliitcal education of the universities ~、激励理论概述 二、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姆说:“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 人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士气高昂的进取精神,激励的对象 的潜力只能发挥出一小部分,即20%--30%,但是在良好的 是人。西方管理学家与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怎样激励 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却可发挥出80%一9O%的潜力,甚至 人并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激励理论。 更多。”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激励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需要而形成的基 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础激励理论,着重于诱因与因素的具体内容研究,其代表理 正确运用激励理论能准确认清激励对象的需求,从而 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克雷顿・奥尔德弗的ERG 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顺利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程 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中,领导认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老师和教育客体学生目 激励的行为理论:根据人的行为特点,按照正确的激励 前所处的需求层次,并依据其需求层次采取相应的激励方 方式,采取科学的激励措施以达到有效的激励效果。主要有 法,能很充分的调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工作和学 挫折理论和归因论。 习的热情,从而保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波特和劳勒 正确运用激励理论,采用相应的办法,提高激励效率,能 的期望激励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顺利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 这三种类型的激励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 标就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 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综合应用激励理论,发挥激励作用。 收稿日期:2009—05—28 作者简介:李鸿儒(1978——),女,辽宁省葫芦岛人,渤海大学政法系2008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 政治教育与管理。 —— L—— 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促进人们为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激励理论能促 进激励对象良好动机的行为转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恰当掌 握时机,进行激励,使学生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 从而使思想转化为行动,让学生们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三、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激励理论方法的运用缺乏艺术性 也要给予一定的物质激励,最基本的就是按时发放老师的基 本工资、发放各种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同时对工作积极, 认真负责,对科研成果好的老师给予相当可观的科研经费, 这样老师受到了物质激励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保证思 想政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仅有物质奖励是不够的, 因为学生和老师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们需要实现自己的 社会价值,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自我实现的目的,这时 领导首先对先进的、积极的老师给予物质奖励的同时也要给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领导对老师和学生以及老师对 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激励理论艺术性运用存在很 多问题:首先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运用不恰当,对学生物质 予一定的精神奖励。精神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大学生们都 有自己崇高理想,这些精神激励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 奖励缺少,对老师的精神奖励比较空洞,不切合实际,让老师 世界的形成,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没有成就感,获得不了精神的满足。其次,内在激励不能很好 的与外在激励相结合。在内在激励起作用但是又需要外在激 励配合的情况下,外在激励迟缓,不到位,结果失去了激励的 良机。最后,褒奖惩激励运用不当。奖是正激励、正强化,能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惩罚是一种负激励、负强化,它对学生起消 极作用,目前,高校还存在奖惩不公的现象。 (二)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的保健因素重视不够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是主要的教育客体,校 领导和老师关心学生每个人的家庭情况,解决学生每个人的 实际困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目前,在我国高校的思想 政治教育中,学校虽然也关心每个同学的生活情况,但是对 于切实的实际问题,比如减免学费、增加学生的生活补贴等, 学校只有等国家出台了政策才能做出决定,这些因素属于保 健因素,这些工作做得不好,肯定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进行。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方法与对策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普 遍运用的一个原则,激励方法则是从激励理论中提出来的, 正确运用激励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相当大的影 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激励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目标激励 1964年美国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在《工作与激 励》一书中提到“期望值理论”,该理论为,当人们有需要又有 达到目标的可能时,其积极性才会高,因此激励力量=期望 值X效价。这也说明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对目标的价 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激励的力量就越大,所以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老师一定要帮大学生设立一个目 标,既有长期目标又有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可以设立为三个 月或半个学期,长期目标可以是一年或二年,比如让大二的 学生英语过四级或六级、计算机过国家二级;大三的学生要 达到掌握专业课的某种程度;大四的学生要安排好工作实习 及未来职业选择,但是确立的目标一定要切实可行,并且具 有一定ftgtJ ̄战性,既有一定的难度,但是经过一定的努力能 够实现,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但更注重精神激励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适当的物质激励是非常必要 的,对学习好、品德先进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能起到 激励的作用,比如设立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每个月发放 一定的生活补贴,这样的物质奖励能保证学生好好学习,能 让学生更安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对于高校的老师,校领导 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想结合,但要更注重精神激励。 (三)尊重激励 尊重激励包括尊重和信任。尊重指尊重学生的人格、自 尊心和进取心,尊重学生的缺点和弱点,并发现他们身上的 闪光点。对犯错误的学生们,要与好的学生一视同仁,不因为 其有不足就藐视他们,要给他们改过的机会。人无完人,每 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教育者如果能循序善诱,他们就会 改正,不能“一棍子打死。” 信任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 任感,老师可以适当的交给学生~些权利,相信学生一定能 干好,只有适当的授权,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使学 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无形中产生一种约束力量,从 而使他们更加配合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听从老师的安排,从 而也就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行为激励 常言道:“身教胜过言教”。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激励 理论中的行为激励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成功的 思想政治工作者有一定的人格权力,这种权力是建立在个人 魅力、知识、才能、资历等要素之上的,它使学生自愿服从和 主动追随。高校中的领导或老师,他们本身具有高尚的理想、 又有着辉煌的经历、并与学生的关系很融洽,那么他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为人处事的原则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 的学生,从而感召学生们积极、乐观、向上。中国有句俗话叫 做“上梁不正下梁歪”,也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优秀老师都非 常注重通过自己的示范行为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从而起到领 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晓君.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姜文义.教育管理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7. 【41彭晓红,杨定茜.激励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中的运用 Ⅱ1.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 f51韩云金,张日新.激励理论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 应用研究U1.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1). 口编辑/李超 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