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讲堂:有趣的语言现象
《*文汇报》 2011.10.18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语意浓郁。正是由于其丰富多样的变化,加之语句组合自如,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生动有趣的语言现象。
谐音字词 语带双关
谐音双关是指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在造句时表面上是一个意思,其实暗中却隐藏着另一个意思的语言现象,人们看了,别有一番趣味。
有一年,乾隆皇帝过生日,刘墉也送来了礼,只见那礼物是堆得尖尖的一木桶生姜和一株小松树,看上去两样礼物加起来也不过几?O银子而已。这时刘墉递上礼单,太监便当众一念:「姜山一桶,万古长青。」此时乾隆一听,竟连声说:「好!好!这是朕寿辰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在这个故事中,刘墉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姜山一桶」与「江山一统」的谐音双关,花费不多,却大大讨得了乾隆皇帝的欢心。
不同方言 理解有别
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受到地域、社会环境或方言背景等因素影响,词语的差异同样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一位台湾朋友第一次到大陆,到风味小餐馆里用餐,见菜单上有一道名叫「炒土豆丝」的菜,心想:大陆厨师的刀工真是不得了啊!居然能把土豆切成丝!便点了这道菜,
要见识见识。不一会儿,炒土豆丝端上桌来,这位朋友只看了一眼就不高兴了:「这怎么是土豆丝呢?这不是骗人嘛!」原来,「土豆」在大陆指的是马铃薯,在台湾则指花生,按照台湾人对土豆(花生)的理解,要把土豆切成丝谈何容易?
同音异义 易生误解
同音词是指语音相同但意义有别的词语。如果只听读音或从字面上理解,便会闹出笑话。
曾有一位外国客人对其中国朋友说:「你们中国人时间观念挺强的呀!」朋友不解,问:「何以见得?」外宾说:「瞧,你们的街道旁很多地方都写着『早点』,不是在提醒自己吗?」朋友笑了:「这里的『早点』一词在中国语言中是『早饭』的意思,要表达『早一点儿做事情』这意思时,中国人通常读做『早点儿』,这样就能与『早点』区别开了。」
语言,特别是汉语的丰富多样,生动活泼,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邃幽微。
■数据提供:楷博语言培训
http://www.putonghua.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