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摘要:课程思政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深度融合,用生动活泼的事例,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现实困惑,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本文以《电工基础》课程为例探究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的融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努力做到真正的全方位育人的总体目标。关键词:思政元素;德育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51-0277-002
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6)通过课程中电能的概念和节约
《电工基础》课程原有的教学目标是以理论为基础下的实践技能的提升,只重视知识和技能教育,不重视学生理想信念等德育教育,只重视电工安全操作、仪器仪表使用、故障处理方法、实践操作规范等基本实践能力的提升,不重视职业道德能力的提高。
在《电工基础》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后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勇于创新、敬业乐业、严谨精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同时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3]、秉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德育目标。具体的德育目标内容如下:
(1)通过学习内容的讲解、学习目标的建立,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脚踏实地,为实现远大理想而奋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2)通过课程中真实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成为可以担当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青年。
(3)通过课程中实验实训环节的实施,引导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团队协作和集体主义精神。
(4)通过实验环境和教学环境卫生的维护,引导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价值观。
(5)通过抗战新中国的成立后人民
内容讲解,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守信践诺的崇高人格。
(7)通过实训环节中电路的设计、维护,激发学生改革创新动力,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
(8)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渐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弘扬工匠精神。
三、《电工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研究
《电工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共分为6个教学单元和1个实训单元,教学单元为78课时,实训单元为24课时。课程在整个授课过程中融入了10个思政元素点,具体的融入点如表1所示。
四、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融入案例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融入不能生搬硬套,在讲授专业知识的时候要过渡自然让学生喜听、学生爱听。如在讲授《电工基础》课程基尔霍夫定律内容时,给学生讲解电工学中两个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发明者乔治·西蒙·欧姆和古斯塔夫·罗伯特·基尔霍夫的人生背景和主要成就介绍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忠于职守,服务人民,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讲授《电工基础》课程功率因素内容时,会讲解到国家标
高校在加强文化知识、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要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要在教育的各环节过程中巧妙、灵活、有效的融入社会实践教育、文化知识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注重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强调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互相推进的协同效应[1]。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同时要进行素质教育,努力达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
[2]
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三全育人”
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电工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变革
目标。
一、高职院校《电工基础》课程在工科专业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职院校中,《电工基础》课程作为工科专业中电气专业和非电气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电工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电工基础》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的《模拟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和《自动生产线运行及维护》等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技能基础。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注重理论与技能的高度融合,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安全第一等职业素养。《电工基础》课程也是电气自动化等相关电专业,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技能考核中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细致教学,目前中级维修电工的取证
·277·
智者论道 表1 《电工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列表
序号
单元
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点
绪论:通过引入*总书记的讲话引导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绪论
青年,激励感召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
知电路和电路模型扣子”。
识电流、电压及参考方向
通过电能概念的讲解,引入艰苦奋斗,勤俭电路的点
电能及电功率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文化自
基本概电阻元件信理念。
1
念定律
电压源与电流源电工学两个基本定理:通过两个定理研究者基尔霍夫定律乔治·西蒙·欧姆和德国物理学家G.R.基尔用电位的概念分析电路
霍夫两位科学家成功的案例,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理想,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践实践环节采用小组模式,引导学生从个人和项目万用表的使用及电位的测量。
基尔霍夫定理验证。集体关系角度实现小我和大我的完美统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
知电阻的串、并、混联识△形和Y形电阻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点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2
等效实践
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细致、
变换
项目
1.电阻的混联及电压、电位测量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工匠精神。
支路电流法知网孔电流法
识节点电压法
从定理适用不同电路的角度,分析服务人
民、奉献社会、追求科学的崇高人生价值。
3
直流电路
点
叠加原理
戴维宁定理最大传输定律实践叠加原理的验证项目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正弦量三要素相量表示法从频率的含义讲解中国用电频率及不同地区
R、L、C元件特性的用电频率问题。讲解60年代东三省电网,知RLC串联电路引导学生见证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识RLC并联电路
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正弦交
点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4
流电路
的提高
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串联谐振之中。
并联谐振电路
实践交流电路元件特性研究
通过讲解功率因素提高的意义及企业电气设
项目日光灯电路阻抗测量与计算和功备功率因素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惩罚措施,
率因数的提高
引导学生做诚实守信的时代青年,弘扬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三相交流电源识三相负载的连接5
三相交流电路
点三相功率
实践三相交流电路的测量项目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一阶线知通过电容研发现状的介绍,引导学生领会改
6
性电路
识电容与电感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国最突
点
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与换路定律出、最鲜明的特点,培养青年大学生成为是
改革创新、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安全用电7
综合知电工基本操作通过安全用电项目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生实训
识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命的意义,珍爱生命,珍惜青春,为实现中点
照明电路的安装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焊接练习
准规定工业用户电气设备功率因数应大的用户没有主动加装无功功率电度表,于0.85,若设备功率因数达不到标准会一旦被查出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造成巨大的电能浪费,应主动去电业部力法》接受惩罚或追究刑事责任。教师门申请加装防倒转的无功功率电度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社会主义便于电业部门收取力率电费。若不达标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要义有机融
·278·
智库时代 合在专业知识教学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实现育人目标。
五、结束语
本文以《电工基础》课程为案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题材的真实案例内容为依托,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中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融入血脉,培养学生拥有向上向善,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希望以后在其他专业课授课过程中也能巧妙的融入思政元素,圆满的完成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曾庆琪.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之探介——谨以此文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J].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18(01).
[2]李海涛. 高职院校实习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8(03).
[3]潘学良.关于“四个自信”教育贯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作者简介】何晶(1981-),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
【课题项目】本论文由宁夏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电工基础》项目基金支持。
【相关链接】
电工指示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将被测电量或非电量变换成指示仪表活动部分的偏转角位移量。被测量往往不能直接加到测量机构上,一般需要将被测量转换成测量机构可以测量的过渡量.这个把被测量装换为过渡量的组成
部分叫测量线路。把过渡量按某一关系转换成偏转角的机构叫测量机构。测量机构有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它是仪表的核心。电工指示仪表一般有测量线路和测量机构这两个部分组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