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 ·临床监护·
不同脉冲式冲管频率对持续24h输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通畅的
影响
唐秋兰,黄锦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广西壮族自治区)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脉冲式冲管频率对维护持续24h输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通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200例置
入中心静脉导管后给予持续24h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0例,设定各组的冲管频率:A组(不冲管组)、B组(Q6h冲管)、C组(Q8h冲管)、D组(Q12h冲管),对比分析各组堵管发生率。结果 A、B、C、D组堵管发生率分别为26%、2%、2%、4%,其中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时脉冲式冲管可有效降低持续24h输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Q8H脉冲式冲管为最佳频率。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脉冲频率;堵管率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66.220
唐秋兰,黄锦芳. 不同脉冲式冲管频率对持续24h输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通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359-360.本文引用格式:
0 引言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因具有保留时
间长、快速补液、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监测血流动力学等诸多优点,常常应用于重症患者治疗。ICU重症患者,无论既往有无糖尿病史,因存在应激因素(感染、外伤、手术、危重症),大多伴有高血糖
[1]
状态,高血糖会增加死亡率及合并症发生率。研究表明,危重患者持续24h匀速滴注液体,能有效减小血糖波动、控制血糖迅速升[2]
高。但由于ICU危重患者长期卧床、镇静、血流减慢以及某些疾病的因素,血液呈高凝状态;输注液体成分特殊、输注速度缓慢、输注时间较长且中心静脉导管管道细长,所以易发生导管堵管现象,堵管率可达21.3%~30.76%[3]。输液结束后运用脉冲式冲管及正压封管可有效预防导管堵塞已得到各方护理学界的报道[4][5]。但针对中心静脉导管持续24h不间断输液患者导管的维护以及冲管频率的报道甚少,部分文献仅提到输注期间建议Q4h或O8h进行
[6]
冲管,缺乏科学、权威的统一规范。护理教科书及专业书籍也未规范有关冲管频率。因此对持续24h输液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及冲管频率仍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脉冲式冲管频率对维护持续24h输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通畅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PT,FBG及D-二聚体检验值(<200ug/L)比较 (P>0.05),具有可
比性,见表3。
表1 200例患者疾病分布情况
疾病种类多器官衰竭心脑血管疾病重症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严重创伤急性中毒消化道出血
例数57423319211216
构成比(%)
28.521.016.59.510.56.08.0
表3 置管前四组患者凝血指标的对比
组别总数A组B组C组D组
50505050
检验指标
F值
P值
APTT(s)PT(s)FBG(g/L)F0.05(2,117)=3.0717.4±1.512.4±1.62.5±0.517.2±1.412.2±1.42.4±0.517.5±1.712.4±1.52.5±0.517.3±1.712.3±1.52.4±0.5
1.6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住我院ICU科室,经锁骨下静脉置入7F双腔中心静脉导管,且持续输液时间超过7天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患者;(2)凝血功能异常或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活血化瘀药物患者;(3)7d内转出ICU患者;(4)7d内非连续静脉输液患者;(5)因CVC导管扭曲、打折造成堵管患者。200例患者基础疾病大致可分为多器官衰竭、心血管疾病等7种,其具体分布情况,详见表1。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D四组,设定各组冲管频率为:A组(不冲管组)、B组Q8h冲管、C组Q6h冲管、D组Q12h冲管,四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置管方法、导管类型、植入部位、输注液体种类、脉冲方法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置管前APTT,
指标年龄(岁)性别(例,男/女)置管时间(d)置管深度(cm)渗透压(mosm/L H2O)输注速度(gtt/min)血糖值(mmol/L)
A组65.35±7.53
22/288.14±4.0313.72±2.23105.60±15.4566.82±2.8211.49±2.55
B组63.41±8.06
26/248.46±3.6013.09±2.64107.48±15.7468.35±3.3411.33±1.70
>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冲管方法
为避免导管堵塞,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推荐封管液量应为导管及辅助延长管管腔容积的2倍[7];2014版《静脉治疗护理技
[8]
术操作规范》中指示,严禁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进行脉冲式冲管,其产生压力可致导管破裂,推荐使用10~20mL的注射器。本研究使用浙江灵洋同一批号20mL注射器进行脉冲式冲管,抽取0.9%氯化钠溶液来评估导管的通畅性,回抽检测确保导管通畅和在血管中后行冲管。冲管时,采取脉冲式冲管方法,即“推一停
表2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C组62.56±8.67
23/277.57±3.6413.34±2.17106.32±15.4969.21±3.0410.59±2.49
D组64.16±7.97
25/258.59±3.9413.12±2.53107.11±14.4267.51±3.6212.03±2.21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13307。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360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66
一推”的方式,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冲管。该冲管方法能够在导管中形成小漩涡,有利于将附着在导管和血管壁的残留药液冲洗干净[9]1.2.2 。
1.2.2.1 干预措施
1.2.2.2 Ab组组505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维护,不进行脉冲式冲管。例,Q6h进行脉冲式冲管一次,具体时间9:00-15:00-21:00-03:00。
1.2.2.3 C组50例,Q8h进行脉冲式冲管一次,具体时间为9:00-17:00-01:00。
1.2.2.4 D组50例,Q12h冲管一次,具体时间为9:00-21:00。
1.3 1.3.1 观察指标
观察导管通畅情况
导管通畅判定标准:连接输液前,先连接注射器进行回抽再连接输液管道,调节开关至最大,观察滴速。根据输液速度来判断导管的通畅与堵塞,通畅指能抽取回血,推注液体顺利,液体滴速
≥60滴/min;部分堵塞指能抽取回血,液体滴速20~59滴/min;
完全堵塞指抽取无回血或液体滴速≤1.3.2 19滴/min[10]。1.3.3 记录导管留置时间。1.4 统计学方法
记录输注液体种类。
应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四组导管堵管情况比较:B、C组导管堵管率(2%)、D组导管堵管率(4%)均远低于A组导管堵管率(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四组中心静脉导管堵管情况
组别总数完全堵塞不完全堵塞堵管总数(堵管率)(堵管率)(堵管率)A组50 8(16%)4(8%)12(26%)B组50 0(0)1(2%)1(2%)C组501(2%)0(0)1(2%)D组50
1(2%)1(2%)2(4%)c
2
7.479 6.974 7.328P
0.002
0.003
0.002
3 3.1 讨论
定时脉冲式冲管可有效降低持续24h不间断输液患者中心静
脉导管的堵管率,持续输液期间最佳冲管频率为:Q8h。
本研究表明: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法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有效手段。可有效降低导管堵管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的留置时间。表4中不冲管组A组与三组冲管组(B组、C组、D组)堵管率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说明脉冲式冲管方法预防导管堵塞是有效可行的,可使持续24h输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率明显下降。B组(Q6h)与D组(Q12h)、C组(Q8h)与D组(Q12h)堵管率比较均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Q12h)冲管因间隔时间过长,中心静脉堵管发生率较C组(Q8h)、B组(Q6h)高。B组(Q6h)与C组(Q8h)冲管效果都比较好,堵管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Q8h冲管简便易行与APN排班交接的时间相契合,并可利用护士交接班的时间点作为质量监控环节,将此操作纳入每班交
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
接前常规工作流程,可有效减少因频率密集或交接班模糊造成的漏执行、重复执行,从而有效杜绝堵管隐患,与Q6h比较减少了护理工作量。因此持续输液期间最佳冲管频率为3.2 在实施脉冲式冲管程序时,必须对经导管输入药物的特性予Q8h。
以准确把握。在重症医学科中,患者所用药物通常较为复杂且种类较多,使用各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征等,对于正在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的导管不能进行脉冲式冲管,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导管输入药物予以准确掌握,本研究中,因血管活性药物较多常规从中心静脉导管副管输注,故只对主管进行了脉冲比较,且所有患者均使用了静脉高营养治疗。
3.3 本课题的技术创新点及意义
中心静脉导管提供了一条无痛安全的输液通路,具有很大的
应用前景,保持中心静脉导管通畅的护理十分重要,但导管堵塞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目前的研究多为一些回顾性的分析或从冲管封管方法及封管液选择作了研究,此前,王晓燕等[11]指出在连续输液情况下,至少每12h用生理盐水冲管;高丽娟等[12]指出滴速小于30滴/min时,应每6-8h用生理盐水冲管1次,连续输液
不封管时,每隔24h用等渗盐水冲管1次;逢培华[13]
等将中心静脉冲管间隔时间间设为每8h、6h、12h1次冲管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显示:12h冲管间隔时间过长,容易形成血栓并堵塞,8h和6h冲管效果都比较好,缺乏科学、权威的统一规范。针对中心静脉导管每天持续24h输液患者导管的维护以及冲管频率的报道甚少,护理教科书及专业书籍也未规范有关冲管频率。本研究针对每天持续24h输液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进行研究,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每天持续24h不间断输液期间合理的冲管频率,寻找导管维护最佳平衡点,有效指导了临床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认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堵管的重要性,掌握正确导管维护技术,最大程度发挥导管使用价值,节约资源,创造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本研究结果显示:选择冲管频率Q8h可达到较好的预防导管堵管的效果,护士依从性好,并对CVC管路维护的护理操作进行了很好的监督和质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闵丹,蔡敏慧,陈敏.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
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5):1939-1942.[2] 杨霞,李晓新,郭晓画,等.2010-2017年重症护理研究热点的共词聚类
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9):1488-1492.[3] 林月双.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及处理对策[J].微创医
学,2009,4(5):555-557.[4] 赵洁.40例自血病患者P1CC非计划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
杂志,2007,42(2):174-176.[5] 张美兰.A-C-L”导管维护程序用于预防PICC堵管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30):148-150.[6] 李丽琼,郭冬梅,李静.经PICC持续输注TPN患者冲管频率的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4,(31):99-101.[7] 黄锦芳,唐秋兰.定时脉冲式冲管维护经皮中心静脉导管通畅的研究
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115-116.[8]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01):1-4.[9] 张莉,董正惠,颜萍,等.不同冲管间隔时间对预防ICU患者中心静脉
置管堵管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18):1702-1704.[10] 李爱萍,申屠英琴,江南,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管护理
新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1,10(12):1042-1044.[11] 王晓燕.PICC日常维护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117-119.[12] 高丽娟,韩红芳.锁骨下静脉置管堵塞原因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08):41-43.[13] SimcockL,逄培华,闫冬梅,等.置入中央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其护理[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09):422-4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