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理工学院艺术学院
《素描》课程建设研究报告
所 属 院 系 艺术学院 课 程 名 称 素 描 课程层次(本/专) 本 科
课 程 类 型 专业基础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艺 术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动画专业 课 程 负 责 人 xxx
二○一一年七月
课程建设研讨审签表
课程负责人意见 签名: 时间: 系主任意见 签名: 时间: 教学副院长意见 签名: 时间: 院长意见 签名: 时间: 教务处审查意见 签名: 时间: 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意见 签名: 时间:
目 录
一、课程负责人及任课教师简介……………………………………………… 4 二 、课程教学大纲……………………………………………………………… 6 三、教材及参考书……………………………………………………………… 12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4 五、实践教学安排……………………………………………………………… 六、课程考核…………………………………………………………………… 七、课程资源…………………………………………………………………… 19 八、学生作业…………………………………………………………………… 22
一、课程负责人及任课教师简介
(一)课程负责人——汤晶晶
16 18
姓名 讲师 性别 职务 本科、学士 研究生、硕士 绘画基础 女 年龄 34 出生年月 电话 1978年11月 基本 信息 职称 低学历、学位 高学历、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毕业院校及专业 毕业院校及专业 所属系部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基础部 一、主要教授课程和其他教学任务: 1.讲授的主要课程: 序号 1 2 讲授课程 动画基础素描 动画基础色彩 城建素描 城建色彩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周学时 12 12 13 13 届数 5 3 3 3 学生总人数 约150人 约150人 约60人 约60人 教学 情况 (近三年) 3 4 2.承担的实训教学任务 序号 1 2 实训项目 美术写生 毕业设计指导 地点 安徽实习基地 校内 周学时 25 4 届数 4 1 学生总人数 约120人 约6人 二、教学奖励: 序号 1 类别 成果名称 作者 贡献 创作者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 负责人 负责人 出版、发表、 获奖情况 2010.9第四届高校美术与设计展 2012.9 《作家》 2013.3 《艺术教育》 20010.3《美术教育研究》 鄂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1.4 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5 备注 作品 论文 论文 论文 省级课题 十二五课题 国画《觅》 中国画技法在动 画造型中的运用 动画专业基础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独立学院设计素描教学研究 中国画技法在动画基础造型中的运用 动画专业基础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省教育厅 学术 研究 (近三年) 2 3 4 5 北大核心 国家级核心 一般期刊 6
(二)主讲教师情况
主讲教师(1)——段义芳
姓名 副教授 动画基础 性别 职务 本科、学士 女 年龄 毕业院校及专业 毕业院校及专业 所属系部 基础部 66 出生年月 电话 湖北美术学院 1947年7月 基本 信息
职称 低学历、学位 高学历、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讲授课程 动画基础素描、动画基础色彩、美术写生 二、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基础素描》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动画基础素描》 学 分:5学分 总 学 时:72学时 适用专业:动画设计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教学方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动画基础素描》是动画专业设计的基础课程,是将来动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为造型的基本能力;二为动画专业相关的造型能力。作为与动画专业相关的造型基础,动画基础素描既有同一般素描相同的基本功能,同时又受到动画专业特点的影响,更加重视其特有的造型规律的研究。
二、课程教学目的
(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
1.素描基础的学习以人物为主要表现题材,学习和了解人体的结构和造型规律。 2.除了对人物的练习,还要加强对花卉、动物、建筑等的造型学习。 3.为今后的动画专业设计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非专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品质;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较丰富和全面的艺术修养。
三、课程教学内容(含学时分配要求、重难点、核心知识点、创新点)
课程内容 (上学期) 第一周 静物写生 (12学时) 第二周 花卉写生 (12学时) 教学要求 通过作业练习使学生掌握写实造型的技能技巧,培养空间造型思维能力。 重点 难点 微观、近距离观察方法的建立及对 空间形体的塑造。 核心知识点 对物体的结构和形态的把握。 不同物体表现出不同质感 1.花卉是动画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练习可以帮助了解花卉的各种不同花卉的结构、形态; 结构。 2. 提高绘画表现技巧,增强造型能力。 用流畅的线条表现出花卉的千姿百态。 对花卉结构的理解 1. 人物头像的个性特征; 第三周 2. 人物头像的传神; 人物头部结构写生 3. 人物头像的作画步(12学时) 骤。 1.观察头部、胸部和臀第四周 部三大体块与脊椎的变人物半身像结构写化; 2.注意躯干与四肢的动生 态关系; (12学时) 3.衣纹与形体的内在联 系与表现。 第五周 人物全身像结构写生 (12学时) 第六周 人体结构写生 (12学时) 第七周 素描考查 (12学时) 人物头部的基本结构。 人物头像的传神表现。 抓住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 头部与手的表现是重点。 躯干与四肢的动态关系。 头部、胸部和臀部三大体块与脊椎的变化 1.人体的基本比例和骨骼结构; 2. 观察头部、胸部和臀人体的重心与支部三大体块与脊椎的变撑面的关系。 化; 3.四肢与手、脚的造型。 1.人体解剖知识、结构把人体各部位理特征、形体比例的运用; 解成各种立体空2.从外部的体面关系来间的组合。 认识人体的基本结构; 1.四开素描纸,12学时一张; 2.着衣全身人物像写生; 3.适当加入背景,使其画面完整。 线条的组织、概括和提炼。 衣纹与形体的表现 从内在的支撑关系理解人物形体的变化。 对人体结构的理解 要求: 1.人物结构、比例准确; 2.人物造型严谨; 3.画面效果完整、生动;
课程内容 下学期以速写为主 第一周 两人组合速写 (12学时) 第二周 多人组合速写 (12学时) 第三周 人物动态速写 (12学时) 第四周 人物夸张变形 (12学时) 第五周 室外风景写生 (12学时) 第六周 室外风景写生 (12学时) 第七周 素描考查 (12学时)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各种人物关系的能力。 重点 难点 核心知识点 人物的比例结构关系。 人物形体间的相互差异与微妙变化。 造型、比例 1.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 2.研究以人物组合为主体的构图规律。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 人物组合为主体的构图规律。 人物组合构图的表现方法 1. 观察人体的中轴线和水平线的变化,运用辅助人物比例、结构线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 要基本正确。 2.动态幅度大的短期训练项目。 1.人物的夸张与变形是动漫速写的特点之一,比写实的表现更自由开阔; 2.以夸张为主、变形为辅; 3.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1.进行场面速写练习,包括人、物、景的和谐统一; 2. 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呼应、疏密关系; 3.不同场面表现主体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1.室外写生,突出中心景物; 2.注意与中心景物的主次呼应关系; 3.建立整体作画概念。 1.四开素描纸,12学时一张; 2.多人速写组合; 3.适当加入背景,使其画面完整。 线条要生动、概括、简练。 抓住动态线,强化人物的体态特征 对衣纹与形体的结构理解。 分析人物形体及衣着,去掉不必要的细节,夸张人物主要特征。 培养艺术感觉和造型能力 选取最佳角度抓取场面与动态之间的关系。 人物和空间的构图与层次处理。 每幅场面速写的侧重点,主次关系 画面的取景与构图要具有典型性。 熟悉透视规律并能熟练运用。 建立整体观念 要求: 1.人物结构、比例准确; 2.人物造型严谨; 3.画面效果完整、生动;
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上学期)
时间 课题 实践项目 实践目的 1. 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 2. 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 1.了解花卉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第1周 静物写生 1.自然物素描写生; 2.人造物写生;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4.作业两张。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花卉写生 1.对优秀的花卉速写范例进行临摹;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写生; 3. 作业两张。 人物头部 写生 1.临摹优秀范画; 2.进行五官的局部分解练习; 3.正、侧面的头部结构练习; 4.作业四张。 1.临摹相关优秀范画; 2.进行局部分解练习——.躯干与四肢的关系; 3.站姿、坐姿人物练习; 4.作业两张。 1.临摹优秀范画; 2.进行局部分解练习——头部、手、脚的练习; 3.正面、侧面全身像练习; 作业两张。 1.临摹优秀范画; 2.局部分解练习; 3.站姿、躺卧人体练习 4.作业两张。 1.了解头部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半身带手 写生 1.了解手部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全身人物像第5周 写生 1.了解全身比例、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树立整体意识;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第6周 人体写生 1.了解人体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认识形体结构和形体审美;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下学期以速写为主)
时间 课题 实践项目 实践目的 1.研究人与人的空间关系;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把握好人物组合的构图; 2.掌握人物表现的基本要素; 3.增强造型能力;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了解人物运动规律; 2.掌握人物运动轨迹线; 3.增强造型能力;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训练独特的观察力; 2.强化个性特征; 3.增强造型能力;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通过记录一个个有趣的场面,不断积累素材,为今后的动画创作服务;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 3.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领悟力。 1.培养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提高和锻炼学生表现的空间能力; 3.为后面的动画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临摹优秀范画; 2.站姿与坐姿的组合练习; 第1周 2人组合写生 3.正面与侧面的组合练习; 4.作业十二张。 第2周 多人组合 写生 1.临摹优秀范画; 2.不同姿态的人物组合练习; 3.人物加背景的练习; 4.作业六张。 1.临摹优秀范画; 2.不同动态的单个人物写生; 3.不同角度的单个人物写生; 4.作业十二张。 1.临摹优秀范画; 2.进行人物的夸张练习; 3.进行人物适当变形练习; 4.作业三张。 1.进行场面速写练习,包括人、物、景的和谐统一; 2. 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呼应、疏密关系; 3.不同场面表现主体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4.作业三张。 1.室外写生,突出中心景物; 2.注意与中心景物的主次呼应关系; 3.建立整体作画概念。 4.作业三张。 第3周 动态人物 写生 第4周 人物夸张 变形 室外风景 第5周 写生 室外风景 第6周 写生 五、说明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示范、巡回辅导、实
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完成作业。采取作品研讨、作业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明晰化的接触设计素描训练的精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
以课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实施系列课题训练,增强造型能力、设计联想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综合教材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欣赏观摩、理论讲授、示范表演相结合,更加直观化的实施教学环节。
2.作业及辅导答疑要求 作业不少于6次
辅导答疑:课内答疑,随教案记录;课外辅导,可单独使用辅导答疑记录本,记录时间、地点、学生、问题、解答。
3.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学生最终成绩由期末考查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和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60%,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三部分组成)构成。
4. 开发内化教学法
(1)课程的设置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学生主动积极地重新组合、发现知识,将知识意义建构、价值内化,进而认识事物、寻找规律、体验快乐;而教学过程不仅是交往过程、体验过程和建构过程,也不仅是知识传递,而且更是意义建构、价值内化、快乐体验的过程。
(2)在知识和技术的引导上采用多媒体技术;
对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借助现代化教学用具和媒体辅助教学能够 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 运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满足不同学生自学的多方面需要;多角度、多层次、可重复、可选择的利用已有的软件或题库,可以更好地巩固学习效果。
(3)知识服务于项目,理论以够用为度;
通过把研究性学习、开放式教学等方式引进课内、外教学,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为学生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展示学习的思维过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反思。通过课题研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4)实训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技能训练。
教学过程要以爱护学生的表现欲、合作意识、价值内化为出发点,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把学习当一种享受;用鼓励和肯定去激荡学生的心中潮涌般的求知欲,去种植学生心灵
的自信和好胜心,去唤醒学生心中萌动的成功感,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使用教材:
上学期:安佳《动画基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2012年9月第3次印刷。ISBN: 7-80526-458-9
下学期:温巍山《动漫速写》,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2次印刷。ISBN:978-7-5641-0540-2
2.教材内容处理:为了使得教材内容紧凑,教学训练循序渐进,把两本教材的章节顺序稍作了调整。
3.主要参考书:
[1] 戴云亭《设计素描快速表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8月版。ISBN:7532246469 [2] 孟宪文《现代设计素描技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版,ISBN:9787543843493 [3] 王承昊《动画素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月版,ISBN:753457017
七、编写及审核人
编写者: 审核者: 编写时间:
三、教材选用情况及参考书
(一)教材
上学期:安佳《动画基础》,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0年7月第一版,2012年9月第3次印刷。ISBN: 7-80526-458-9
下学期:温巍山《动漫速写》,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2011年12月第2次印刷。ISBN:978-7-5641-0540-2
教材分析:对素描教学进行了多方位思考、研究和实践,所选教材针对动画专业的专业方向、性质、目标等特殊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以图建立符合专业目标的素描教学体系。作为造型基础的的技能训练,教材不仅有完整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构架,还有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以及言简意赅的分析作业评述,从理论上实践上给予学生最大帮助。
结合实际,在84个学时里面,要全部详细讲完教材章节不太可能。为了使得教材内容紧凑,所讲内容时效性强,教材章节顺序需要稍作调整和取舍。
实际训练中,上学期第1周进行精细素描训练,第2周进行花卉训练,第3周进行人物头部结构训练,第4周进行人物半身像写生训练,第5周进行全身人物写生训练,第6周进行人体写生训练,第7周为素描考查。
下学期第1周进行2人组合速写训练,第2周进行多人组合速写训练,第3周进行人物动态速写训练,第4周进行人物夸张变形训练,第5周、第6周进行室外风景写生训练,第7周为素描考查。
(二)参考书
[1] 戴云亭《设计素描快速表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8月版。ISBN:7532246469 [2] 孟宪文《现代设计素描技法》,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版,ISBN:9787543843493 [3] 王承昊《动画素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1月版,ISBN:753457017
教材分析:
(1)戴云亭《设计素描快速表现》:该教材最大优点在于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改变以往教学中基础学习与高年级的设计实践相脱节的通病,旨在从入手阶段就从培养职业设计人的角度,让学生亲身体验设计实践的方法。教材结合国际同步教程,讲授应用设计的实用知识之外,注重对基础概念的实际演练,教程中有大量实践课程案例,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帮助学生高职、便捷、迅速地掌握多种设计服务项目的能力。
(2)孟宪文《现代设计素描技法》:该教材力求体现我国美术与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材中让学生能广泛地接触中外优秀美术与设计作品,拓宽视野,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还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索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3)王承昊《动画素描》:该教材注重动画素描教学的规律,强调动画素描的特殊思维方式,从动画造型本身的特点出发努力去实现动画素描造型的功能,以及对于动画设计来说应该培养的思维方式。教材特别注重动画影片中的画面与素描训练中案例的对比分析,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对动画造型的全面认识与把握,希望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热点话题讨论、演讲陈述、调研报告
《动画基础素描》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讲授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配合范画和多媒体教学,并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学生完成作业。采取作品研讨、作业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明晰化的接触设计素描训练的精髓,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方法与成功素质培养目标关系如下图:
讲授 造型能力的培养 观察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 示范 专业素质 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艺术修养的培养 非专业素质 创新精神 团队协作意识 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课外实践 巡回辅导 室外写生
速写练习 (平时作业) 严谨、守信品质 良好心理素质 丰富文化知识
(二)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实训项目+网络资源
以课题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导,实施系列课题训练,增强造型能力、设计联想能力、创意思维能力,综合教材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欣赏观摩、理论讲授、示范表演相结合,更加直观化的实施教学环节。
我们将采用开发内化教学法:
(1)课程的设置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知识和技术的引导上采用多媒体技术; (3)知识服务于项目,理论以够用为度; (4)实训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突出技能训练。
教学手段与成功素质培养目标关系如下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实践教学安排
(一)实践教学设计思想与预期效果
《动画基础素描》是动画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造型观念,艺术修养以及创造能力,就要更新素描教学观念,建立新的实践构架以及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动画基础素描》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至少应体现以下方面: 1. 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变; 2.以教师课堂单一讲授为中心转向多样化教学; 3.教学内容由单一写生转向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培养、组织、指导学生提高综合艺术素质,特别是非专业素质及
实践动手能力的转变。 (二)实践教学安排(上学期)
时间 课题 实践项目 实践目的 1. 能充分地表达物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形、态质、感量感; 2. 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及特征。 1.了解花卉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第1周 静物写生 1.自然物素描写生; 2.人造物写生; 3.自然物、人造物组合写生; 第2周 第3周 第4周
花卉写生 1.对优秀的花卉速写范例进行临摹; 2.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进行写生; 人物头部 写生 1.临摹优秀范画; 2.进行五官的局部分解练习; 3.正、侧面的头部结构练习; 1.临摹相关优秀范画; 2.进行局部分解练习——.躯干与四肢的关系; 3.站姿、坐姿人物练习; 1.了解头部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半身带手 写生 1.了解手部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全身人物像第5周 写生 1.临摹优秀范画; 2.进行局部分解练习——头部、手、脚的练习; 3.正面、侧面全身像练习; 1.临摹优秀范画; 2.局部分解练习; 3.站姿、躺卧人体练习 1.了解全身比例、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树立整体意识;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了解人体结构; 2.增强造型能力; 3.认识形体结构和形体审美;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第6周 人体写生
(下学期以速写为主)
时间 课题 实践项目 实践目的 第1周 第2周 1.临摹优秀范画; 2人组合写生 2.站姿与坐姿的组合练习; 3.正面与侧面的组合练习; 多人组合 写生 1.临摹优秀范画; 2.不同姿态的人物组合练习; 3.人物加背景的练习; 1.临摹优秀范画; 2.不同动态的单个人物写生; 3.不同角度的单个人物写生; 1.临摹优秀范画; 2.进行人物的夸张练习; 3.进行人物适当变形练习; 1.研究人与人的空间关系; 2.增强造型能力; 3.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把握好人物组合的构图; 2.掌握人物表现的基本要素; 3.增强造型能力;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了解人物运动规律; 2.掌握人物运动轨迹线; 3.增强造型能力;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1.训练独特的观察力; 2.强化个性特征; 3.增强造型能力; 4.提高绘画表现技巧。 第3周 动态人物 写生 第4周 人物夸张 变形 室外风景 第5周 写生 1.通过记录一个个有趣的场1.进行场面速写练习,包括人、物、景面,不断积累素材,为今后的的和谐统一; 动画创作服务; 2. 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呼应、疏密关系;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造型能3.不同场面表现主体的侧重点应有所力; 不同。 3.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和领悟力。 1.培养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提高和锻炼学生表现的空间能力; 3.为后面的动画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室外风景 第6周 写生 1.室外写生,突出中心景物; 2.注意与中心景物的主次呼应关系; 3.建立整体作画概念。
六、课程考核
(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课程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进行,即品格、能力、观念、知识、方法,那么,单纯的考核知识,显然不够全面。为使课程考核从考知识向考“五大体系转变”,使考核的价值最大化,传统考核方式势必需要变革。
《动画基础素描》课程的考核除期末考查之外,增加课后练习的部分。期末考查以命题画为主,侧重考查学生对这学期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课后作业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观察力、动手力以及勤奋上进的学习态度,在考查专业同时,对相关非专业素质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查资料,练习自己喜欢画的内容,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评分标准也多元化,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
《动画基础素描》总评成绩计算方法: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60%) 考勤30% 课堂表现(40%,含互动) 期末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40%) 平时作业(30%) 考查(70%) 课后作业(30%) 《动画基础素描》课后练习成绩评分细目(满分100分): 作业数量 (20分)
(二)考核范围
课程结业考核范围,指定在教材和参考书以内的知识点。 序号 1 类别 教材 名称 《素描基础》 《动漫速写》 2 3 4 参考书 参考书 参考书 《设计素描》 《现代设计素描 技法》 《动漫素描》 静物写生 花卉写生 场景写生 10% 10% 10% 所及内容 人物写生,人物夸张变形 分值比重 70% 作业质量 (30分) 造型能力(10分) 构图能力(10分) 表现能力(10分) 观察能力(10分) 创新能力 (10分) 七、课程基本资源:
(一) PPT多媒体教学课件 (二) 专业相关主流网站:
八、学生作业
(一)布置作业要求
本课程作业应建立具体内容,范围应具备针对性、典型性、可操作性;作业量总数6-10次为宜;侧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练习。具体包括:
1.基本造型训练。(比重30%) 2.课后练习。(比重40%) 3.课堂的互动练习。(比重30%) (二)作业批阅要求
1.本课程批阅应以周学时为标准,两课时或四课时只内完成的课堂作业应当天批阅,12
课时的课堂作业应在本周完成批阅,并及时发给学生。
2.批改作业一律用红笔。应有旁批、评语、批改时间,对独创性的见解和代表性的错误应予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对典型作业要进行课堂评讲;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3.教师下发作业练习后,应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批改和评语,并作修改。
4.学生对作业批改有不同意见的或不能理解的,允许学生当面向教师申述,教师要认真对待并及时处理。
5.评分一律采用A(100分~90分)、B(89分~80分)、C(79分~70)、D(69分~60分)、E(60分以下,不及格)。
6.作业批改完成,每周应有小结,或在章节教学小结中反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